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一位被执行死刑的北大学霸吴谢宇,其受刑过程全程镇定

高山非凡创作 2024-04-08 13:59:26

1994年10月,金秋的北京城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一个名叫吴谢宇的男婴呱呱坠地。他的父亲,吴志坚,和母亲,谢天琴,都对这个新生命的到来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吴志坚和谢天琴的童年各有各的不幸。吴志坚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从小就饱受饥饿和劳累的折磨,而谢天琴则生活在一个父母离异、亲情缺失的环境中,她从小就学会了独立和坚强。然而,正是这些不幸的童年经历,让他们更加珍惜生活的机会,更加明白努力奋斗的重要性。

在80年代,吴志坚和谢天琴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这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大学里,他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如何与人相处。毕业后,他们一步步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从农村走向了城市,从贫穷走向了富裕。

当吴谢宇出生时,他们的家庭条件已经非常不错了。他们住在一套宽敞的房子里,家里摆满了各种现代化的家具和电器。吴谢宇从小就享受着优渥的生活条件,他的父母也尽自己所能为他提供最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

在吴谢宇的童年时光里,父亲如同山岳般坚实,默默承受着生活的重压,为了家庭的繁荣而不懈努力。他性格温和,从不轻易发火,总是以平和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而母亲谢天琴,则宛如细腻的春雨,无声无息地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她对吴谢宇的关爱深入骨髓,几乎将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了孩子身上,使得吴谢宇常常感慨:妈妈总是将自己置于最低的位置,全心全意地为了别人。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吴谢宇无需为生活的琐事而分心,他只需一心扑在书本上,追求知识的真谛。而他本人也极具天赋,自入学以来,成绩斐然,一直名列前茅,成为父母引以为傲的瑰宝。

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生活的色彩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他的母亲将焦点牢牢锁定在吴谢宇的学习成绩上。每当家庭聚会,当大姑和小姨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玩耍时,吴谢宇总是被母亲轻声召唤到一旁,让他专心于书本和作业。那些欢声笑语、那些无忧无虑的游戏时光,似乎与他无关。他只能透过窗户,看着窗外的孩子们尽情嬉戏,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孤独。

这样的生活模式,让吴谢宇的性格逐渐变得孤僻。在学校,他沉浸于书本之中,用知识的力量武装自己。他的家庭状况虽然不错,童年也看似无忧无虑,但内心的孤独感却如影随形。他渴望与同龄人交流,渴望融入那个充满欢笑的世界,但现实的枷锁却让他难以挣脱。

然而,正是这种孤独和执着,让吴谢宇在学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2年,他通过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提前迈入了这所学术殿堂。进入经济学院学习后,他更是如鱼得水,用勤奋和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他荣获北京大学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同时还获得了北京大学廖凯原奖学金,这是对他努力的最好肯定。

在世俗的眼中,吴谢宇的生活无疑是充满光辉的。从小学到大学,他的学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的成就仿佛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也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他的母亲,用她的方式,精心培育了这颗明星,使得吴谢宇在成长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优秀的表现,这种教育方式也一度被人们所推崇。

然而,如同繁星背后的黑暗,这种表面的辉煌却掩盖了一些深层次的隐患。吴谢宇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他要成为第一名,这是他在父母面前的生命意义。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然而,北京大学,这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却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到了大三的时候,他只能在全班排第二。尽管他曾经担任过班长,但这个第二名却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让他感到无法呼吸。他开始感到恐惧,这种恐惧来自于他对自己无法满足父母期望的担忧,也来自于他对自己未来前途的迷茫。

就在吴谢宇感到无助的时候,他试图从父母那里寻求安慰。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的家庭发生了巨变,他的父亲因病去世了。这个消息对吴谢宇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他失去了父亲的支持,也失去了他心中的精神支柱。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怀疑自己的选择,甚至怀疑整个世界。

然而,更为可怕的是,自父亲离世之后,母亲谢天琴的心灵遭受了深重的创伤。那些日子,她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生活的色彩与光芒一并消失。在丈夫去世的一两年里,她独自在家中,寂静无声,只有笔尖在纸上的沙沙声伴随着她。她频繁地给去世的丈夫写信,每一封信都如同一个无法填补的空洞,她试图在其中倾诉自己的痛苦与哀伤。信中的字迹透露着她的脆弱与迷茫,她经常抱怨自己的失败,似乎在这个世界上,她已经找不到任何支撑与希望。

儿子吴谢宇,目睹着母亲日渐消瘦的身影和无尽的悲伤,心中也充满了痛苦与挣扎。他觉得一切似乎都已经失去了意义,生活的色彩在他的眼中变得灰暗。然而,内心深处,他仍然抱着一丝希望,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法,帮助母亲摆脱这份无尽的痛苦。

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大胆而令人震惊的决定。他认为,唯一能够结束母亲痛苦的办法,就是让她离开这个世界。这个想法在他的脑海中反复回荡,如同一个恶魔般的声音,让他无法自拔。

