跟随毛主席15年的卫士长李银桥曾说,主席一生有两大憾事,第一是未能见到台湾和祖国统一,第二是未曾游过黄河。1948年3月23日,宜川大捷的第二天,人民军队行至川口准备渡河,岸边站满了欢送的人群。毛泽东上了第一条船,周恩来、任弼时上了第二条船。 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站在黄河川口船头,望着滔滔河水,心生一念:游过黄河。可惜,春汛洪水挡住了他的脚步。这成为他一生的遗憾之一,另一个则是台湾至今未归祖国怀抱。跟随他15年的卫士长李银桥曾说,这两大憾事始终萦绕主席心头。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在湖南韶山一个普通农家,小时候家里穷,但他硬是靠着勤奋读书走出大山。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跑到长沙求学,还当过几天兵,算是初次接触社会动荡。后来,他在湖南一师读书,认识了蔡和森、杨开慧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革命的火种就这么点燃了。1921年,他和其他12位代表在上海开了中共一大,共产党就此诞生。之后,他跑去农村搞革命,1927年秋收起义没成,他就带着队伍上了井冈山,硬生生开辟出一片根据地。 1934年,国民党围剿,毛主席带着红军开始长征,一路走到陕北,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才站稳脚跟。抗战时期,他带着八路军、新四军跟日本人干,硬是把鬼子赶跑了。1945年抗战胜利,他跟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没谈拢,内战就打起来了。毛主席指挥解放军,三大战役打得国民党落花流水。1949年10月1日,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喊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声音到现在还让人热血沸腾。 毛主席不光是打仗厉害,他还写诗、练书法,最喜欢游泳。年轻时在湘江游,建国后游长江,每次都游得带劲,像是在跟水较劲,展现他不服输的性格。 1948年3月23日,宜川战役刚打赢,毛主席带着人民解放军来到黄河川口,准备渡河去山西。这仗打得漂亮,解放军士气高涨,西岸老百姓挤满了河边,欢送队伍南下。那天是春汛,黄河水流急得很,冰块漂在水面上,轰隆隆像打雷。毛主席上了第一条船,周恩来、任弼时跟在第二条船上。船到河中间,水浪拍得船晃来晃去,可毛主席站得稳稳的,还让人拿相机拍下来,说这是个有意义的纪念。 他站在船头,看着黄河和背后的陕北高原,问身边的卫兵谁敢游过去。有人说马汉荣游过黄河支流,孙勇也试过。毛主席听了挺兴奋,说要不咱们一起游过去。可那时候水太猛,卫兵们死活劝他别冒险。他笑笑说“不敢游”,但马上又严肃起来,说轻视黄河就是轻视咱们民族。后来他还念了句“黄河之水天上来”,看得出来他对黄河有种特别的情感。船到东岸后,他回头看了眼黄河,叹了口气,挺可惜的。跟了他15年的卫士长李银桥后来回忆,毛主席一直惦记着没游成黄河的事。 渡河之后,毛主席带着队伍继续南下,解放战争越打越顺。1949年,国民党败退,新中国成立了。可惜,蒋介石带着残部跑去了台湾,大陆和台湾就这么分开了。毛主席一直想把台湾收回来,1950年代还搞了几次金门、马祖的炮击,想给对岸点压力。可那时候国际形势复杂,美国插手进来,硬是把台湾护住了。毛主席常说,国家不统一是他心里的一根刺,可这刺到最后也没拔掉。 再说黄河的事,毛主席喜欢游泳那是出了名的。1956年和1966年,他两次游长江,游得那叫一个痛快,连外国报纸都报道,说他身体好得不得了。可黄河他始终没游成。1948年那次没游成,后来也没再有机会。黄河水急滩多,毛主席年纪大了,身边人也怕出事,就没再提这茬。李银桥说,主席晚年有时候看着地图,还会摸着黄河那块叹气。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去世,82岁。他走了,新中国却在往前跑。改革开放来了,国家越来越强,可台湾问题还是老样子。毛主席打下江山,留下丰功伟绩,但台湾未统一和黄河未游这两件事,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毛主席的遗憾,其实也给咱们留了点念想。国家统一是大事,现在还得接着努力。黄河呢,虽然他没游成,但他的精神激励着后人去挑战困难。
跟随毛主席15年的卫士长李银桥曾说,主席一生有两大憾事,第一是未能见到台湾和祖国
运赛过去
2025-05-21 18:03:34
0
阅读: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