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国钱太多?特朗普不干了,美国要自立门户,中方提出一个条件 世界卫生组织(W

阿皮局势库 2025-05-22 19:54:21

给中国钱太多?特朗普不干了,美国要自立门户,中方提出一个条件

世界卫生组织(WHO)年度大会召开,这一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核心平台,再次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美国卫生部长小罗伯特·肯尼迪,在视频发言中对世卫组织和中国发起猛烈指责,称世卫组织与中国“关系过于密切”,导致其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严重失职”,并公开宣称该组织已“名存实亡”。

他甚至进一步表示,美国退出世卫组织是“历史正确决定”,并呼吁其他国家效仿美国,建立一个“新的、去政治化的全球公共卫生机构”。

这番言论迅速在国际社会激起强烈反响。小肯尼迪的讲话,不仅是对世卫组织运作模式的全面否定,更是对中国在全球抗疫合作中角色的直接挑战。

他以“掩盖疫情起源”的老调重弹为由,将世卫和中国共同绑上“替罪羊”的战车,企图重塑一场关于疫情责任的全球舆论战。事实上,此举与其说是一次卫生政策宣言,不如说是一次政治秀场的精准操作,其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战略意图。

一方面,这种挑衅性的姿态是美国国内政治压力的外溢表现。美国国内公共卫生体系面临严重信任危机。小肯尼迪本人长期被批评为“反疫苗主义者”,其上任后叫停了拜登政府期间的重要疫苗研发项目,直接造成了全国多个州传染病反弹与疫苗接种率大幅下降,引发社会广泛担忧。

在此背景下,将疫情责任转嫁给外部对象,成为其政治自保的重要策略。这一套叙事逻辑早在特朗普执政时期已被多次使用,而小肯尼迪则再次复制了这一路径。

另一方面,美国对世卫组织的态度亦是其全球战略重构的一部分。自2020年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宣布退出世卫并停止缴纳会费以来,美国对世卫组织的信任不断下滑。

在过去五年中,中国逐渐填补了美方留下的空缺,成为该组织第二大出资国,并在“健康丝绸之路”倡议下积极推进全球公共卫生合作。无论是在新冠疫苗援助、非洲疾病防控合作,还是在全球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上,中国都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美方的焦虑显而易见。正如一些国际观察家指出,美国此次“另立门户”的真正意图,并非在于提高全球公共卫生应对能力,而在于重新夺回规则制定权与国际话语权。

世卫组织一直是多边机制的重要象征,一旦失去主导地位,美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也将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因此,小肯尼迪的激进表态,可以被看作是,美国试图挽回其在多边组织影响力的最后一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会通过了一项,被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流行病协定》,该协议旨在加强各国,在未来大流行病爆发时的信息共享、疫苗生产分配以及应急物资调配等方面的合作。

大多数国家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是在新冠疫情惨痛教训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球公共卫生防线。美国却选择不予签署该协议,并明确表示即使世卫组织规定,美国正式“退群”日期为2026年1月之前,其在此期间也不会履行任何财务或义务性责任。

根据公开数据,美国目前拖欠世卫组织的会费已高达1.3亿美元,却要求中国“承担更多责任”,这种典型的“霸权式付费思维”引起了广泛批评。

中国代表团在本次大会上也做出强硬回应。中方指出,中国一直积极配合世卫组织进行科学溯源,是唯一多次邀请世卫专家实地调查的国家,并向全球分享了最多的病毒基因序列和防疫数据。

反观美国,却始终拒绝开放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回避关键数据公开,导致其自身在新冠疫情起源问题上疑云重重。中方强调,全球健康合作需要的是科学与透明,而非冷战式阵营对抗。

同时,中方明确表达对世卫组织改革的支持,认为其运行机制的确需根据新时代需要加以改进,但改革不能成为美国操控国际规则、排斥他国参与的工具。病毒没有国界,公共卫生危机关乎全人类福祉,任何将疫情政治化的行为最终只会适得其反,破坏全球团结,延误应对时机,导致更大灾难。

本次世卫大会,再次凸显出一个正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秩序背景:美国正试图通过撕裂现有多边体系、建立“盟友小圈子”,重构一套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新全球治理”。但世界不是冷战时代,单边主义和零和博弈难以适应今天的全球挑战,尤其是在公共卫生领域,唯有合作才是出路。

0 阅读:86

评论列表

duyongkai

duyongkai

1
2025-05-22 20:56

你试试

阿皮局势库

阿皮局势库

世界局势从来不是无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