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学生请假7天,只为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陌生女孩生命:想为病人延续生的希望

九派新闻 2024-05-13 20:12:39

肖扬腾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杭电)电子信息学院的一名研究生,今年24岁。除了是一名研一新生外,肖扬腾还有另外一个特殊的身份——全国第1748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4月30日,经过4个小时的采集,肖扬腾成功把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给一名病情十分危急的陌生女孩。如今,受捐造血干细胞的小女孩正在积极治疗,身体正在恢复中。

4年前,肖扬腾在一次无偿献血中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赠,并成为中华骨髓库的捐献志愿者。肖扬腾称,在非血缘关系人群中,配型成功率只有十万分之一甚至百万分之一。“在几率如此低的情况下,能够配型成功,这就为病人延续了生的希望。”他坚定地说,“我当然要去延续这个希望。”

5月13日,肖扬腾向九派新闻讲述了其捐赠造血干细胞的故事。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肖扬腾获得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图/受访者提供

【1】接到红十字会电话立马同意捐赠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贵校研一肖扬腾同学,于2020年6月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2024年,该同学与一名重症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根据安排,肖扬腾同学近日将入住医院开始接受捐献前的预处理。希望贵方协助批准肖同学请假7天,以便顺利完成患者的临床移植,从而挽救患者生命。”

前段时间,杭电电子信息学院辅导员收到这张请假条,署名是江西省吉安市红十字会。学校当即批准假期,给肖扬腾办了欢送会,并询问他还有什么需要帮助。

“没什么了,我现在就希望能尽快顺利地把我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给那个女孩。”肖扬腾说话时,语气还带着一些焦虑。这次捐献原定于3月底进行,但由于患者病情不稳定,一直延迟到4月底才再次启动。而过去的这一个多月,肖扬腾都在牵挂着这个陌生女孩。

这份“牵挂”在去年12月底悄悄埋下。当时,肖扬腾接到当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重症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他被询问是否愿意捐献。

“我在接到这个电话的时候,没有考虑太多,因为造血干细胞是关乎患者性命的,我现在最大感受就是非常开心,因为那个小女孩她得到我的造血干细胞之后,病情会好转。”肖扬腾称。

早在4年前成为中华骨髓库的捐献志愿者时,肖扬腾就了解到,在非血缘关系人群中,配型成功率只有十万分之一甚至百万分之一。“在概率如此低的情况下,能够配型成功,这就为病人延续了生的希望。”他坚定地说,“我当然要去实现这个希望。”

为了保持最好的身体状态,肖扬腾从2月份开始,每晚都坚持跑步5公里,一直持续到捐献前几天。“这是‘生命的种子’,我希望它能是最好的”。相比献血,肖扬腾觉得捐献造血干细胞可能要“折腾”一些,因为要经过入库、配型、体检、动员、采集等一系列流程,但他表示自己不怕折腾。

“我是个比较乐观的人,平时也喜欢运动,会打打篮球、羽毛球,跑跑步,所以我的身体素质挺不错的,我很乐意捐赠干细胞挽救他人。”肖扬腾笑着说。

要去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肖扬腾一直没和家里人说。独自完成体检后,直到3月11日当地红十字会通知他时,他才告诉父母。惊讶之余,父母表示了担忧。

肖扬腾翻出了许多专家医生科普“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视频,并和父母耐心沟通,袒露“想要救人性命”的决心。一周后,父母接受并同意了他的决定。

捐献日期的推迟,让肖扬腾格外担心这个和自己“有缘”的女孩。“加油!挺住!”在默默祈祷一个月后,4月初,他终于再次收到准备捐献的通知。

肖扬腾生活照。图/受访者提供

【2】独自一人赴南昌捐赠

4月25日,肖扬腾一个人坐火车赶赴南昌,进行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工作。捐献前,他要连打4天的动员剂,用来加速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和释放。这个过程一般会导致捐献者感觉头重脚轻、腰酸背痛,对捐献者是一个较大的考验。

4月30日,经过4个小时的采集,肖扬腾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他也成为全国第1748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完成后躺在病床上的那一刻,他一下子轻松许多。

回到校园,肖扬腾从吉安市红十字会得知,受捐造血干细胞的小女孩正在积极治疗,身体正在恢复中。闻听此讯的肖扬腾高兴地说:“我希望通过自身经历,让大家明白,捐献造血干细胞其实是一件很正常、很自然的事,真心希望可以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支爱心队伍里来。”

被问及捐赠后身体有没有感觉到什么不适,肖扬腾笑着称,“没有任何不舒服,感觉挺轻松的,捐完之后感觉自己立马能活蹦乱跳了。现在的捐赠和之前有很大的不同,之前可能还要做手术,现在就在手臂上抽就好了。”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就是适龄、健康的公民捐献出自己正常的造血干细胞,输注到原已衰竭或摧毁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患者体内,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此过程称为造血干细胞移植。

肖扬腾生活照。图/受访者提供

【3】专家: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普通人的身体没有伤害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捐献造血干细胞和献血有什么不同?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会不会有伤害?

据杭州日报报道,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医生胡通林从事血液临床工作近20年,是该单位中华骨髓库干细胞采集组核心成员,他解答了这些大众较为关心的问题。

“人体所有细胞都有一个源头。”胡通林打了个比方,“而这个最原始的‘老祖宗’就是造血干细胞。”

在人的一生中,造血干细胞会根据生理需要分化成其他各种功能的细胞。“一旦‘老祖宗’不行了,身体方方面面的机能都会受影响。所以为什么涉及这一类的血液病患者会很危急,原因就在这儿。”

胡通林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其实并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恐怖”,和献血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多了一个“动员”环节,就是把位于造血中心——骨髓里面的干细胞,“赶”到外周血,这样就可以采集;采血时长相对略久一些,尤其是遇到体重偏重的受捐者;此外捐献者血管的质量和粗细对采集速度也有一些影响。

胡通林表示,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普通人的身体并没有伤害。这是因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量很少,只占供者身体造血干细胞数量的极少数。“但捐献后,要保证适当的休息,差不多一周就可以恢复。”

肖扬腾告诉九派新闻,“能给她捐赠造血干细胞,这也是我和这个小女孩的缘分。”

被问及如果需要为她再捐一次,会愿意吗?“我愿意。”肖扬腾坚定地回答。

九派新闻记者 龚凌蔚

编辑 吴迪 万璇

0 阅读:4

九派新闻

简介: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