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丨人生不求太满,小满即是圆满

大道知行 2024-05-19 16:12:53

小满 · 小得盈满

小满,一年中最有智慧的节气。

北方冬小麦灌浆饱满,南方稻谷抽穗扬花,

但距离全然的成熟,尚有日子,

收获在望,却又从容不迫地生长,

小有所得,小有所望。

我们的生活开始安稳顺遂,

有沉静的增长,有从容的精进,

小有知足,小有可期。

今日小满,淡淡一笑间,小小得盈满。

小 满

又到风吹麦浪时,万物欣欣皆向荣

5月20日,是小满。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所谓“小满”,在南方与北方的含义并不相同。在南方,小满是指雨水之盈。《说文解字》曰:“满,盈溢也。”小满节气期间,我国南方地区一般降雨多、雨量大。南上的暖湿气流与北下的冷空气在华南一带交汇,在这里形成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正如民谚所说:“小满,江河渐满。”此时节,如果雨水偏少,即农谚中所谓“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就是说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在北方,小满则是与小麦相关。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才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雨季,在小满节气,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降雨量很小或无雨,反倒是气温的快速上升更令人印象深刻。小满节气,往往是北方地区在二十四节气中日照时间最长的时期。北方的干空气比南方的湿空气更容易被“加热”,所以小满时,北方一些地方的气温上升得很快,与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我国北方地区农田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时至小满节气,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因而小满之“满”,在北方,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麦饱满程度。

小满是立夏之后的第一个节气,届时降水增多;小满正是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有了足够的阳光和雨水的刺激,颗粒会更加饱满。古人根据这些特点,演绎出很多有趣的习俗。

比如,祭车神。“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民谚所说的“三车”是指水车、油车和丝车。古人信仰万物有灵,“三车”对应三位车神。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水车照例于小满时节启动。农家车水前,在水车基上放鱼肉、香烛等进行祭拜,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祈愿水源涌旺之意。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流传于浙江海宁一带的“抢水”。举行这种仪式时,多由年长执事者召集各户,在确定的日子,于黎明时分燃起火把,在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众人同时踏动小河汊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转动,把河水引灌入田,以缓解旱情。这些习俗,都充分表达了古代人们对水利排灌的重视。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中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纺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丝为主。史料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可见,古时小满节气时新丝已行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丝商无不满怀期望,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

小 满

人生不求太满,小满即是圆满

小得盈满,是向着圆满过渡。小,喻物之微也;满,表示水多而盈溢也。纵观二十四节气,小暑之后是大暑,小寒过去有大寒。而小满之后,却没有“大满”的说法。这恰好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骄。

《周易》讲:“满招损,谦受益。”万事“过满”,容易招致损失;然而“不满”,又似乎留有缺憾。唯有小满恰到好处:将满未满,满而不损,满而不盈,满而不溢。

万事万物都处在上升期当中,就像这骄阳似火的夏天,正逐步走向鼎盛。正如欧阳修在诗中写道:“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小满节气,是一年当中不可多得的好时光。

将满未满,是人生最好的状态。《菜根谭》讲:“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因为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月一旦全圆,次日就要缺损。而未全开,未全圆,才是最理想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如小满,一切都美得刚刚好。

小满时节,万物至此小得盈满:枇杷黄,杨梅紫,樱桃红,随处可见甘甜鲜美的盛夏果实。小满,就像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小确幸”。读懂了小满,你会发现身边的每一个角落,都存在着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尽管随处可见,尽管十分微小,却可以时时品尝,可以牢牢把握在手中。因而,在这小小的满足里,包含着无尽的希望,隐藏着最踏实的幸福。

小满作为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教会我们珍惜。珍惜漫长岁月里,那份细水长流的幸福。

天道忌满,小满即是圆满。太圆满的事物往往不会长久,一旦达到鼎盛,就会开始走向反面。俗话说得好: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凡事过犹不及,行走世间,切莫贪多求全。做事太满,容易断送他人退路;做人太满,容易生出骄纵之心。最好是以一颗平常心,坦然接受生命的不圆满。正如老子所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手握容器,不断地往里面倾倒东西,则容器必然有盈满的时候。当容器盛满之后,再往里面倒进东西,势必会漫溢出去。

人生就好比这只容器,欲求的太多,容器很快就会被填满。如果要防止溢出,就得在将满未满时及时收手。这就叫做“持之有度”。

古人云:“过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舟。”生命本身,是一个无限成长的过程。而我们只需顺应这个过程,用心享受当下的圆满。物质的富足,不过是获取幸福的一种工具。真正的幸福,就在身边细微之处。小得盈满的人生,恰到好处。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