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面具:探索掩藏在脸谱之后的自性

岛屿心灵 2025-05-22 15:15:07
荣格曾提出“四大原型”帮助人们探索复杂的心理结构,这四大原型包括: ·人格面具 👉我们为了适应外界和社会的需要变成的样子。 ·阴影 👉深深被压抑的在意识之外的那部分自我。 ·阿尼玛/阿尼姆斯 👉我们内在的异性人格 ·自性 👉一种心灵的完整性,经向外和向内探索后的和谐统一。 在“改变潜意识真的能改命吗?”这篇笔记中,我介绍了如何对阴影自我进行探索的方法。 📌在这篇笔记中我会重点介绍探索自己“人格面具”的方法: 1. 你可以问问自己:“我常用的社交表情是什么?”,你可以列出对外界常常展示的样子。(图1) 2. 然后,你就要开始探索你对外展示的自己是否和内在真实的自己具有一致性。你可以问自己:“在这些社交表情之下,有哪些情绪在暗流涌动?”“那些我想要隐藏起来的脆弱是什么?”(图3) 例如:你发现自己的一个常用的社交表情是“善解人意”。在经过第二步的探索后,你发现其实你也不是常常想要善解人意,而是觉得这样的表现可以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还不错的人,通过这样取悦他人可以让你获得良好的人际带来的安全感。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有疑问:我为什么要这样进行探索呢? 那么我们先来思考一下:如果不这么做会怎样?你可能会有一种感觉:觉得自己时常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心情不好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好。这样的混沌,会导致你陷入一种【重复性的困境】当中:你的成长路径不再是螺旋式上升的而是不停地在原地打转。 比如,当“善解人意”的人格面具不断地和“有时也不想善解人意”的真实状态发生冲突时,这种冲突会带来困惑和疲惫。这些困惑和疲惫会堆积在你的身体里,就像那些有害的食物一样。 再比如,一个为了掩饰自我怀疑而独断专行(人格面具)的人,如果不进行探索,他可能永远被困在独断专行的困境中。因为这个人格面具会逐渐固化,将他内心真实的诉求(自我怀疑)封印在面具之下。 人格面具是适应社会的工具,它必不可少。真正的成长不是要你消灭某个部分,而是去建立意识-无意识的对话通道。就像是当你意识到了“善解人意”背后的讨好,你就获得了选择权:可以继续使用这个面具,而不是被它和它的副作用支配。 这种探索本质上也是在解构社会植入的“人格程序”,你由此获得了重新编写属于自己的生命代码的自由。 注:原创内容,请勿抄袭!禁止商用,谢谢配合💗

0 阅读:0
岛屿心灵

岛屿心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