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您的阅读体验,请在浏览文章前关注作者,感谢您的支持!
她容貌清秀,是个妥妥的美人胚子,很多人都曾说她长相神似天后王菲。
她天资聪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原本她有着美好的未来,大好的前程,但是这所有的一切,都在1994年戛然而止。
她被人两次用致命化学物铊下毒,铊中毒的她不仅各项身体机能出现了问题,智力也退化到了7岁。
这么多年过去了凶手一直逍遥法外,而她原本美好的人生也被彻底毁了。
她就是清华大学铊中毒案的受害者朱令,11月24日是她50岁的生日。
虽然朱令迎来了50岁的生日,但是她人生的一大半多是在痛苦中度过。
更加不幸的是,朱令罹患了脑瘤,如今已经在弥留之际。
这么多年一直照顾朱令的父母,表示已经坦然接受了这个事实,也做好了女儿随时离开的准备。
当年的清华铊中毒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凶手究竟是谁?
时隔多年,生命即将走向尽头的朱令,还能等来真相大白的那一天吗?
出身高干家庭,姐姐意外身亡1973年,朱令出生在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朱令的父亲吴承之,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曾担任国家地震局高级工程师。
朱令还有一个姐姐名叫吴今,姐姐随了父亲的姓,而朱令则随了母亲朱明新的姓。
朱令和姐姐从小便长得清秀可人,乖巧听话的她们颇受老师和邻里的喜爱。
在父母的培养下,朱令和姐姐自幼便学习钢琴和古筝。
姐妹俩不仅学习成绩优异,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们一直都是父母的骄傲。
朱令的姐姐吴今,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
这曾经是一个多么令人羡慕的四口之家,一双女儿不仅长得漂亮,学习成绩也十分优异。
然而这个原本温馨的四口之家,却在1989年突遭变故。
当时正在北大生物系就读的吴今,在一次和同学外出春游时失踪。
吴今和同学在爬山时不慎跌落山崖,经过好多天的搜救和寻找,最终在山崖下发现了朱今的遗体。
吴今的意外身亡,给这个原本幸福温馨的家庭,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
丧女之痛给朱令的父母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家中也不再像往日那样,充满了欢声笑语。
转眼三年时间过去,朱令也即将面临着高考。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父母曾问朱令想报考哪所学校。
“我要考清华,我不喜欢北大!”
朱令斩钉截铁的说道,不想报考北大是不希望因此想起姐姐。
1992年,朱令如愿被清华大学化学系录取。
朱令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来到清华大学报道。
随着朱令考入清华大学,朱令的父母也渐渐从丧女之痛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两次被人故意投毒进入清华大学就读的朱令,开启了自己全新的人生。
在学校里朱令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可谓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大二时朱令参加了全国高校艺术比赛,一举获得了独奏组二等奖。
朱令不仅在音乐方面颇有造诣,在运动方面她也极有天赋。
朱令从小便喜欢游泳,她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性比赛,还有幸成为了北京市二级游泳运动员。
眼看朱令一家人的生活都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不公的命运却在1994年,再次向这家人给了一记重击。
1994年10月,正值大三的朱令第一次感到身体不适。
朱令在上课期间,突然感觉眼前一黑,出现了短暂失明的症状。
当朱令休息片刻后,又慢慢恢复了视力,朱令还以为是自己学习用眼过度。
