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人,为什么很容易被废?答:因为对于炒过股的人来说,无论哪种情况(赚或者亏),都会经历被大脑高多巴胺操控的过程。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大脑多多少少会出现很多问题。 炒股这事儿看着光鲜亮丽,背后藏的门道可不少。 有人赚了钱嘚瑟上天,有人亏了本愁眉苦脸,可甭管赚还是亏,最后都可能把自己折腾得够呛。 这里头有个关键玩意儿叫多巴胺,说白了就是大脑里管“高兴”的化学物质。 人一高兴它就冒出来,比如吃块糖、跑个步、打场球,它都会悄摸儿分泌。 可要是碰上炒股这种大起大落的事儿,多巴胺就跟开了闸的洪水似的,哗啦啦往外冲。 您瞅那些天天盯盘的主儿,眼睛粘在红绿线上,手指头随时准备下单。 股票涨了,多巴胺蹭蹭往上飙,整个人跟打了鸡血似的;股票跌了,多巴胺照样不消停,只不过这回是催着人赶紧翻本。 日子久了,大脑就被这股子刺激劲儿惯坏了。 等再回去干点普通事儿,比如上班写报告、周末逛公园,多巴胺就蔫了吧唧不顶用了。 这就好比天天喝茅台的人,突然改喝白开水,嘴里能淡出个鸟来。 有个现成例子:前几年财经圈里挺火的“老张说股”,原本天天雷打不动更新文章。 2021年赶上新能源风口,这老兄一把赚了七位数,转头就把账号停了。 当时他最后一篇文写得那叫一个飘,满屏都是感叹号,跟平时分析行情的稳重劲儿判若两人。 粉丝们都说等他亏钱了肯定回来,结果三年过去,账号愣是没动静。 听说他现在三天两头往澳门跑,正经事儿一样干不成——您说这是赚了还是赔了? 要说这事儿也不能全赖炒股本身。 那些拿闲钱玩玩的老板们,账户里躺着九位数,拿百来万炒股就跟咱买包烟似的。 涨了当个乐子,跌了就当喂了猫,这种心态下多巴胺根本掀不起大浪。 可要是加了杠杆、押上身家,那就等于把脑子架在火炉上烤。 甭说亏钱的要跳脚,就算真赚了,往后看啥都提不起劲儿——旅游嫌累,钓鱼嫌闷,连打麻将都觉得不够刺激。 要说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 首先得戒了盯盘的瘾,账户该清就清,软件该删就删。 然后找点踏实事儿干,比如每天爬个山、跑个步,让多巴胺慢慢回到正常水平。 最重要是给自己定死规矩,今天擦三遍地板,明天背二十个单词,把涣散的神志一点点拽回来。 这就跟戒烟一个道理,头三个月最难熬,挺过去就能见着亮。 不过话又说回来,普通人最好还是别碰这摊浑水。 炒股不像开小店,辛苦半年能见着回头钱;也不像搞养殖,天天喂食总能有收获。 这行当玩的是心跳,赔进去的可不只是钱。 老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可要是在多巴胺的河里泡久了,怕是整个人都得泡浮囊了。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老张说股”账号停更事件追踪》;每日经济新闻《杠杆炒股人群行为调查》;中国证券报《投资者心理健康研究报告》)
证券这是犯了天条吗?为何一直被打压,业绩大增还是不涨!就在刚刚有人问我这证券咋回
【7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