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传统文化推荐官成都市文化馆开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美育课程”

爱看头条 2024-05-18 17:30:55

红星新闻网(记者 但唐文)5月18日报道观看汉服表演、观摩学习非遗技艺、动手参与制作非遗产品、和“文旅志愿服务搭子”交流分享心得……5月18日上午10点,由四川省文化馆主办、成都市文化馆协办的“‘巴蜀春风 美好生活’——我的美育学校•做传统文化推荐官”在成都市文化馆开展,71位青少年文旅志愿者和家人一起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美育课程”。

束发盘髻、衣袂飘飘的汉服表演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40名小文旅志愿者们穿着精美汉服款步上场,她们手持灯笼,翩翩起舞,舞出了万家灯火下的平安与喜乐。台下的观众完全沉浸在这段汉服舞蹈的美好时光中,在小志愿者走下舞台后,观众们争相与其合影。

“这是孩子从没经历过的非遗体验,对孩子、对家长都非常有意义。”一年级学生李思源家长说。文化馆大厅内,六位由剪纸、皮影、面塑、绳编、糖画、年画非遗传承人组成的文旅志愿者队伍,正在各自的“摊位”前,为来馆的市民展示非遗作品和技艺,生动讲述非遗传承故事,手把手教现场小朋友体验非遗产品的制作。四年级学生田悦骏开心的说:“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非遗项目,认识这么多能工巧匠,我最喜欢的是皮影表演,真的太棒了!” “今天我第一次走近这么多非遗传承人,第一次接触到绳编并做了一条手链,还找到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文旅志愿服务搭子’,一举多得。”七年级学生贺爱月说,他的妈妈马上补充说:“这是孩子第一次做手工!”

活动结束后,参加活动的文旅志愿者和家长们在一起交流了志愿服务心得。 来自西华大学的学生陈怡和程晓是第一次通过四川省文旅厅“智游天府”微信公众平台参加文旅志愿服务活动,相比其他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互动性强、现场群众体验感好、传统文化氛围浓郁是她们最大的感受。“下次再开展这样的文旅志愿服务活动,我们还要报名参加!”她们笑着说。盐道街小学汇源校区熊老师说,“感谢文化馆搭建平台,让孩子们发现美、体验美、传播美,文化润心,这样的活动让她们受益终身。”

“让小而美的美育课程直达群众身边,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发动家长成为终身美育学校强有力的助力者,解锁不一样的艺术体验方式,满足群众差异化文化需求,是我们开展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四川省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本次活动旨在以多元、融合的方式,探索更多构建新型美育空间的新路径。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学部署下,面向儿童青少年的美育工作全面加强。“不断运用阵地服务、流动服务、沉浸式体验等多种手段,面向社会各界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服务,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吸引群众走进文化馆,走进更多新型美育空间,让文化馆成为终身美育学校,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成都市文化馆工作人员说道。

编辑:邓思璐 责编:高婷 覃峰 审核:马兰 黄佳琪 监制:赵若一 王晋升 总监制:李天翔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