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校长一家啊,表面上客客气气的,背地里却总想占人便宜。」 「那媳妇给你送饭,

金曦生活 2025-05-22 11:42:15

「这张校长一家啊,表面上客客气气的,背地里却总想占人便宜。」 「那媳妇给你送饭,说是关心你,可谁知道她心里打的什么算盘啊。」 「咱张家好歹也是村里的老师,怎么就被一个木匠这么不尊重呢?」 「唉,说来气人,这人忒不懂感恩了,当年是谁照顾他的?如今翻脸不认人了。」 01 那是1976年的夏天,我在水口村小学接了修缮校舍的活计。 村里的学校破败得厉害,几间教室的房檐摇摇欲坠,危险得很。本来这活计不该是我的,全村手艺最好的当属王木匠,但那老东西嫌钱少,硬是推了。 刚好我在县城学了些木工活儿,正愁找不到门路,就接了下来。 村支书当时拍着我肩膀说:「张小海,这回全村的娃娃都得指望你了,你可得用心干啊!」 那时候我才二十出头,脸上还带着青涩。听到村支书那么郑重其事的叮嘱,胸脯拍得震天响:「您放心,我保证把活干得漂漂亮亮!」 不过这活计虽然接了,但难处也不少。村里提供的木料不够,工钱也给得少,还要求工期紧。 就在我犯愁的时候,学校的张校长找到了我。 「小海啊,我看你这活儿接得辛苦,这样吧,你在学校干活的这段日子,就到我家吃住。咱们村里人,互相帮衬着。」 张校长在村里可是德高望重,小学里的孩子们都尊称他「张爷爷」。他这么一说,我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 张校长家就在学校旁边,一家三口住着。他媳妇叫李秀兰,是隔壁村的姑娘,比张校长小十来岁,长得水灵,一双眼睛会说话似的。 张校长还有个儿子,名叫张鹏飞,比我小两岁,跟着县城一个老师傅学泥瓦工,听说手艺不错,但人整天满县城瞎逛,不怎么着家。 开始干活的第三天,李秀兰就开始给我送饭了。 「小海,歇歇吧,喝点儿水。」李秀兰提着一个竹篮子,里面放着一个大号搪瓷缸子和两个白瓷碗。 我连忙从房檐上爬下来,擦了把脸上的汗,也没顾上洗手,就接过搪瓷缸灌了一大口。 「慢点喝,又没人跟你抢。」李秀兰笑着说,然后打开了碗,里面是两个肉包子。 「嫂子,这...」我有些不好意思。那年头,肉包子可不常见。 「吃吧,你干活辛苦,多吃点有力气。」她把碗往我手上一塞,「晚上你早点回来,我炖了只老母鸡,张校长说要给你补补。」 就这样,李秀兰天天给我送饭,有时候是肉包子,有时候是鸡蛋饼,还总说晚上做了好菜等我回去吃。 张校长也经常过来看我干活,指点几句,说我木工活儿上手很快,将来肯定有出息。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心里挺感动的。村里人谁不知道张校长家待我比亲儿子还好,连张鹏飞回来,也没吃上他妈炖的鸡汤,却给我这个外人喝了好几回。 02 工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遇到了个难题。屋顶的主梁需要换,但村里提供的木料不够长。 张校长知道后,拍着胸脯说:「这事交给我。」 第二天,他就从县城拉来了一根上好的松木,正好够做主梁用。 「这得花不少钱吧?」我有些过意不去。 「小事一桩。」张校长大手一挥,「你安心把活干好就行。」 那天晚上,李秀兰炒了四个菜,还弄了半斤米酒,说是庆祝工程顺利进行。 酒过三巡,张校长脸红红的,拉着我的手说:「小海啊,你手艺不错,心眼也实在。我看这样,工程完工后,你就留在村里吧,我托人给你在村办木器厂安排个位置。」 我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当时村办木器厂在咱们县可是香饽饽,进去就是有铁饭碗的营生啊! 李秀兰在一旁添油加醋:「是啊,小海,你留下多好。我家鹏飞整天在外头疯跑,张校长年纪也大了,家里没个能干的男人帮衬不行啊。」 她这话说得我心里发热,恨不得这会儿就站起来给张校长磕头认干爹。 「嫂子,您和校长待我这么好,我这辈子都记着呢!」我举起酒杯,一口干了,眼圈都红了。 李秀兰笑盈盈地看着我,眼神里满是期待,那目光都能把人看化了。

0 阅读:3

猜你喜欢

金曦生活

金曦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