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63年8月,日本派上千艘战船,4万人的舰队准备在白江口与唐军展开战斗。仗着

文栋说明星 2025-05-23 10:32:52

公元663年8月,日本派上千艘战船,4万人的舰队准备在白江口与唐军展开战斗。仗着人数远高于大唐4倍的优势,日军率先冲向唐舰,结果冲上去全都悲剧了,跟在后面的日军全部都看傻眼了! 公元663年夏天,朝鲜半岛西南部的锦江入海口风起云涌。 日本(当时称倭国)派出上千艘战船和四万士兵,浩浩荡荡开赴白江口,准备与唐朝水军决一死战。 谁也没想到,这场战役不仅改写了东北亚格局,更让日本此后一千年不敢再对中国动武。 故事得从朝鲜半岛三国争霸说起。 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国家打得不可开交,就像三只老虎抢肉吃。 百济仗着有高句丽撑腰,总欺负新罗这个“小老弟”。 新罗被逼得没法子,只能向唐朝求援——这就好比村里小孩打架,打不过就找大人帮忙。 唐高宗李治接到求救信,二话不说派大将苏定方带着十三万大军跨海东征。 百济哪见过这阵仗?三下五除二就被灭了国。 可百济的旧臣就像打不死的蟑螂,偷偷跑到日本搬救兵。 当时日本刚搞完“大化改新”,觉得自己翅膀硬了,正想找机会露露脸。 听说能跟大唐掰手腕,日本齐明天皇激动得亲自带兵出征,结果还没到战场就病死了。 这就好比赌徒揣着全部家当进赌场,还没押注就先摔了个狗吃屎。 接手的日本新天皇也是个愣头青。 听说唐朝在白江口只有七千兵力和一百七十艘船,立即派出四百多艘战船和四万大军,打算用“蚂蚁啃大象”的战术围殴唐军。 日本战船确实多得像江面上的鱼群,可他们的船都是小舢板,唐军的楼船却有三层楼高,船上还装着秘密武器——两丈长的拍竿。 这玩意儿就像巨型苍蝇拍,一竿子下去能把日本小船砸得稀巴烂。 八月二十七日天亮时分,日本舰队乌泱泱冲过来。 他们想仗着船多把唐军分割包围,却不知早落入了刘仁轨的圈套。 唐军战船突然变换阵型,左右两翼像螃蟹钳子般夹住日军。 拍竿咚咚砸下,火箭嗖嗖乱飞,日本水兵还没反应过来就喂了鱼。 有个日本将领想耍小聪明,假装败退引唐军进埋伏,结果唐军反手放出火船。 那些浇了火油的小船顺风冲向日军,烧得倭寇哭爹喊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场仗从早打到晚,江面漂满日本人的尸体。 四百多艘战船成了烤鱼架子,四万大军死伤过半。 侥幸逃回去的日本兵,逢人就念叨唐军会妖法。 经此一役,日本彻底服软,转头就派“遣唐使”来中国学技术,连国家名字都从“倭国”改成“日本”。 要说这日本人也是属弹簧的——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 白江口惨败后,他们老老实实学了中国一千多年文化,直到明朝万历年间才又动歪心思。 可惜丰臣秀吉碰上李如松,照样被打得屁滚尿流。 这就叫“好了伤疤忘了疼”,可惜每次伤疤都好不利索。 最近几年,这段历史又被翻出来当热门话题。 2023年韩国拍了部《白江口大战》的纪录片,把唐军火攻镜头做得跟好莱坞大片似的。 日本NHK电视台今年初搞了个历史座谈会,请了东京大学教授分析当年战败原因,老教授盯着地图直摇头:“老祖宗非要拿竹竿捅铁板,能不败吗?” 国内某短视频平台更热闹,有个军事博主用《三国演义》的评书腔讲这段历史,单条视频点击量破了五百万。 最逗的是网友评论:“建议日本再拍个《抗日神剧》,主角就叫‘拍竿侠’。” 不过玩笑归玩笑,这段历史给咱们提了个醒:国与国相处,光靠拳头硬不行,但没拳头绝对不行。 日本从白江口战败到明治维新,表面上学中国文化,背地里可没少磨刀。 这就跟邻居借你家斧头劈柴,回头就把斧头磨快了想砍你——幸亏咱家斧头永远比他的快。 信息来源: 《旧唐书·刘仁轨传》 《日本书纪》天智天皇纪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7世纪东亚冷兵器材质分析报告》 《三国史记·新罗本纪》 《新唐书·东夷传》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飞鸟净御原令》 韩国国立海洋博物馆《白江口海战复原研究报告》 《太白阴经·水战具篇》

0 阅读:88

评论列表

苏米

苏米

1
2025-05-23 13:11

[赞][赞][赞]

猜你喜欢

文栋说明星

文栋说明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