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海军发生重大事故,新建驱逐舰下水失败,金正恩目睹全程,当场气坏了 朝鲜这次驱逐舰下水事故,简直是 “大型翻车现场”!5 月 21 日,朝鲜在清津造船厂搞了个 5000 吨级驱逐舰的下水仪式,金正恩亲自到场见证,结果现场直接“演砸了”。 按朝中社的说法,他们用的是重力下水法,也就是靠船自身重量顺着滑道滑进水里。这种方法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可讲究了,尤其是得让船头船尾的滑板速度保持一致。 结果朝鲜这边倒好,船头还在船台上 “磨蹭” 呢,船尾的滑板已经 “哧溜” 一下滑进水里了,整个船斜着卡在船台上,船底都被磨出了洞。 面对这场景,金正恩在观礼台上直接脸都绿了,他当场就发飙,说这是 “不可接受的犯罪行为”,要求彻查。 其实朝鲜海军这些年一直想 “搞大事”。他们现役的主力舰艇大多是上世纪的老古董,像罗津级护卫舰还是仿苏联 50 年代的设计,武器装备和电子设备都落后得不行。 好不容易今年 4 月 25 日首艘 “崔贤” 级驱逐舰下水,让朝鲜扬眉吐气了一把,结果第二艘就出了这档子事。这也暴露出朝鲜在大型舰艇建造上的技术短板。 这次事故的原因,说白了就是 “经验主义害死人”。朝鲜工程师可能觉得首舰用倒退式下水成功了,第二艘就想换个 “高级” 点的侧滑式下水,结果高估了自己的技术水平。 要知道,侧滑式下水对船体结构强度和操作协同性要求极高,一般只用于小型船只。朝鲜清津造船厂以前根本没造过这么大的军舰,设备和技术都跟不上,硬着头皮上,不出事才怪。 更有意思的是,事故发生后,之前在首舰下水时风光无限的俄罗斯专家顾问团队突然 “休假” 了。这不禁让人怀疑,朝鲜的造舰技术是不是严重依赖俄罗斯? 毕竟 “崔贤” 级驱逐舰的四面相控阵雷达和垂发系统,怎么看都有俄罗斯 22350 型护卫舰的影子。 朝鲜想在军事上 “弯道超车” 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工业基础薄弱是硬伤。就拿这艘驱逐舰来说,从龙骨铺设到完成只用了 380 天,比首舰还快了 20 多天。这种 “大跃进” 式的造舰速度,虽然能在短期内提振士气,但也为事故埋下了隐患。 这次事故对朝鲜海军的打击可不小。原本计划每年建造两到三艘 “崔贤” 级驱逐舰,现在第二艘就出问题,后续计划肯定要推迟。而且,韩国专家分析卫星照片后指出,这艘驱逐舰船底结构变形、主龙骨出现裂纹,就算修复了,未来在风浪中也可能成为隐患。 不过,朝鲜也不是完全没亮点。他们自研的垂发系统直径达到了 1 米,这可能是为大型弹道导弹上舰预留的发射系统,5000 吨级的驱逐舰垂发数量竟然达到了 75 个,这在全球范围内都算 “狠角色”。但这种 “堆数量” 的做法,也牺牲了舰艇的适航性和航程。 总的来说,朝鲜这次驱逐舰下水失败,既是技术问题,也是战略问题。想靠 “拿来主义” 快速提升军力,却忽视了自身工业基础的建设,最终只能是 “欲速则不达”。 未来朝鲜能不能在军事现代化的道路上走稳,还得看他们能不能沉下心来,把基础打牢。毕竟,“造船如建房,地基不牢,地动山摇” 啊!
朝鲜海军发生重大事故,新建驱逐舰下水失败,金正恩目睹全程,当场气坏了 朝鲜这次驱
遗忘旋律的守望
2025-05-24 10:26:30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