在思绪的涌动中,吴谢宇开始了他的行动。2015年6月,吴谢宇开始了他的秘密计划。他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跳跃,浏览着网页上的各种商品。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一些特殊的工具上——这些将成为他未来行动的关键。他购买了刀具、防水布、塑料布、隔离服、医生护士服等一系列作案工具。每一样物品都经过他精心挑选,既考虑到实用性,又兼顾了隐蔽性。

从他购买的工具中,我们可以看出吴谢宇的准备之充分,行事之有条理。他并非盲目行动,而是有着明确的计划和目标。他的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安排。这种严谨的态度和周全的准备,让人感到后怕。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吴谢宇缓缓地推开了家门,走进了那个曾经充满温暖与笑声的家。家中的一切如旧,母亲的拖鞋静静地摆放在门口,仿佛在等待主人的归来。吴谢宇的眼神中透出一丝决然,他脱下自己的鞋子,换上了那双熟悉的拖鞋。

他走到母亲的卧室门口,手中紧握着那个沉重的哑铃杠。母亲正在低头换鞋,完全没有察觉到即将到来的危险。吴谢宇深吸一口气,猛地挥起哑铃杠,向母亲的头面部砸去。一声沉闷的响声在空旷的家中回荡,母亲的身体摇晃了一下,然后无力地倒在了地上。

吴谢宇站在那里,目光空洞地看着母亲躺在地上的尸体。她的面容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曾经慈爱的眼神如今已经消失无踪。然而,吴谢宇的内心却异常平静,仿佛有一股冷漠的力量在驱使他前进。

他开始有条不紊地处理母亲的尸体。他先用一层层的布料将母亲的身体包裹起来,然后在外面覆盖上活性炭包,以吸收可能产生的异味。接着,他将母亲的尸体放入了家中的冰箱中,希望这样能够延缓尸体的腐烂。最后,他在家中喷洒了大量的除味剂,试图掩盖那股令人窒息的死亡气息。

2016年,吴谢宇的舅舅如往常一样来到谢天琴的家,想要与她分享生活的琐事,然而他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那种微妙的气氛,就像是一阵无声的风,轻轻拂过他的心弦,让他不自觉地皱起了眉头。舅舅环顾四周,屋内静悄悄的,连一丝声响都没有,这与往日谢天琴家的热闹气氛截然不同。

他试着喊了几声,但回应他的只有空旷的回声。舅舅的心中涌起了一股不安,他迅速拿出手机,拨打了谢天琴的电话,然而电话那头传来的只有冷冰冰的“无人接听”的提示音。他犹豫了一下,随后果断地拨打了报警电话。

警方迅速赶到现场,他们敲门,但无人应答。他们加重了敲门的力度,但仍然没有回应。最终,警方决定强行进入。门被缓缓推开,一股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他们走进屋内,发现了谢天琴的遗体。

警方立即展开了调查,他们仔细搜索了现场,寻找任何可能的线索。最终,他们将嫌疑人锁定为了谢天琴的儿子——吴谢宇。吴谢宇在案发后失踪,警方一直在全力追捕他。

直到2019年,警方在重庆江北机场发现了吴谢宇的行踪。他们迅速采取行动,将吴谢宇锁定并抓捕归案。吴谢宇在被捕时,眼中闪过一丝惊慌,但更多的是一种解脱。他知道,自己再也逃不掉了。

吴谢宇被抓捕归案后,他的表现更是让人捉摸不透,充满了耐人寻味的细节。在初步审讯的8个小时里,吴谢宇坐在审讯室的椅子上,面对着严肃的审讯人员,他并未显得慌乱或抵触。

当被问及他的行为时,他毫不避讳地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但每当审讯触及到案件的核心内容时,他却总是紧闭双唇,一言不发。这种既坦诚又保留的态度,让审讯人员对他的内心世界产生了深深的疑惑。

法院对吴谢宇的审判过程同样充满了波折。他被控以杀人、诈骗和买卖身份三项罪名,每一项都是极其严重的犯罪。在一审审理中,法院经过认真审查证据和听取辩护意见后,最终判处吴谢宇死刑。然而,吴谢宇对此并不服气,他坚信自己有理由逃过这一劫,于是毅然决定提请申诉,进入二审阶段。

在二审阶段,吴谢宇试图通过精神鉴定来为自己的行为开脱。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证明自己在犯罪时精神状态异常,从而逃避死刑的判决。然而,法院在仔细审查了他的精神鉴定报告后,认为他的精神状态并不影响其犯罪行为的认定,因此依旧维持了死刑的判决。

最终,吴谢宇难逃一死的命运。2024年1月31日,他被执行死刑。然而,在面对极刑时,吴谢宇却表现出了惊人的镇定自若。他站在刑场上,目光坚定,没有任何恐惧或慌乱。

吴谢宇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但他的命运却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他的犯罪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他的镇定自若又是如何形成的?而更让人值得反思的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可能很多家长都和吴谢宇的母亲一样,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忘记了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情感的表达方式。

如果吴谢宇的父亲多关注一下孩子的情感,或许,悲剧不会发生......

