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算明白为什么总有人说工科能干文科的活,而文科干不了工科的活了。原来他们以为就

岚岚看商业 2025-05-21 21:07:47

我总算明白为什么总有人说工科能干文科的活,而文科干不了工科的活了。原来他们以为就是大学里学的那点工科知识就用得上。原来信息差就藏在这儿。 但只要你真正接触过两个学科的知识,你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它不仅错,还具有误导性。今天我就来拆开来说说。 先看理工科的问题,就大学学的是系统应用的是场景,掌握的是知识图谱,企业需要的是任务流程。 举个例子,就假设大学有个叫打印机专业。四年里你学了系统理论、电路图、电子原理结构设计。从0到1的全流程建模。仿佛毕业后就能去到什么佳能、惠普当研发。 但现实这些公司不是从零开始研发,而是对已有产品进行优化,而优化工作早就模块化外包给对应专业的研究生团队去完成了。如电源模块给电气的,通信模块给通信的,结构优化交给机械的。本科生进企业最有可能被分配的岗位是什么呢? 不是研发,而是大规模打印任务的设备管理,负责几千台打印机的运行卡纸处理。因为这个岗位就业专业对口。换句话说,你掌握了一整套系统知识,最后的工作却变成了按着流程走两步,抬手按个开关按钮,为什么呢? 因为企业用标准化流程把工作拆的很碎很细,很简单。目的就是让一个普通员工不用动脑也能干。这不是你没能力,是企业他不需要你有能力,所以这时候工科知识还重要吗? 当然也重要,但只有当你熬到了能设计流程的那一层,他才能发挥价值。大多数人是熬不到那儿的,反过来看文科生,他们做什么呢?比如说打印机要投产,就要采购零部件,谁负责和厂商谈啊?谁比价下订单控成本啊?这些工作是采购管理专业和供应链管理专业来做的这是典型的文科岗。 再比如厂商要把零件给卖出去,就得有人做销售,跑渠道讲方案搭关系,这还是文科岗,这些岗位不需要电磁原理电路设计,需要的是能看懂说明书,能理解参数,能协调各方。企业不会要求你专业背景,只要你能搞定人,能搞定事儿。 你可能会说这些岗位工科生也能干,确实能干。但是我们不能只局限于眼前。我们要回想一下,我刚才拆解的那个工科生岗位,就打印机那个那个是不是文科生也能干?我们要这样去看问题,逻辑才是正确的。 因为岗位需求某个人,根本不是看你什么专业,而是看你招聘你的那个人是否相信你能胜任这个岗位? 说到这里就必须要跟各位同学说,当下经济环节当中,企业真正缺的是能卖出去的人。打印机造好了,要不要卖?你要做品牌宣传,做用户运营,做公关维护,做电商直播,做产品包装,这就不是看说明书的工作了,这是讲故事的能力了,这时候就轮到文科生的出场了。 他们知道怎么讲用户的痛点,怎么包装技术卖力,怎么跟用户建立信任,怎么用一句话卖掉一台打印机。 你说工科生也能讲可以,但企业为什么相信你讲的比人家好呢?你没学过市场,没学过传播啊,没学过人性。而文科生是这样被训练了4年的,他们的专业能力再垃圾,也刚好能对口市场经济最需要的部分。 很多人说文科生转型难,但我们得想想什么叫转型?客服算不算转型?运营算不算转型?电商助理广告撰写项目,甚至电话销售或者售后客服,这些岗位不就是他们原本就要学的吗? 真正难转型的,其实是工科生,你从事的是技术标准化岗位,随着年龄增长,岗位标准化程度。加深劳动力价格优势下降,你会被迫转型。可大学从来没以教你怎么说服人,怎么复盘会议,怎么协调冲突,怎么意向客户,怎么用非技术手段拿到资源。 这些恰恰是所有高薪岗位的核心能力。所以那句工科能干文科的活,文科不能干工科的活,应该倒过来说,真正高端的岗位不是能不能干,而是你有没有被信任去干。你学过工科企业信你能掌控市场打造品牌吗?你学过文科,企业能信你。精准控产保障良率吗?这是核心差距。 说到底,企业就不是找知识拥有者,而是找问题解决者,而企业的问题从造出来变成卖出去,从管社备变成管人,从做系统变成推流程。你再看看到底是谁才能做上桌子,吃上饭呢?你是靠知识换饭吃,饭会凉的很快。你是靠判断,靠沟通,靠协调,靠影响力换饭吃,饭才能吃得久。工具会坏,但用工具的人不会坏。 所以别再一味的吹捧工科而贬低文科。我们每个人其实都被专业塑造的思维方式,真正的底层壁垒,它不是知识,而是思维结构和表达能力。专业教你怎么工作,但他不教你如何被需要。 听懂这句话,你就要开始去理解,你要学会摆脱专业的束缚,而不是依赖专业吃饭,这才是你摆脱毕业既失业的第一步。这句话尤其送给文科生,因为文科生就业往往就是因为只把就业局限于专业。文科的就业是不能靠专业的。是要靠专业中学来的知识,把这些知识和应用场景联系起来才能就业。

0 阅读:81

评论列表

平凡兔

平凡兔

1
2025-05-21 23:45

学文就为了给我们讲这个,还不如讲讲4+4 的运作模式,来的实在。理科虽牛,也怕管理学。

岚岚看商业

岚岚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