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国庆前夕,毛主席亲自提了一个名字:“顾贵山,找找他。”但问题是,没人知

寒星破晓光淡 2025-05-22 13:21:29

1959年国庆前夕,毛主席亲自提了一个名字:“顾贵山,找找他。”但问题是,没人知道这个人去哪了。档案上写着他是红军团长,可有关他的信息像断了线的风筝,消失得干干净净,组织查遍了军委、农业部、商业厅,最后找到的线索,竟是河南林县一个看牲口的“老马夫”。 顾贵山这人年轻时是条汉子,家境不好,命硬脾气更硬,1928年参加共产党,第二年就加入了红军,他在红军里升得快,带兵凶,打仗狠,做事不含糊,后来当上红一团团长,那时才三十岁出头。 长征时,红军被敌人围得死死的,他带着人一头冲出去,突围成功,硬是从金沙江边杀出一条血路,那年,他救过一个彝族头人的女儿,还帮部队和藏族百姓讲和,不打不闹,靠的是脑子也靠胆子。 夹金山最冷,雪大路滑,许多战士冻得连枪都拿不住,他第一个爬上去,用绳子绑着腰往上拉人,后头部队全靠着这条路过山,毛主席知道后,说了句:“红一团争气,有顾贵山才有这条命路。”那时没人不佩服他。 到抗日战争时,他在平型关带兵打仗,和日军干上了,那场仗打得凶,鬼子扔了毒气弹,他中毒失明,浑身骨头断了好几根,抢救回来后,送到115师卫生所,前线是上不去了,他就留在后方当个救护员,帮别人治伤,医生说他能活下来都不容易,别说继续带兵。 新中国成立那年,他回了北京,组织想安排个轻松点的工作,农业部、商业厅都列了名单要他,他都推了。 他说:“我文化水平低,身体不好,干不了事。”后来干脆辞了职,拉着老婆王海秀去了河南林县,他没说自己以前干啥,只说自己养过马,给首长牵过缰绳。 下园村没几个人知道他是谁,他在村里干活、种地、看牲口,穿的都是最旧的衣服,说话也改了口音,村里人都叫他“老顾”,有人问他过去干嘛的,他只笑笑:“我给人牵过马。”谁都没当回事。 他看病不要钱,牲口病了谁家都找他,牛瘟马瘫都能治,慢慢的,村里人对他敬着,不是因为官职,而是觉得他靠谱。 1958年,村里办食堂,他主动去当炊事员,每天扛米下锅做饭,谁家多谁家少他记得清清楚楚。 后来村支部看他人实在、干活利索,让他当副书记,他没多说什么,拉起裤腿就去带人挖水渠,村里靠着那年打下的渠,旱灾时才保住了庄稼。 就这么过了八年,没人提过他的过去,连乡里干部都当他就是个有点文化的老农。 1959年,毛主席在北京筹备国庆十周年阅兵仪式,忽然提起顾贵山,说:“这个人得找回来,他当年是红一团的。”这一下可难倒了组织。 军委、农业部都查了,连当年跟他一起的老战友也没见他踪影,有人说他牺牲了,有人说下落不明。 中央派人去了河南,找到林县,但当地干部一头雾水,说县里根本没有叫顾贵山的老干部。 快要放弃的时候,有村民听广播时听见名字,说:“我们村有个兽医姓顾,平时不说自己以前干过什么。”这才有人往下园村跑。 那天,县里干部杨贵带人去了下园村,他们一看,“马夫”顾贵山年纪对得上,身子板虽然老了,但说起红军那点事头头是道。 开始他死活不认,说自己就是给牲口看病的,没当过什么团长,一直到工作人员说是毛主席点的名,他才叹了口气,说:“我就是顾贵山。” 组织给他做了身新中山装,拉他进城,坐火车进了北京,毛主席见到他,两人握手那一刻,旁人都红了眼眶。毛主席说:“你们红一团,当年从夹金山那条命路走出来,打下了后来的江山。” 他没哭,也没笑,只是低头说:“那个时候,我当兵是应该的,现在好了,还是年轻人去干吧。” 组织想调他到河南省军区,当司令员。 他摆摆手,说:“我干不了,你们找能干的年轻人吧。”回村那天,村里老小都去接他,可他还是穿那身旧布衣,第二天他又去田里锄地,说自己哪都不去。 他在村里一住又是二十多年,没给自己留一丁点名声,去世那年,1986年,他留了遗嘱:不立碑、不写字,子女不许找组织提要求,家里人照着做了,埋在了村口的地头,就一块青石,没人知道底下是谁。 后来,《人民日报》登了他的事,说他是“淡泊名利的无名英雄”,可村里人还是习惯喊他“老顾”。对他们来说,顾贵山不是将军,是那个愿意半夜跑几公里给牲口看病、不收一分钱的马夫。 这个人,真有点像个谜,他从来不说自己做过什么大事,不讲战功,不谈过去。 他把一段枪林弹雨的历史,悄悄装进了旧衣兜里,就像那些老兵常说的:“国家现在好了,我该歇歇了。”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社.(2009).《共和国记忆:老红军顾贵山的八年隐姓生涯》.《人民日报》

0 阅读:141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8

用户10xxx48

1
2025-05-22 19:03

淡薄名利,高风亮节。

猜你喜欢

寒星破晓光淡

寒星破晓光淡

寒星破晓光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