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曾向好友吐槽自己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个极其无能又爱管闲事的女人,而且她还是天下最没有耐性的人。我的妈妈将我赶进了人间地狱。” 大才女加建筑师的林徽因竟然能这样评价自己的母亲,可见母亲是多么的令她失望。母亲古怪的性格对她的教育方式,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不过,林徽因的母亲也是个可怜人,因为得不到丈夫的宠爱和家族的肯定,生出抱怨之心,最终把这种抱怨用到了林徽因的身上。 林徽因的母亲叫何雪媛。 何雪媛出生在嘉兴的一个小户人家,家庭条件倒也富裕,受尽父母宠爱的她却什么都不学,诗词歌赋不学,女红不学,而且非常任性。 在那个结婚较早的时代,何雪媛14岁就成了林长民的妻子了。她是林长民的第二个妻子,林长民的原配叶氏因为生病早逝,没有给林家留下一儿半女。说白了,何雪媛嫁到林家就是为了传宗接代的。 林长民是典型的贵族才子,殷实的家庭背景,浓厚的教育氛围,加上自身天资聪颖,很快就在众多子女中脱颖而出。他两度赴日本,最后在早稻田毕业。 咱们要是翻开林家老宅的账本,准能看见何雪媛的名字旁边总标着“侧室”两个字。这可不是什么体面称呼,在讲究嫡庶尊卑的年代,续弦夫人说穿了就是个生育工具。林家老爷子当年挑中何雪媛,估计是看她年轻好生养,可谁能想到这姑娘连生儿子都不会呢? 何雪媛嫁进来那年才刚来初潮,自己还是个娃娃就要学着当主母。林家大院里那些穿金戴银的妯娌们,哪个不是琴棋书画样样通?偏她连绣个荷包都能把鸳鸯绣成水鸭子。林长民从早稻田带回来的日文诗集,在她眼里跟天书没两样。夜深人静时,丈夫宁愿对着煤油灯批公文,也不愿多看她一眼。 要说这姑娘真就一无是处吗?倒也未必。听说她炖的冰糖肘子堪称一绝,逢年过节能把十几个灶头安排得明明白白。可惜在林家这种书香门第,厨艺再好也顶不上半篇《长恨歌》。她就像个误入瓷器店的野山雀,扑棱着翅膀把满屋子的青花瓷撞得叮当响。 等林徽因出生那会儿,何雪媛整个人都魔怔了。月子里就抱着女儿往祠堂跑,非说这孩子带着文曲星的命。结果发现是个女娃,当场把襁褓摔在蒲团上。后来林长民续娶了上海新女性程桂林,何雪媛彻底成了林家的透明人。她开始变着法折腾女儿,今天说女儿走路姿势不雅,明天嫌女儿读书声太大,连林徽因多吃块桂花糕都要念叨三天。 可咱们换个角度想想,这何尝不是个被困在时代夹缝里的女人?她要是晚生个百八十年,说不定能开个私房菜馆当网红老板娘。但在民国初年的深宅大院里,她所有的价值都被简化为肚皮争不争气。当她发现连这点价值都实现不了时,可不就得找个出气筒么? 林徽因后来在宾大读建筑时,总爱穿男式西装裤配珍珠项链。这种混搭风看着前卫,细琢磨倒像是种无声反抗,既不愿做母亲那样的旧式妇人,又割不断血脉里的东方情结。她给女儿取名“再冰”,说是纪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要我说这名字里未尝没有跟母亲较劲的意思:你们不是嫌我没生儿子吗?我偏要给女儿起个比男儿还硬气的名字。 倒是何雪媛晚年让人唏嘘。林徽因带着她逃难到李庄,肺结核咳得撕心裂肺还要画图纸。老太太这时候突然开窍了,天天蹲在灶台前熬川贝雪梨,有次为买两斤枇杷跑遍半个县城。临终前攥着女儿的手直念叨:“娘当年不该...”话没说完就咽了气。这场景要是拍成电影,保准能赚走观众两斤眼泪。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林徽因# #林徽因情感观# #历史#
林徽因曾向好友吐槽自己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个极其无能又爱管闲事的女人,而且她还是
墨色绘梦师
2025-05-22 23:56: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