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十大名胜古迹:古蜀文明的现代印记

夭夭爱旅行 2024-05-15 21:20:58

1、武侯祠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武侯祠,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象征。

位于武侯区,是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庙,也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

汉昭烈庙是武侯祠的主体建筑,位于祠庙的中心位置。它是为纪念蜀汉昭烈帝刘备而建,是整个祠庙的核心。

汉昭烈庙的建筑风格庄重典雅,采用了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屋顶覆盖着青瓦,四周围有精美的雕刻和彩绘。

庙内供奉着刘备的塑像,两侧有关羽、张飞等蜀汉名将的雕像,展现了三国时期的英雄气概。

诸葛亮殿位于汉昭烈庙的东侧,是武侯祠内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及儿孙的塑像。

诸葛丞相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智慧为后世所敬仰。在诸葛亮殿内,您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壁画和雕刻,感受这位伟大智者的风采。

武侯祠内的三义庙,是为了纪念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义气而建。三义庙位于汉昭烈庙的左侧,是一座独立的建筑。

庙内供奉着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塑像,展现了他们深厚的兄弟情谊。

惠陵是刘备的陵墓,位于武侯祠的西侧。它是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墓,采用了传统的土葬方式,墓室深埋地下。

惠陵的建筑风格庄重肃穆,墓前有石碑、石狮等雕刻,展现了古代帝王陵墓的庄重与威严。

武侯祠的园林景观也非常优美。祠庙内有许多古树名木,如柏树、松树等,它们见证了武侯祠的历史变迁。

此外,祠庙内还有许多水池、假山、亭台等园林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2、锦里

出了武侯祠就是锦里。锦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的锦里是蜀国的商业中心。

锦里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古典的气息。街道两旁的建筑都是典型的川西民居风格,青砖灰瓦,雕梁画栋,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走在锦里的街道上,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商铺,有卖小吃的,有卖手工艺品的,还有卖各种纪念品的。这些商铺的招牌都是用传统的毛笔书写的,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

锦里的美食也是一大特色。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各种各样的四川小吃,抄手、冰粉、串串、张飞牛肉等。

这些小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价格公道。此外,锦里还有许多特色的餐厅,你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正宗的川菜,如麻婆豆腐、肝腰合炒等。

3、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位于青羊区,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故居。杜甫草堂的园林景观也非常美丽。

园内有清澈的池塘、曲折的小径、郁郁葱葱的树木和五彩斑斓的花朵,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草堂大廨是杜甫草堂的主要建筑之一,也是游客进入草堂的第一站。大廨是一座具有唐代风格的建筑,气势恢宏,庄严肃穆。

走进大廨,可以看到杜甫的雕像,以及一些关于杜甫的生平介绍。

诗史堂收藏着杜甫的诗作和一些与杜甫有关的历史文物。诗史堂的建筑风格典雅,内部装饰精美,

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大厅正中陈列着杜甫塑像。

工部祠的建筑风格古朴,内部装饰精美。祠内有明、清两代石刻杜甫像。

花径,是连接杜甫草堂纪念建筑群与原草堂寺的一条红墙夹道小径,两旁的红墙拍照非常出片。

茅屋还原了杜甫当年居住的环境。茅屋的建筑风格古朴,几丛修竹非常诗意,给人一种朴素自然的感觉。

4、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青羊区,始建于周朝,后毁于战乱,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康熙六至十年陆续重建。

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西南第一丛林”,也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

青羊宫的山门是游客进入宫观的第一道门。山门高大壮观,门楣上刻有“青羊宫”三个大字,

两侧有石狮守护。进入山门后,游客可以欣赏到青羊宫的全貌。

三清殿是青羊宫的主要建筑之一,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气势恢宏。

殿内供奉着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和道德天尊及十二金仙像,是道教信徒朝拜的重要场所。

大殿前一对铜铸青羊是镇观之宝。

八卦亭位于三清殿后,体现了道教教义特征,造型优美,非常壮观,

这八个金色的盘龙柱,是八卦亭的点睛之笔。

唐王殿位于青羊宫的中心靠后位置,是供奉唐高祖李渊夫妇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地方。

