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保住墨脱真的很不容易!卫星地图转到西藏的墨脱县,真是惊掉了我下巴,怪不得说是世

依秋聊趣 2025-05-23 12:26:54

能保住墨脱真的很不容易!卫星地图转到西藏的墨脱县,真是惊掉了我下巴,怪不得说是世界上最难抵达的地方,这毫不夸张。 从卫星地图上看,墨脱这里的公路就像一条被揉皱的丝带,从海拔7756米的雪山尖儿,突然就跌到200米的雅鲁藏布江谷底,落差比七座泰山叠起来还高!但就是这片最难抵达的土地,如今成了中国边防线上最坚固的堡垒。 在墨脱公路通车前,驻守官兵想运点粮食,那可真是拿命换。多雄拉山口的骡马驿道,骡队每年坠崖事故几十起,粮食全靠人扛马驮。背夫们得顶着蚂蟥、毒虫,踩着溜索过深渊,一趟物资得走20天,悬崖上的路窄得只够一只脚横着走,稍不留神就摔进雅鲁藏布江,连个全尸都找不着。 有人可能会问了,为啥不赶紧修公路呢?但其实,真不是咱不想修,而是根本修不了。 墨脱那地儿,每年降雨量能把人淹死——80K路段年降雨量5000毫米,啥概念?相当于一年到头天天暴雨。一下雨,山体跟豆腐似的往下滑,泥石流裹着30吨重的巨石横冲直撞,刚修好的路眨眼就没了。 更绝的是嘎隆拉雪山,每年大雪封山9个月,隧道北口和南口海拔差110米,坡度陡得像滑梯。当年修隧道时,武警官兵一天要遭遇20多次塌方,有个连队3个月没见过太阳,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洞里打钻,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最后都结成了冰铠甲。 最狠的是地质条件。墨脱公路全线425处灾害点,平均每公里3.6处,滑坡、雪崩、地震跟家常便饭似的。2011年那场30年一遇的雪崩,27处雪崩把公路埋得只剩个线头,救援人员用炸药炸开雪堆,才发现下面埋着3辆卡车和12头骡子。 还有嘎隆拉隧道,穿越11条断层带,地下水像喷泉一样往外冒,施工队一天能抽干一个游泳池的水。有个工程师开玩笑说:“在这儿打隧道,就像在豆腐里打洞,还得防着豆腐塌了。” 可咱中国人就是不服输。为了打通嘎隆拉隧道,武警官兵用上了GPS、航测遥感,还发明了管棚注浆、混凝土抗冻融这些黑科技。有个班长叫李大鹏,在隧道里连续作业72小时,眼睛熬得通红,最后累得晕倒在钻机旁。就这样,硬生生用了24个月,啃下了这个“地质病害百科全书”。隧道通的那天,工地上的藏族老乡捧着青稞酒哭了:“菩萨显灵了!” 公路通车后,墨脱彻底变了样。以前背一趟粮要20天,现在开车4小时就到了。边防连的官兵再也不用吃冻硬的糌粑,新鲜蔬菜、肉蛋奶天天往营里送。 更绝的是,公路带动了当地经济,墨脱的茶叶、灵芝、羊肚菌坐着卡车出山,村民们年收入从4875元涨到1.7万元。有个背崩村的老阿妈,以前背茶青翻山越岭,现在茶园直接通公路,采茶机突突突一跑,收入翻了十倍。去年,墨脱接待游客34.7万人次,旅游收入2.24亿元,连80岁的门巴族老人都学会用微信卖竹编了。 不过,公路可不是修完就完事了。每年雨季,养护工人得像蜘蛛侠一样挂在悬崖上清理塌方;冬季,除雪车24小时待命,防止嘎隆拉隧道被雪崩埋了。有个养护工老张,在公路上干了10年,身上缝了27针,都是被落石砸的。他说:“这条路就像咱的孩子,得天天盯着,不然就闹脾气。” 现在您明白为啥说保住墨脱不容易了吧?这地方,老天爷用尽了手段刁难,但咱中国人就是能在悬崖上凿出路,在雪山上打通洞,把“高原孤岛”变成边疆要塞。墨脱公路通车那天,有个老兵在路边哭了:“当年战友们的血没白流啊!”这话糙理不糙,墨脱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咱中国人用血汗浇出来的,想抢走?门都没有!

0 阅读:1002

评论列表

用户11xxx90

用户11xxx90

4
2025-05-24 09:39

好👌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