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7月的一天,孙家栋在办公室正埋头画图,一个人走进来,说:“聂老总准备让

晨曦微尘 2025-05-23 00:10:24

1967年7月的一天,孙家栋在办公室正埋头画图,一个人走进来,说:“聂老总准备让你去搞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孙家栋听后,二话没说,立刻收拾图纸,表示:“只要是国家需要,我立刻去做。” 38岁的孙家栋正趴在图纸堆里干活,突然有个领导推门进来,给他派了个新任务,负责研发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他听到后什么都没说,把图纸卷起来就跟着走了,那时候中苏关系闹得僵,苏联专家全撤了,卫星这玩意儿对中国人来说就跟天书似的。 孙家栋办事挺实在,先挑了十八个能干的年轻人,白天黑夜泡在实验室里折腾,折腾了三年多。 1970年春天,"东方红一号"真让他们给鼓捣上天了,全国人民都乐疯了,收音机里听着卫星放《东方红》,谁也没想到后头还有大跟头等着。 1974年,他带着人弄的返回式卫星刚上天就栽了,火箭屁股后头冒了二十秒烟,"咣当"一声砸戈壁滩里了。 当时整个发射场静得能听见针掉地上,好些小年轻当场就抹眼泪,老孙头二话不说,领着人往荒漠里钻。 大冷天零下十几度,几百号人蹲在地上找零件,硬是扒拉了三天三夜才把碎片凑齐。 最后查出来是根电线震断了,从那以后他兜里老揣着根电线头,逢人就念叨"细节要命"。 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十年后又出幺蛾子了,头一颗通信卫星好不容易打上去,地面站突然发现卫星电池烫得能煎鸡蛋。 眼瞅着几亿块钱要打水漂,他拍板让卫星"翻跟头",有人吓得直哆嗦:"这要翻不好可就直接栽了!" 他把桌子拍得啪啪响:"调五度!出事儿我顶着!"结果卫星真听话,翻完身温度就下来了。 后来搞航天的人都说,他那会儿要是手抖一下,真的不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 哪怕他已经70多岁依旧闲不下来,有回西昌发射场出了岔子,小年轻检查卫星时蹭掉块漆,赶紧给在北京的孙家栋打电话。 七十八岁的他当天就坐飞机过来,撅着屁股钻到卫星底下看了半天,站起来拍拍灰:"没事儿,接着干!"在场的人瞅着他满头的白头发,心里都踏实了。 从三十八岁干到八十八岁,孙家栋带着人弄上去的卫星能排成串,什么"东方红"、"嫦娥",还有气象卫星、通信卫星,把中国航天从零开始撑起来了。 其实答案早刻在那些摔过的跟头、熬过的通宵里,无非就是较真到底,敢担责任,拿命去拼每个螺丝钉。 信息来源:人民出版社《孙家栋传》、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中国航天六十年》

0 阅读:1
晨曦微尘

晨曦微尘

晨曦微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