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色,戒》:王佳芝一句“快走”是背叛?不!真相细思极恐

耕其田 2024-05-10 12:55:49

《色,戒》是张爱玲在1950年写的,她又还甘心一遍遍改写,将它收于1983年初版的《惘然记》。

三十年已经过去了,她说“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2007年,导演李安将《色,戒》改编为电影,轰动一时。

李安回忆说:“我看到那个小说很结尾的时候,就是王佳芝叫易先生‘快走’的时候,我觉得很震惊,对张爱玲感觉非常地愤怒,她怎么可以这样写?!”

李安当时也不晓得他为什么那么愤怒。

在刺杀的关键时刻,爱国的大学生王佳芝放走了汉奸易先生。

想必导演就是为了这点讲究的醋,才包的这顿饺子。

在《三国演义》中,关云长在华容道义重如山,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过五关斩六将之事,放走曹操。

王佳芝又是因为什么呢?我梳理出了三条线索,真相从来不是那么简单。

《色,戒》手稿

一、个人与时代

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这是汪精卫所做的《慷慨歌》,因为在1910年,27岁的汪精卫因埋炸药刺杀摄政王载沣被捕,一时名动天下。

易先生夫妇于1938年随汪精卫从重庆出来,到香港。随从汪精卫的曾仲鸣已于1939年在越南河内被暗杀。

易先生生得苍白清秀,有点“鼠相”。易太太的年纪做王佳芝的母亲绰绰有余。他们是广东人,深居简出,至多关起门来打打小麻将。

易先生连酒都不敢喝,防汪公馆随时要找他有事。还有周佛海对他的注目,以及日本宪兵队。

王佳芝是岭大的学生,广州沦陷前,岭大搬到香港。

王佳芝在学校里公演过爱国历剧,公演过一次,上座居然还不坏,王佳芝成了当家花旦。她自从十二三岁就有人追求。

当时的境况可以用李义山的两句诗概括:“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原隔座看。”

有人鼓吹战争,因为它附赠勇敢、热血沸腾、荣誉等周边产品。

流亡的王佳芝的同学:邝裕民、黄磊、欧阳灵文、梁润生、赖秀金等五个人最谈得来,形成了一个小集团。

通过邝裕民的小同乡,一个汪精卫那边的副官,同学们决定接近易先生。

在时代的车轮下,汪精卫从跟随“国父”孙中先的大好青年变成汉奸。流亡的学生也摇身一变,业余的特工即将粉墨登场。

二、忠诚与背叛

大家七嘴八舌,定下一条美人计,王佳芝担任麦太太。

王佳芝丢下她的电话号码,易先生打电话来,但最终无果。

大家又继续计议过一阵。这不是一天的事了,王佳芝知道他们早就背后讨论过。

让她和梁润生睡觉,理由竟然是只有梁润生嫖过。

王佳芝对梁润生是有讨厌的,但她有牺牲的决心,和梁润生也不止一夜。

这是王佳芝两次被同学们架在火上烤,虽然她也愿意,但男同学们不会用炸药或手枪刺杀吗?已经有人别具用心。

王佳芝失去了童贞,接到易太太欢天喜地的电话,却是一声惊雷,易先生搬到上海了!

大家都知道她是懊悔了,也都躲着她,在一起商量的时候都不正眼看她。

“我傻。反正就是我傻,”王佳芝对自己说。

五个同学都转学到上海,那里还有书可念。后来,发生偷袭珍珠港。

两年后,同学们跟一个姓吴的地下工作者搭上了线。

他们只好又来香港找她,她也义不容辞,原因应该有当初投入的沉没成本在。

邝裕民有一次笑着告诉王佳芝,开枪是贴在人身上的,哪像电影里隔得老远瞄准。

及至刺杀时,王佳芝觉得连邝裕民打量她的眼光在内,都是可憎的。

同学们太嫩,成了弃子,被一网打尽,通通枪毙。

因为易先生说“只有一个重庆特务,给他逃走了。”

三、爱情与欲望

两年后,易先生拥吻着王佳芝,让她脸一红,她想起来也还像给针扎了一下。

易先生和王佳芝在公寓见过两次面。她总是那么提心吊胆,要处处留神。

回到他家里,又是风声鹤唳,一夕数惊。她这个从来不闹失眠的人,不得不吃颗安眠药。

他们第一次在外面见面,易先生自己说“我们今天值得纪念。这要买个戒指,你自己拣。”

首饰向来是女人的一个弱点。

有一阵子她以为她可能会喜欢邝裕民,结果后来恨他,恨他跟那些别人一样。

每次跟老易在一起是七个字:“像洗了个热水澡”。

想起作家阿城在《父亲》里,他父亲是一介连洗澡都不好解决的中国书生,陪父亲洗澡,“在热水里,父亲紧闭着眼睛,舒服得很痛苦。”

王佳芝没有恋爱过,在暗杀时,易先生给王佳芝买了钻石,神秘的粉红色,六克拉,有市无价,用十一根大条子。

“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

“快走”她低声说。

其实,四五十岁的易先生只是自我陶醉,与顾盼间光艳照人的王佳芝的奇遇。

她还是真爱他的,是他生平第一个红粉知己。得一知己,死而无憾。

易先生回去后脸上有憋不住的喜气洋洋,带三分春色。

张爱玲说“我写的不是这些受过专门训练的特工,当然有人性,也有正常人的人性的弱点,不然势必人物类型化。”

如果性别置换,易先生放走王佳芝,读者的反应又是如何?

或者,永远也说不清楚的,才是爱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