“短暂失明”的症状过去后,朱令又总是感到阵阵腹痛。
一开始朱令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然而她的身体却开始接二连三出现状况,疼痛也随之蔓延至全身。
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朱令开始莫名其妙的脱发。
短短一个月间,原本拥有一头乌黑长发的朱令,头发竟然全部掉光了。
疯狂脱发加上越来越严重的疼痛,朱令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于是在父母的陪伴下,朱令来到北京同仁医院检查。
虽然朱令的疼痛症状越发明显,但是她住院检查了一个月,也没有查到病因。
在医院住院进行了系统检查,却没有查出任何病因,朱令自认也许是劳累过度,于是又回到了清华大学继续上课。
可是回到学校上课的朱令,没过多久再次突发急病。
1995年3月9日,朱令突然陷入昏迷状态,她被紧急送往北京三院ICU病房进行抢救。
眼看朱令病情危急,但是医生却检查不出任何病因。
无法查明病因,则无法对症下药,昏迷的朱令只能每天躺在ICU病房听天由命。
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陷入昏迷的朱令却迟迟没有醒过来。
医生也束手无措,只能依靠仪器勉强维持着朱令的生命。
每天朱令的父母都会接到医院下发的病危通知书,他们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得知朱令住院抢救一直处在昏迷状态,她的高中同学曾相约结伴来医院看望朱令。
看望朱令的高中同学里,其中便有在北京大学就读的贝至诚。
当贝志诚看到昔日的同窗好友,如今浑身插满管子,躺在ICU病房不省人事时,他心里既难过又焦急。
通过互联网求助,诊断为“铊”中毒在那个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贝志诚想尽办法,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各地的专家,发去了求助邮件。
贝志诚还将朱令的症状详细描述后,发布在了国外一些知名的论坛网站上,向全世界求助。
如果不是借助网络,向国外寄一封国际邮件,来回往返至少要一个月,才可能收到回信。
然而通过电子邮件,不到一周内,贝志诚便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封回信。
在这么多的邮件中,贝志诚发动自己的朋友和同学们一起翻译,并将有用的信息整理收集起来。
从这些国外专家汇总的邮件来看,大部门权威专家认为朱令是典型的“铊”中毒。
贝志诚将整理好的信息和资料拿给朱令的父母,希望可以对治疗朱令起到帮助。
为了救治朱令找到突破口,朱令父亲赶忙将这份资料拿给了会诊的专家团队参考。
但专家组在看完了这些资料后表示,互联网“诊断”的结果并不能完全采信。
朱令父亲仍然不死心,于是他拿着这份珍贵的资料,和朱令的血样来到北京职业病防治所找到了陈震阳教授。
有了针对性的检查方向,陈震阳教授通过精密的设备仪器,对朱令的血样进行化验。
化验结果出来后,发现朱令血液中果然“铊”含量超标。
“铊”是一种稀有的化学元素,多用于农业和工业方面,老百姓生活中一般接触不到。
“铊”有极强的毒性,毒性甚至超过了铅和汞,而朱令体内的“铊”含量足以致一个成年人死亡。
这份检验报告足以证明,朱令的种种症状就是由“铊”中毒造成。
通过对朱令血液的化验,陈震阳教授认为朱令曾先后两次中毒,且最后一次中毒的含量远远超过致死量。
找到了朱令的病因,陈震阳教授建议使用工业颜料普鲁士蓝,来溶解朱令体内的“铊”元素。
于是朱令父亲便花了40元从市场上买来了普鲁士蓝,成功将朱令体内的“铊”元素排出。
而在此之前,朱令在ICU病房的抢救费用已经高达50多万元。
1995年8月31日,昏迷长达5个月之久的朱令,终于苏醒了过来。
但是由于朱令昏迷已久,已经对她的脑部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伤,苏醒后的朱令智力只有7岁孩童一般。
而且“铊”元素长时间在朱令体内残留,已经对她的身体造成了毁灭性的损伤。
醒来后的朱令,不仅眼睛几乎失明,轻度脑部萎缩,她也因此丧失了运动功能,生活完全无法自理。
在医生看来,朱令能够苏醒已经是个奇迹,而“铊”中毒给她造成的后遗症,只能后期慢慢康复缓解。
“这么大计量的铊,究竟是如何进入我女儿的体内的?”
