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偷袭荆州后,孙权为什么不遗余力截杀关羽?曹操却见好就收

无忧草莓玫瑰 2023-04-22 16:37:57

公元219年,东吴孙权为了荆州,不顾孙刘联盟,在曹操的怂恿下,毅然命吕蒙偷袭了荆州。吕布白衣渡江,席卷荆州,傅士仁糜芳等人望风而降。关羽被徐晃击败后,听闻江东攻占荆州,急忙收拾军马回夺荆州。而此时的关羽已经是虎落平阳,在江东与曹魏的联合绞杀之下,夜走临沮被东吴潘璋部将马忠擒获。

孙权此时可谓志得意满,自从赤壁之战后,荆州就被刘备借走,期间鲁肃,诸葛瑾等人多次讨要,诸葛亮与刘备二人更是唱起双簧,将江东忽悠的团团转。甚至在刘备都同意让出荆州之时,关羽又来了个“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不是大骂诸葛瑾,就是殴打东吴所派的官员。此时孙权听到关羽被擒后,十分高兴。按照以往关羽对东吴的强硬态度,孙权二话不说就将关羽父子推出斩首。但关羽好歹也是名震天下的猛将,又是三国的无双义士。所以孙权还是抱有收降关羽的想法。但关羽之所以是武圣人,除去勇冠天下的武艺外,更重要的是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为了桃园结义之情,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对孙权一顿大骂,孙权最终在主簿左咸的劝说下,将关羽杀害。

关羽从桃园结义开始,一生可谓波澜壮阔。讨黄巾,汜水关斩华雄,白马斩颜良,延津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可谓是千古难寻的名将。后期更是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一时风光无两,令敌将都无限赞叹。

孙权害死关羽后,自然就遭到了刘备的复仇。刘备称帝后,第一诏就是兴兵伐吴。孙权不但袭取荆州,还害了二弟关羽。此仇可谓不共戴天!

那问题来了,为何徐晃击败关羽后,曹操不下令追击,而孙权却不遗余力截杀关羽呢?难道孙权不怕刘备报复吗?

其实答案很简单,曹操不是不想追杀关羽,而是不能追。孙权不是不想放了关羽,而是不能放!原因很简单,撕破脸皮了,还管那么多!

此时刘备已经拿下了“天府之国”西川,又在汉中击败曹操,成了“汉中王”,可谓实力大增。此时文有诸葛亮,法正,武有五虎上将,实力已经达到极点。所以曹操想再次出兵汉中与刘备一决雌雄时,司马懿表示反对,应利用孙权与关羽之间的矛盾,派人出使江东,勾结孙权图谋荆州才是上策。

诸葛亮入川时,对关羽千叮咛万嘱咐,让其牢记“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可是诸葛亮前脚刚走,关羽就开始摆谱,不是想入川与马超比武,就是看不起同封五虎的黄忠,不断内讧。而且更要命的是对孙权始终保持强硬态度。如翻脸不认人拒绝割让郡县,单刀赴会藐视江东文武,让孙权极为恼火。在满宠出使江东时,孙权本意还是连刘抗曹的,于是让诸葛瑾做媒,再次对关羽抛出橄榄枝。可是关羽不知大难临头,还趾高气昂地大骂“虎女焉能嫁与犬子”,这般操作直接坚定了孙权放弃联盟,勾结曹魏图谋荆州的决定。

可见不是孙权不想搞团结,而是关羽战略眼光太低,几次三番搞破坏!

关羽文武双全,被周瑜称为“熊虎之士”,斩颜良诛文丑威震天下。更难能可贵的是,关羽是刘备手下少有的精通水战之将。长坂坡之战,就是关羽率领水军驰援刘备,让刘备转危为安。镇守荆州期间,关羽把水军治理的极好,单刀赴会时,更是调动有方,令江东诸将望洋兴叹。在襄樊之战时,收拾船只,攻占襄阳后渡江围困樊城,可以说这波操作,除了周瑜这样的水军大佬外,没几个人能做到!

只要有关羽在,就没有给孙权好脸色,所以孙权如果不趁火打劫,截杀关羽,必定会放虎归山。荆州作为刘备的根据地,诸葛亮一统天下的跳板,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杀了关羽才是最佳选择!就算刘备不翻脸,关羽回到成都也会戴罪立功来找自己拼命!

襄樊之战,虽然孙权是最大的受益者,兵不血刃拿下梦寐以求的荆州,但曹魏也得以喘息之机!曹操为何不让徐晃继续追杀关羽呢?

其一,穷寇莫追。关羽虽然樊城之战失利,但其水军依然没有多大损伤。曹魏一向不习水战,所以见好就收才是最稳妥的。

其二,嫁祸江东。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一旦杀了关羽,必定会引火上身,召来刘备的复仇大军。汉中之战曹操刚刚失利,襄樊之战方才得以缓解,此时曹仁已经到达极限。江东坐收荆州,不能得了便宜还卖乖,把关羽的祸水引向江东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要不然孙权会坐收渔翁之利,得了荆州再虎视中原。

综上来看,关羽之死,除去曹操孙权等人暗中勾结,吕蒙背后使阴招外,关羽之身盲目自大,没有战略眼光也是重要原因。而孙权杀害关羽,也是被逼无奈!所以说关羽注定是悲剧,而筷子手只是在曹操与孙权之间罢了!

0 阅读:32
评论列表
  • 2023-04-23 14:24

    背弃盟约的江东鼠辈,可耻!

    飞天乐泉 回复:
    三国时期你也属于江东鼠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