唐王殿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内有李渊夫妇及李世民的塑像,还有名臣魏征,李靖,尉迟敬德,秦琼的塑像。

5、文殊院

文殊院,位于青羊区,康熙曾赐名“空林堂”,是成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寺庙。

文殊院始建于隋朝,经历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变迁,1400年间见证了成都的历史发展。

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主要为木构建筑,典型川西平原古建风格。

文殊院主要建筑包括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和藏经楼。

走进文殊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王殿,这里供奉着弥勒菩萨和四大天王,穿过天王殿,我们来到了三大士殿。

三大士殿供奉着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观音菩萨,这三位菩萨在佛教中地位崇高,被誉为“三大士”。

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普贤菩萨代表行为,观音菩萨代表慈悲,他们共同守护着信徒的平安与幸福。

殿内左、右还供奉文昌帝君和关圣帝君。殿后是护法神韦驮将军像。

大雄宝殿中建有高大的玻璃翕,供奉释迦牟尼佛坐像一尊,左右为迦叶、阿难尊者立像,均为清道光九年用纯铜铸造。大雄宝殿的建筑风格庄重典雅,金碧辉煌,让人想顶礼膜拜。

说法堂,即是“药师殿”,重檐歇山式建筑,相传是古信相寺的遗址。正中悬挂嵌有康熙手书“空林”二字,堂中央宝盖下方供有药师佛一尊,左右供有药叉大将十二尊。

宸经楼是文殊院的藏书楼,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四年重建,收藏着大量的佛教经典和文献。

文殊院最珍贵的宝物当属佛陀舍利和玄奘法师顶骨舍利,并称为“空林二圣”。

文殊院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非常值得一游。文殊院外的美食一条街也不可错过。

6、王建墓

王建墓,史称永陵,位于金牛区永陵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高祖皇帝王建的陵墓。

王建是前蜀国的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为前蜀国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走进王建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墓前的石狮。这两尊石狮雕刻技艺精湛,活灵活现,展现了五代时期的石刻艺术水平。

继续前行,便能看到王建墓的主体建筑——地宫。地宫的入口处有一座石门,门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展现了五代时期的石刻艺术风格。

地宫内部宽敞明亮,分为前室、中室和后室三个部分。前室主要摆放着王建的棺椁,如今仅剩棺床,刻有二十四乐伎,十分生动。

中室则是王建生前的生活用品和随葬品,后室则是寝宫。在地宫的墙壁上,还能看到很多精美的壁画。

壁画的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展现了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水平。

不妨抽出一点时间,来王建墓感受一下五代时期的历史氛围,欣赏一下那些精美的石刻艺术,相信你一定会不虚此行。

7、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位于青羊区,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组成,这里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

这里曾是清朝时期的满城,是满族人居住的地方。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成都的一张名片,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宽巷子在三条巷子中最宽,两旁的建筑多为青砖灰瓦,朴素雅致。

在宽巷子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名为“宽巷子戏台”的古建筑。这座戏台始建于清朝,曾经是成都最著名的戏院之一。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活动场所,定期举办各种演出和活动。与宽巷子相比,窄巷子显得更加狭窄和幽静。

这里的建筑多为木结构,屋顶覆盖着青瓦,给人一种古香古色的感觉。

井巷子是三条街中最窄的一条,街道两旁的建筑多为砖木结构,风格朴素。

这里有许多茶馆和咖啡馆,是游客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成都是著名的美食之都,而宽窄巷子更是美食的聚集地。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小吃,

麻辣兔头、夫妻肺片、三大炮、串串、担担面等等等等,让人垂涎三尺。

此外,这里还有许多特色餐厅,火锅店,来晚了就得排队喽~

宽窄巷子还是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展示地,可以看到皮影戏,川剧变脸等川蜀绝活。

8、金沙遗址博物馆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青羊区金沙遗址路金沙遗址公园内。2001年,成都市在金沙村进行城市建设时,意外发现了这片遗址。

金沙遗址是古蜀文明的重要遗址之一,是研究古蜀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资料,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金沙遗址出土的文物种类繁多,包括金器、玉器、青铜器、象牙等。其中,最著名的文物之一就是太阳神鸟金箔。