这个问题使朱令父亲百思不得其解,他合理怀疑是有人对女儿投毒。
查明了朱令患病昏迷的原因后,朱令父亲于1995年4月28日向北京市公安局报案。
由于“铊”元素一般人接触不到,普通老百姓也很难获得,因此朱令父母怀疑,是朱令身边同专业的人对她投毒。
然而就在朱令父亲报案后不久,匪夷所思的事情便开始接连发生。
锁定嫌疑人,案件却难侦破就在朱令父亲向公安机关报案后三天,正值五一国庆假期,朱令宿舍却发生了盗窃事件。
反常的是盗窃案发生后,朱令宿舍并未丢失任何贵重物品,反而是朱令的一些洗漱用品和生活用品不翼而飞。
如果是一般的窃贼,必定是会偷盗贵重的物品。
而这起盗窃案中,却只有朱令的生活用品丢失,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有人故意而为之。
朱令父亲报案仅仅过去三天,涉及此案的重要物证却莫名丢失,这便给朱令“铊”中毒一案,造成了极大的取证困难。
就在涉及此案的重要物证丢失后,1995年5月7日,北京市公安局才开始正式立案调查。
由于“铊”是一种罕见的剧毒物质,因此普通人无法轻易获取。
据北京市公安局排查,当地需要使用“铊”的单位只有20多家,每一家单位使用“铊”的用途和接触的人员都有备案。
当时能接触到“铊”元素的只有200多人,排除了一些合理使用的人员外,警方将嫌疑人范围锁定在了朱令身边的导师、同学和舍友身上。
一位曾负责侦办此案的民警说到,能合理拿到“铊”元素,又能潜移默化的给朱令投毒的人,只能是她“身边”的人。
说到朱令“身边的人”,朱令的父亲想到了与女儿同宿舍的舍友孙维。
虽然清华大学化学系有其他几位导师和学生都可以接触到“铊”元素,但是只有同专业同宿舍的孙维,可以近距离接触到朱令的日常用品。
然而即使警方锁定了嫌疑人,孙维却迟迟未被传唤审问,还是正常上课生活。
有传孙维的祖父孙越崎和伯父孙孚凌在政协担任要职,显赫的家庭背景成为了孙维有力的保护伞。
就在朱令父亲报案过去了两年之久,1997年3月朱令父亲以嫌疑人即将毕业为由,再次来到北京市公安局,要求推进办案进度。
1997年4月2日,朱令“铊”中毒案发生两年之后,孙维才作为嫌疑人,第一次被北京市公安局带走审问。
整个审讯时间维持了8个小时,然而审讯结束后,孙维却顺利被家人接走。
也曾有办案民警向朱令父亲透露:“就差一层窗户纸了。”
但是北京公安局在审讯完孙维之后,该案仍旧不了了之。
期间朱令父亲曾多方协商,通过走访、写举报信等办法,希望能够引起领导对该案的重视。
然而种种努力最终换来的结果,却让朱令的父亲一次又一次失望了。
嫌疑人孙维因“证据不足”为由,被解除了嫌疑人所受的限制。
孙维解除嫌疑人限制后,便改名孙释颜,办理了新身份证,移民前往美国定居生活。
朱令父亲一边照顾着生活不能自理的女儿,一边在各部门之间上访,以期可以早日帮女儿讨回公道。
然而十年时间过去了,嫌疑人早已远赴异国生活,身体越来越差的孙维,却始终没有等到公平的审判。
朱令父亲先后多次前往公安机关询问此案的进展,得到的恢复都是“正在调查中”。
2008年5月12日,苦于此案迟迟没有进展,朱令父亲便向北京市公安局申请公开与该案相关的信息和审理过程。
然而,北京市公安局却发布了“政府信息不予公开告知书”,表明无法公开与此案相关的任何细节和信息。
也正是在接到“政府信息不予公开告知书”的同时,朱令父亲才得知,朱令“铊”中毒一案早于1998年8月25日宣布结案。
可是有关此案的结案结果,却并未告知朱令家人,使得朱令父亲10年来一直蒙在鼓里。
50岁生命垂危,嫌疑人仍逍遥法外朱令被投毒致病后,她的同学和朋友一直坚持为她发声,希望早日帮她伸张正义。
早在2002年,便有人匿名在网上撰文描述了此案的经过和细节,并直指嫌疑人就是孙维。
当时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各国专家求助的贝志诚,也曾实名在网上发布了《朱令案件的一些情况》,道出了朱令中毒案中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和隐情。
2005年11月,当时热门的天涯社区,有网友发表了文章《天妒红颜:十年前的清华女生被毒事件》。
此文一经发布后,便有诸多网友在评论区跟帖,再次将朱令中毒一案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这篇文章的热度甚至引起了远在美国的孙维的关注,她也借助网络为自己发声澄清。
