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小红书怎么都能刷到因为小米而吵架的
前两天我还愤慨一下,现在也淡然了[微笑]
从产品层面,必须客观承认:抛开外观与形式上的东西,小米树立了自己的风格。
至于形式上的事儿,体面地讲,是一种遗憾。
我相信设计团队并不想在别人的路上,走自己的脚印。
但无奈国内基本盘的认知与需求,或许让品牌很难去做框架之外的尝试。
在国内,无数商业案例印证:做“第一眼很熟悉,仔细看又有点新鲜感”的“设计”,是成本最低的。
包括我在内,之前消费过小米的加湿器,最开始也单纯为“设计”买单。
后来我才知道,这加湿器是“致敬”了国内品牌的原创设计。
由此看来,原创设计的信息差无处不在,再加上消费者不会在选购产品时去做原创设计的背景调查,谁是“原创”,完全取决于营销能力。
说简单一些,哪款产品能占据内容/消费渠道的首要页面,谁先霸占消费者的眼球,谁就有了“原创话语权”。
虽然最后这台加湿器因为功能太拉胯被我直接扔了,但好歹“它是卖出去了”。
同样的,每年都有大几十万个愿意用真金白银换取“刘亦霏”的…他们的用脚投票,将成为国内原创设计所遭遇的最大困境。
本质上,这和美国基本盘一票一票选出特朗普,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