30 阅读:47117
评论列表
  • 2024-04-08 18:14

    垃圾孩子,父母是有责任的!

  • 唐一 45
    2024-04-08 20:26

    这就是学校评的三好学生

    兵兵花园茶楼盆栽 回复:
    唯成绩论
    地球撞火星 回复:
    三好学生的关键是学习好,其他都不重要
  • 2024-04-08 22:03

    杀母,不可理喻。

  • 2024-04-08 19:07

    高智商人士的世界,普通人无法理解

    中子星 回复:
    这怎么能配叫高智商,病态思想的垃圾而已
    用户13xxx65 回复:
    不是高智商人好不好,你没有上清华北大那只是因为在机缘上或过程中被现实环境中的诸多综合因素限制住了,而且这诸多的综合因素并不是你自己认为的那样……
  • 阿秋 30
    2024-04-08 23:12

    歪才,毒才!

  • 2024-04-08 22:16

    试图安排别人的人生遭到反噬

  • 2024-04-09 01:08

    希望河北那三个恶魔,也在今年执行[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诚信 23
    2024-04-09 01:42

    这些都是吴谢宇交代和推测,我觉得这个事情,有吴谢宇没有交代的秘密。

  • BBCD 22
    2024-04-08 22:21

    我只想说:判决效率太低了,2019年就抓住了,2024年才执行死刑,让他多活了近8年呀!浪费了多少粮食?

    来自深圳的拾贝者 回复:
    那楼主的说法还是错的,只有被抓住才能判刑。在2019被抓之前,不能判决,所以不能归为判决效率。也就是2019-2024,因为判决效率,5年时间是多活的。
    无法触及的Love 回复:
    从2016年案发时间算的,中间不是潜逃了吗[笑着哭]
  • 2024-04-08 22:40

    该杀就杀 卖儿卖女的也很多

  • 米饭 17
    2024-04-08 23:27

    法不容情!可能判个死缓会更合理一些,可能他的家人有些事没处理好吧……

  • 2024-04-08 22:55

    以前南京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一高中生考试疑似做弊记零分不想活了,然后觉得他死后父母活不下去,把父母都杀了,一个塞床底下,一个塞衣柜里,杀完后又不敢自杀逃亡,最后被抓。

  • 2024-04-08 23:14

    风水给破坏了

    用户16xxx81 回复:
    专业
  • 2024-04-08 22:45

    不可思议

  • 2024-04-08 21:48

    母亲希望他判死刑吗

    用户10xxx94 回复:
    你真是人才,他母亲不希望判他死刑就不判了?百分之九十的死刑犯的亲人都不希望判自己亲人死刑,那怎么办?都不判了?
  • 2024-04-08 23:55

    读书读傻了,书呆子

    天蚕 回复:
    不是读傻了,我觉得上天给了他智商也给了他心理上的致病基因,或许还有没有说出口的杀母原因。
  • 2024-04-08 21:47

    90后还是逆天了![横脸笑]

    用户91xxx63 回复:
    几0后没有这种杀人犯[得瑟]?问下你是几0后?你这言论不像是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说出来的[开怀大笑]
  • 2024-04-08 22:02

    随他妈都不正常

  • 2024-04-09 02:51

    禽兽

  • 2024-04-09 10:00

    这种饭炒来炒去有意思吗?没有东西发可以不发。

  • 2024-04-09 13:21

    真不理解他脑子怎么想的!

  • 2024-04-09 08:17

    什么镇定是麻木,知道难逃一死。

  • 2024-04-09 07:26

    吴谢宇就是一部考试机器

  • 2024-04-09 06:33

    为啥虐杀孩子不判枪决呢

  • Po 1
    2024-04-09 12:33

    著名男模:小龙。

  • 2024-04-09 09:58

    哇,高材生吔[抠鼻]

  • 2024-04-09 07:34

    不能赖家长和孩子,应该是社会造成的

  • 2024-04-09 11:39

    这是一个悲剧,但是造成悲剧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 2024-04-09 05:49

    或许他就是太轴了,精神有问题

  • 2024-04-09 13:19

    绝户了

  • 2024-04-09 10:00

    明显的ai文章,和现在好多电影解说一个套路,一堆词藻无脑往上堆砌,还有好多人在那夸有文采,也就骗骗没文化的人了

  • 2024-04-09 11:56

    刀太锋而易折…太要强而心脆弱…

  • 2024-04-09 10:09

    应该是凌迟才对

  • 2024-04-08 22:44

    他智商确实高,也或者说理性的可怕。我们大多数人都活得如同蝼蚁,生老病死,只有死亡才能终结一切。他看透了这一层,但是这一层,也是表象,更高的智慧佛经里有,可惜他不知道,他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并以为可以安排母亲的命运,终结她的和自己的痛苦,果报马上就到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人生要悟到圆满不容易的!

  • 2024-04-09 12:21

    那么多父母杀孩子的却没被判死刑

  • 2024-04-09 12:06

    写挺好的,但不知未何说他出生在北京,他的家庭是莆田人生活在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