这件金箔长12.5厘米,宽11.3厘米,重仅20克,却精美绝伦,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太阳崇拜物”。

太阳神鸟金箔的发现,不仅证明了古蜀人对太阳的崇拜,也反映了古蜀文明的高超工艺水平。太阳神鸟曾在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在首都博物馆展出过。

金沙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黄金面具。这些金面具造型各异,不知是人面还是神面,

展现了古蜀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金面具不仅是古蜀文明的重要文物,也是研究古蜀文化和宗教领域的重要物证。

金沙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玉器。这些玉器包括玉琮、玉璧、玉璜、玉圭等,造型精美,工艺精湛。

其中,最著名的玉器是玉琮。玉琮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金沙遗址出土的玉琮数量众多,形态各异,是研究古代祭祀文化的重要实物。

青铜器也是金沙遗址出土的重要文物之一。

包括铜立人象、铜戈、戚形方孔铜壁、铜铃、铜牌等,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反映了古蜀文明的高超工艺水平。

象牙也是金沙遗址出土的重要文物之一,数量十分多,证明古蜀时期川蜀地区有大象生活过。

总之,金沙遗址博物馆非常值得一看,出来以后可以去不远的陈麻婆豆腐吃一顿,川菜做的很地道,

而且有些菜不是很辣,很适合外地朋友的口味,环境也很好,开水白菜非常推荐!

9、大慈寺

大慈寺也叫古大圣慈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始建于魏、晋,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极盛于唐、宋,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规模宏大、高僧辈出、世传为“震旦第一丛林”。

唐三藏法师玄奘曾从长安到成都,在大慈寺律院受戒、讲经,长达四五年时间,被蜀人敬仰。

安史之乱,唐玄宗避难成都时,见大慈寺僧人在成都街头救济贫困百姓,为国家祈福,他深受感动,为大慈寺赐匾,赐田,并命无相禅师亲自督建成规模宏大的皇家寺院。

大慈寺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唐、宋、明三个朝代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寺内的主体建筑为大雄宝殿,采用了典型的重檐歇山顶式建筑,气势恢宏。

此外,还有观音殿、藏经楼、钟鼓楼等附属建筑,各具特色。大慈寺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与审美观念。

大慈寺是成都地区著名的佛教圣地,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观音菩萨,供信徒们朝拜。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大慈寺还会举行盛大的浴佛节活动,有很多善男信女前来祈福。

10、望江楼

望江楼,位于武侯区锦江畔,清代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薛涛字洪度,长安人,随父做官旅居蜀中,

六岁就曾作“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一诗。父丧后,因家贫,十五岁自请入乐籍。

她善音律,会作诗,很得当时西川节度使韦皋的赏识,能出入官府,称女校书。据记载,薛涛有诗五百首,这些诗歌大多散失,流传下来仅存九十余首。

清代一位江南才子曾在望江楼上留下这样一个绝对“望江楼 望江流 望江楼上望江流 江流千古 江楼千古”此后一百多年来,吸引了千千万万的读书人前来应对,都不甚如意。

濯锦楼位于望江楼以西,与望江楼同时期建造,楼高两层三间,略似船形,四周有回廊。因汉代成都的织锦户常把织好的锦放入锦江中濯洗,

因此锦江又名濯锦江,濯锦楼因此得名。楼呈船形,据说是纪念薛涛在船上为密友元稹送行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吟诗楼,仿照薛涛晚年所住吟诗楼而建。楼侧堆石作山,以石为梯,很风雅,富有天然情趣,以引发墨客骚人吟诗作对的兴致。

薛涛井园内还有传为薛涛取水制笺的薛涛井,原名玉女津,井旁石碑为康熙年间所立。

薛涛晚年曾自制一种深红色小笺,其色彩绚丽又精致,称“薛涛笺”,后世多有仿制。

成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城市,非常休闲放松,有时间就会去住上一段日子,喝喝茶打打牌,

美食也实在让我念念不忘,天天吃火锅串串都不觉得厌,也希望大家都能来耍一耍。

0 阅读:16

夭夭爱旅行

简介: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