2005年12月,一个ID名为“孙维声明”的网友,发布了《孙维的声明——驳斥朱令铊中毒案件引发的谣言》一文,为孙维澄清原委洗脱罪名。
事后孙维父亲也通过媒体证实,这个账号正是孙维本人,她希望能借助此文引导网友正确看待该案。
然而孙维发表的这篇文章,反而引起了网友们的抨击,很多“知情者”更是在评论区爆出了更多的内幕和细节。
当时,“南大碎尸案”和“朱令中毒案”一度成为了两大悬案,在天涯论坛讨论度甚高。
不少专业的法律人士和刑侦专家,都在讨论朱令中毒案中的种种细节。
而大家从种种细节中分析得出的结果,与警方当时锁定的嫌疑人一致,那就是孙维有着重大作案嫌疑。
孙维看到网友们群情激愤,于是便在网络上销声匿迹了很久。
然而2013年4月,时隔多年后孙维却再次发帖,称笑骂由人静待真相,自己比任何人都希望将凶手绳之以法。
这篇文章似乎表明了孙维的态度,她并不在乎网友的看法,从此之后便再也没有孙维的消息。
朱令中毒一案也由此成为了“悬案”,朱令的父母也在日复一日中,接受了这个现实。
自从朱令被人投毒身体机能受损,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后,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她的父母,靠着微薄的养老金,艰难的维持着朱令脆弱的生命。
2023年,正值朱令50岁之际,却再次传来坏消息。
朱令不幸罹患脑瘤,生命垂危,随时都有离开的可能。
投毒案过去近30年,朱令父亲表示:“早已看开了这一切。”
朱令父亲的语气中透露着无奈和心酸,即使正义最终可以得到伸张,朱令的青春和健康也回不来了。
11月18日,朱令病情急转直下,再次陷入重度昏迷。
对于朱令患脑瘤一事,朱令父母一直都采取了保守治疗,因为他们不想再让女儿遭受任何痛苦。
医生表示朱令颅压过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朱令的父亲却坦然的表示,早已经做好了女儿离开的心理准备。
11月24日,昏迷中的朱令迎来了自己50岁的生日。
父母还是向往常一样,给朱令准备了生日蛋糕,朱令昔日的同学也都来看望了她。
“能活到50岁,陪伴我们这么久已经很不错了!”
朱令父亲口中,似乎已经放下了当年的案件,他更加感激的是女儿可以活到50岁。
结语提起朱令铊中毒一案,无不令人惋惜和心痛。
朱令原本是人人称羡的“天之骄女”,如果没有中毒,她很可能成为杰出的化学家。
但是太过美好的人总是遭人嫉妒,两次投毒使得朱令的人生彻底被毁了。
从第一次被投毒到如今,已经过去了30年的时间,朱令的下半生都是在病床上度过。
然而朱令的父母却从未放弃她,三十年如一日的精心照料,朱令依旧是他们疼爱的小女儿。
朱令的父母都已80多岁,年事已高的他们也曾患有脑梗、脑出血、肿瘤等老年病。
朱令的父母曾多次表示,最担心自己会“走”在朱令的前头。
如今,朱令生命垂危,对朱令的父母来说,接受自己的女儿先离开,似乎也是最好的安排。
我们不知道这次朱令是否还能苏醒过来,我们也不知道朱令是否能等到真相到来的那一天。
30年的岁月和磨砺,这一切对朱令一家人而言,已经失去了任何意义。
只是我们仍然心有不甘,不忍看着这样一位才女就此陨落,不忍看着一对善良的老人无奈垂泪。
但是,我们还能等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吗?
你对清华才女朱令铊中毒,人生被毁一事有何看法?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
用户13xxx69
据说蛇这东西是当时鼠药的重要成分,并不是只有实验室才有。整个侦察方向都错了。
肖蒙
美国匿名信有一点重要,说朱令歧视外地人,所以投毒者可能是外地人干的,报复被朱令歧视,而且不是一个人。
欢乐
无语了,很明显的一个投毒案,报警立案三天后,证据让小偷盗窃了
celtic
太沉重了!凶手绝对是害群之马!
你是什么鸭啊鸭
都是那么优秀的人,为什么还要嫉妒人家
paradise0
现在不仅是朱令需要公道,已经是正义的人民渴望公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