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平凡的世界》获得茅盾文学奖,可是路遥穷的连路费都没有,他只能感叹:

运赛过去 2025-05-21 18:03:34

1991年,《平凡的世界》获得茅盾文学奖,可是路遥穷的连路费都没有,他只能感叹:日ta妈的文学。1992年,年仅42岁的路遥因为肝硬化病逝,临终前他挣扎地对贾平凹说了一番话,贾平凹听完便躲在了角落痛哭不止。 1991年,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拿下茅盾文学奖,文学圈一片叫好,可他却穷得连去北京领奖的路费都掏不出,只能咬牙骂一句“日ta妈的文学”。一年后,42岁的他躺在病床上,肝硬化把他折磨得不成人样,临终前对老友贾平凹说了几句话,贾平凹听完转身就哭得喘不上气。 路遥,原名王卫国,1949年出生在陕西清涧县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民家里。家里兄弟姐妹多,饭都吃不饱,7岁那年他被过继给伯父王玉德。伯父家也好不到哪去,但还是硬着头皮供他读书。上学时,他穿得破破烂烂,冬天才能蹭双鞋,吃饭就啃糠菜团子,躲着同学偷偷咽下去。别人笑他穷,他心里憋着一股劲,觉得读书是翻身的唯一路。 1969年高中毕业,他回乡下干农活,挑粪修渠,还当过一阵子乡村老师。1970年开始写东西,先是给公社写黑板报,后来在《延川文化》上发诗,1973年转去写小说,第一篇《优胜红旗》登了杂志。那年他考进延安大学中文系,泡在书堆里啃中外名著,写了不少短篇,像《姐姐》《雪中梅》。1976年毕业,他进了《陕西文艺》编辑部,1980年靠《惊心动魄的一幕》拿了个全国中篇小说奖。 1982年,《人生》一出,直接火了,讲农村小伙高加林的奋斗和摔跟头,戳中好多人心窝子,后来还拍了电影,路遥彻底出了名。可日子呢,还是苦。他在延安认识北京知青林达,俩人结了婚,林达拿微薄工资撑家,路遥才能埋头写东西。成名后,亲戚老来蹭吃蹭喝,家里啥值钱东西都被拿走,林达扛着所有压力,路遥自己却还是穷得揭不开锅。 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拿下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可是中国文学的顶尖荣誉。颁奖礼在北京国际饭店办得风风光光,可路遥连路费都凑不齐,硬是借了身旧西装才去。他站在台上接奖杯,低声说这是新起点,可回到家还是那张空荡荡的土炕,连盏像样的灯都没有。他盯着窗外的黄土坡,憋出一句“日ta妈的文学”,这话听着糙,却满是对命苦的怨气,也透着对文学的爱恨交加。 这本书是他熬了多少夜、跑了多少地方写出来的。为了写实,他去铜川陈家山煤矿干活,扛着矿镐累得满身煤灰,晚上就着煤油灯写,手指攥笔攥到变形。熬夜、不吃饭、喝苦药,他硬是把身体搞垮了。书是写成了,奖也拿了,可日子还是没盼头,穷得让人心酸。 1992年,路遥42岁,肝硬化把他拖垮了。在西安医院的病床上,他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手背全是针眼,连翻身都费劲。写《平凡的世界》那几年,他没日没夜地干,身体早就不行了。妻子林达撑不住了,提出离婚,他在病床上签字,手抖得连笔都握不稳。感情没了,身体也垮了,双重打击下,他还能说啥? 老友贾平凹来看他,路遥拉着他的手,喘着气说:“看我这熊样,你要引以为戒,多用心啊。”这话听着简单,可贾平凹听完眼泪哗哗地流,转身蹲在角落哭得喘不上气。路遥这话,既是自嘲,也是对朋友的叮嘱,字字戳心。1992年11月17日,他走了,留下一堆泛黄的手稿,家里还是穷得啥也没有。 路遥走了,可《平凡的世界》没沉下去,反而越来越火。从1986年出书到2019年,卖了1800多万册,每年还多卖300万册,成了高校图书馆的常客,也是不少人床头的宝贝。潘石屹说,他读了七遍,靠着书里孙少安的劲头在家乡办砖厂,赚了第一桶金。马云也讲,18岁蹬三轮车时,《人生》里的高加林让他咬牙考大学,改了命。董卿在《朗读者》里说,这书30年了,还能打动人,就是因为孙少安、孙少平那种不服输的劲儿,给了普通人希望。 2015年,电视剧版《平凡的世界》上了央视,在陕北黄土高原拍的,真实得让人眼热。陕西人艺还把这书改成话剧,演一场火一场。2018年,路遥被追授“改革先锋”称号,表彰他用文字记下改革开放的苦与乐。他的书进了“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被叫作“茅盾文学奖的明珠”。他用半辈子苦日子,换来这些字的光芒,点亮了不少人的路。

0 阅读:39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