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日本富家女不顾家族反对,与中国的数学家结婚,成就了一段跨国爱情。然而

闻史忆今阁 2025-05-23 00:11:48

1928年,日本富家女不顾家族反对,与中国的数学家结婚,成就了一段跨国爱情。然而,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她在家招待了一位日本军官,平静的生活也因此变得动荡。 "米子小姐,您的父亲日夜思念您。现在战事紧张,如果您愿意,我可以安排专车送您回仙台。"小林放下茶杯,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力量,"当然,作为回报,我们希望了解贵校西迁的一些情况。" 米子握紧了手帕。此时是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浙江大学已接到西迁通知。父亲病危的消息让她心如刀绞,但丈夫苏步青正在为学校迁移忙碌,她又怎能背叛? 那是在1927年春天,东北帝国大学的樱花盛开,数学系举办了一场晚会。身为代数课教师的苏步青,遇见了系主任松本教授的女儿米子。那晚,米子身着淡紫色和服,弹奏古筝的样子让苏步青驻足倾听。琴声停后,两人攀谈甚欢,一见如故。 1928年,当苏步青向松本教授提亲时,遭到了严词拒绝。"苏君,你的才华我很赏识,但米子不能嫁给你。"松本教授直言不讳,"你是中国人,又出身贫寒,将来能给她什么?" 校园里的日本学生也冷嘲热讽:"松本小姐竟然看上一个中国乡巴佬,他连自己都养活不起,怎么让米子过上好日子?" 面对这些阻力,米子却坚持己见。"父亲,我不在乎锦衣玉食,我只想跟随自己的心。"在米子母亲的调和下,松本教授终于松口,1928年冬,苏步青和松本米子在仙台结为夫妻。 婚后不久,苏步青收到了浙江大学的聘书。此时,东北帝国大学也想留住这位数学新星,松本教授劝女婿留在日本发展。苏步青陷入了两难:他曾承诺学成归国,但妻子是日本人,岳父的希望又如何拒绝? 看出丈夫的纠结,米子主动说:"你去哪,我就去哪。如果你想回中国,我就跟你回中国。"1931年,苏步青先回杭州任教,暑假时将米子接到了身边。此后的四十多年,松本米子再未踏上日本国土,即使在父母相继离世时。 "夫人,请您考虑清楚。"小林军官起身告辞,"我三天后再来。" 1937年夏末,浙江大学收到了西迁的通知。苏步青收拾行囊时,一封来自日本的急信送到了家中,信中说松本教授病危,请米子速回日本。米子手握信件,泪如雨下。她知道,如果此时回日本,大概率将无法再回到中国,无法再见到丈夫。 "我不回去。"米子擦干眼泪,对苏步青说,"无论你走到哪里,我永远跟着你。" 西迁路途漫长而艰辛。作为日本人,米子每经过一个关卡都要被盘问良久。有时,她被怀疑是日本间谍,被单独带去审问。苏步青焦急万分,四处解释求情。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见状,特意为苏步青夫妇开具了一张特别通行证,才让他们免去了一遍遍的解释。 行走数百里山路,米子的脚磨出了血泡,但她没有发出一声抱怨。直到一天晚上苏步青发现她走路一瘸一拐,脱下她的鞋子,看到那双被磨得血肉模糊的脚,心疼得抱住了她。"为什么不告诉我?"苏步青哽咽着问。米子只是轻轻摇头,露出坚强的微笑。 在迁移途中,米子再次怀孕,她忍受着妊娠反应和旅途劳顿,坚持前行。1938年初,到达贵州后不久,她生下了一个小儿子。苏步青和米子对这个在艰难时刻降临的生命充满喜爱。然而,条件太过艰苦,食物短缺,医疗匮乏,小婴儿很快就因营养不良夭折了。从未在人前掉过眼泪的米子,在孩子的小棺木前嚎啕大哭,悲痛欲绝。 在贵州的岁月里,苏步青常常在山洞里给学生授课。他的衣服打满了补丁,学生们开玩笑说他的补丁把几何图形都补全了。米子听到后,默默拿出了自己最珍贵的财产——祖母赠送的结婚礼物玉坠子,偷偷当掉,买了布料给丈夫做了一件新衣裳。 "怎么能把祖母赠给你的礼物当了呢?"苏步青既心疼又感动。 "我不想让我的丈夫受委屈。"米子轻声回答。在她的传统观念里,丈夫的衣着不合体,就是妻子的失职。 战争结束后,苏步青一家回到了学校。1952年,他被调到了复旦大学。次年,松本米子正式加入中国国籍,改名为苏松本。当苏步青问她为何只取苏姓和松本,却没有保留自己的名字"米子"时,她只是摇摇头,没有回答。也许在她心中,嫁给苏步青后,她的身份已经完全融入到这个家庭,她的一切选择都是为了丈夫和孩子们。 1978年,苏步青回到复旦大学担任校长。看着妻子操劳一生,抚养八个孩子,却从未给自己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苏步青心中涌起深深的愧疚。他记得在东北帝国大学时,米子几乎天天衣着不同,而今却如此节俭。 "给自己添点新衣服吧。"苏步青对米子说,"而且这次,我要带你回日本。" 听到这话,阔别故乡四十多年的米子惊呆了,泪水夺眶而出。1979年,穿上数十年来第一件新衣裳的米子,在丈夫陪伴下踏上轮船,回到了仙台。看着记忆中熟悉的樱花,她终于忍不住放声痛哭。

0 阅读:3

猜你喜欢

闻史忆今阁

闻史忆今阁

从历史角度审视当下,以全球视野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