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管制失效了,美国能直接买到稀土了?5月16日,澳大利亚稀土公司宣布,成为

阿智通鉴 2025-05-22 10:34:51

中国稀土管制失效了,美国能直接买到稀土了?5月16日,澳大利亚稀土公司宣布,成为除中国外唯一能生产重稀土元素产品的厂商。   但说实话,外媒的理解从根本上就错误了,所谓“中国稀土垄断”完全是误解。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可不是靠简单的资源堆砌,而是靠全产业链的技术碾压和战略布局。   先说莱纳斯这事儿。他们在马来西亚的工厂确实开始生产氧化镝和氧化铽了,这两种重稀土是造F-35隐身涂层、导弹传感器的关键材料。可他们的产能有多高呢?按照美国国防部的报告,莱纳斯的重稀土产能只能满足美国需求的3%,而且投产时间一拖再拖。   更扎心的是,他们生产的氧化镝纯度只有99.95%,离中国军工级别的99.999%还差得远。中国江西的稀土矿区,每年生产全球90%的高纯度氧化钆,美国本土企业连99.5%纯度的产品都做不出来。   再说成本。中国生产一公斤稀土只要4-7美元,莱纳斯成本直接翻倍到10-15美元。他们今年一季度净利润暴跌70%,连美国国防部的订单都只能满足零头。更麻烦的是,他们在马来西亚的工厂因为放射性废料处理问题,被当地政府限制生产流程,只能做没有放射性的工序。澳大利亚西澳洲政府还拒绝回收他们存放的45万吨放射性废料,这事儿要是解决不好,扩产根本没戏。   有人可能会说,莱纳斯现在能生产了,以后会不会越做越大?咱先看看美国的稀土产业链。美国唯一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开采出来的矿石还得运到中国加工。他们在加州的精炼厂,因为技术落后和环保抗议,一直停滞不前。莱纳斯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工厂,就算建起来,也得到2027年才能投产,初期产能也有限。而中国这边,不仅产能大,还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比如包头市,计划到2025年稀土产业产值达到1300亿元以上,永磁材料产量达到10万吨。这种产业链的规模效应,其他国家很难复制。   更关键的是,中国掌握着全球85%的稀土精炼专利,从采矿到分离再到深加工,整个产业链闭环都在咱们手里。莱纳斯的矿石加工技术还得依赖中国专利,生产的氧化镝纯度始终突破不了军工标准。中国科学家徐光宪团队搞出的“铵盐抑制法”,能把杂质减少80%,专利还死死攥在手里,外国想学都学不来。中科院新搞的绿色提取技术能把稀土回收率提到92%,比亚迪还从废旧电机里提取出99.9%纯度的稀土。这种技术优势,可不是一朝一夕能赶上的。   从政策层面看,中国对稀土的管控越来越严。2024年10月施行的《稀土管理条例》,明确禁止非法开采和出口,建立产品追溯制度,给每批出口的稀土都装上了“电子身份证”,谁买了、用在哪,一查一个准。今年4月,中国又对7种军用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美国军工企业立即尝到苦果。香港查获25吨伪装成五金配件的走私锑锭,深圳截获准备运给美国军火商的25吨稀土材料,这些案子都说明——想偷中国的稀土技术,门都没有。   美国现在是啥情况呢?他们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进口都来自中国,F-35战机每架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核潜艇电机、导弹传感器完全依赖中国供应。美国海军陆战队助理司令亲口承认:“我们的导弹传感器100%依赖中国稀土,没有它们,再先进的武器都是摆设!”美国国防部的报告显示,中国对战略矿产出口的禁令,将直接影响美军所有武器装备的生产,包括1000多个武器系统、超2万个零部件。就算他们想从退役军舰、战机里回收稀土,也根本于事无补。   所以,莱纳斯的宣布,更多是象征性的。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资源上,更体现在技术、成本和全产业链管控上。美国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短期内根本不可能。中国的稀土管制,不是为了垄断,而是为了保护资源、推动产业升级,同时维护国家安全。这步棋,下得又稳又准,让美国在高科技和军工领域的“命门”始终攥在咱们手里。那些唱衰中国稀土管制的声音,根本没看清这场博弈的本质。

0 阅读:75

猜你喜欢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