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票房最高女导演,漂亮只是副业,恋爱何必结婚

遇言不止 2023-08-16 10:15:20

我们可以同时选择爱情和事业。

——遇言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看真人《芭比》大电影。

遇言姐为了给大家写文章,穿着粉红色的连衣裙,逼着肉肉爹穿着粉红色衬衣去看了(不看文章只看照片,请直接拉到文末)。

看过《芭比》电影的朋友们都说好看——衣服非常好看,芭比好看,芭比的男友Ken好看。

更重要的是欢乐的情节中,有很多犀利的内核,让观众笑过之后,突然领悟到女性在这个社会中受到的那些奇奇怪怪的对待……

女人要瘦,但不能瘦过头,也绝不能说想变瘦,要说你想健康,但还是要瘦;

女人要有钱,但不能爱钱,因为太俗气;

女人要当老板,但不能骂人;

女人要当领袖,但不能反对别人意见;

女人要乐在当妈,但不能老是聊小孩的事;

女人要当职业妇女,但也总要照顾别人;

女人要为男人的恶行负责,这很离谱,但如果你指正这一点,就会被说在抱怨。

▲Margot Robbie本人高度还原了芭比娃娃,不管是金发碧眼,还是她身上的那种夸张乐观的气质,都让人觉得芭比真人就应该是她

▲Margot Robbie上一部让遇言姐记住的电影还是《华尔街之狼》。她和小李子演对手戏,那时侯也是粉粉的、性感的、芭比般的照型

但是《芭比》中可以让大家记住的女性角色实在是太多了。

还有比如说这个神秘的,在美泰大厦最高行政管理层有自己的一间小小厨房、用英国瓷器喝茶的老太太。

▲这个老太太不但和芭比喝了茶,还让她选择继续做永生的芭比还是做一个真正的女性,她其实是芭比的创造者“芭比之母”Ruth Handler, 由资深演员Rhea Perlman扮演

▲芭比之母Ruth Handler,她的相貌是5、60时代贵妇的模样,雍容华贵、大气优雅

如果展开说露丝·汉德勒Ruth Handler的故事,遇言姐也可以写长长一篇。

因为这位“芭比之母”无疑是初代的女企业家,非常具有商业头脑和魄力。

她和先生艾略特·汉德勒(Elliot Handler)、工业设计师哈罗德·马泰森(Harold Matson)在40年代创建了美泰(Mattel),主营业务就是玩具。

在一次欧洲旅行的时候,露丝发现自己15岁的女儿芭芭拉对一款娃娃非常着迷——那是小女孩对一个成人女性的“自我折射”。

所以她力排众议(当时美泰只有她一名女性高管),设计了以女儿名字命名的芭比。

芭比娃娃第一年就卖了35万个。

然而她在1971、1972年被发现在公司内部做假账来操控美泰的股价,这要是放在今天,那就是40年的监狱生涯啊,这是一段后话,所以,也有人诟病她是金融罪犯。

不管如何,这位褒贬不一的老太太,也留下不少名言。

比如:芭比总是在展现着事实——女性拥有选择(Barbie always represented the fact that a woman has choices)。

而这句话的最好实现者,遇言姐觉得就是《芭比》真人大电影中的导演,格蕾塔·葛韦格Greta Gerwig。

▲导演格蕾塔·葛韦格(手拿苹果电脑者)在《芭比》拍摄现场,她在片场最经典的符号是挂在颈上的粉红色耳机

她一直在掌控自己的选择。明明拥有美貌和演技,甚至是伍迪·艾伦御用的文艺片女演员,却把当演员当作副业……

▲2020年,格蕾塔生下第一个宝宝,并登上了Vogue的封面,她和宝宝在绿色的背景下,好像抱着小天使的仙女

和爱人Noah Baumbach相恋11年,却不结婚,在事业上是一对神仙眷侣,共同执导了《芭比》。

▲根据《名利场》杂志昨天的报道,《芭比》大电影在全球已经实现高达11.8亿美金的票房,成为女性导演中最赚钱的一部电影要知道,去年最赚钱的大制作,历时五年拍摄的《阿凡达2:水之道》也才达到全球20亿美金的票房,《芭比》的制作费用要比《阿凡达》少很多倍。

中文媒体开玩笑说,她打败了贾玲导演,成就了全球最高票房的女性电影。

好吧,谁让贾玲导演也是女演员转型成为导演的呢?

中产阶级的“伯德小姐”

Greta Gerwig格蕾塔·葛韦格1983年出生于美国加州沙加缅度(Sacramento),父亲是银行经理,母亲是一位护士。

她从小学习芭蕾舞,在13岁的时候,非常迷恋小李子:“当时我真心觉得长大会嫁给他。”

▲这是格蕾塔2001年在高中毕业册上的照片,不同于各种毕业照上爆炸头、泡面头的夸张造型,格蕾塔的Bob头很青春可人

她会将小李子的照片印出来,随身携带、睡前亲吻。

就算后来成为了演员,和Leonardo DiCaprio处在同个空间时依然难掩粉丝的兴奋之情。

▲遇言姐专程把Leonardo DiCaprio2001年时候的照片找了出来给大家看看,啊,那个时候他还在和吉娘娘约会,也是他最迷人的时候吧,后面算是每况愈下吧​

她从小一直梦想成为芭蕾舞者,并且到纽约的音乐剧场学习。

然而母亲技巧性的介入让她有了另一种角度来对待芭蕾舞。

“我妈知道阻止对我来说是无用的,除非转移我注意力。”

因此她被改送去上嘻哈舞蹈课程,后来还参演了《弗兰西丝·哈》。

之后,她又被母亲鼓励去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主修英语系和哲学系,这次的目标是成为编剧。

2007年,尝试编剧不顺利的格蕾塔开始在好莱坞电影中饰演小角色。

后来,她为《爱的阶梯》写剧本,2008年更参与《夜晚与周末》的编导演工作,并成为美国独立电影“呢喃核”流派备受瞩目的新星。

▲2007年《爱的阶梯》 ,格蕾塔不仅出演电影,还成为编剧

▲2008年主演《夜晚与周末》,并且同时是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

然而,长时期小成本、非主流的电影制作,让格蕾塔有些怀疑自我。

“25岁应该是创造成就的时刻,而我却那么鲁莽。不过又像是表演找上我了,所以我回去进修表演课程。”

这次的微幅转弯反而让她找到天命似的任务,既不远离她第二次设立的目标,又能全心开往主要干道——演戏。

▲2011年,格蕾塔·葛韦格演过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都市喜剧《爱情无线牵》

▲2016年,格蕾塔·葛韦格又和娜塔莉·波特曼一起出演《第一夫人》,她扮演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的秘书

▲2012年,格蕾塔·葛韦格在伍迪·艾伦的电影《爱上罗马》中担任配角,然而针对伍迪·艾伦过去的性丑闻争议,她则在深思熟虑后回应,表示因此未来她将不会和伍迪·艾伦合作在演员时代,她是近年站稳“文青一姐”地位的美貌演员。

从演员到导演

▲《格林伯格》是格蕾塔第一部当女主角的电影,当时的导演就是她现在的爱人Noah Baumbach

▲当年,格蕾塔在《格林伯格》当中和本·斯蒂勒因为彼此都拥有古怪的灵魂而相恋

这部电影的导演、她未来的爱人Noah Baumbach说:“我不需要一位仙女,我需要的是一位最平凡普通但内心有着强大情感特质的女性。”

情投意合的两人因而在2011年开始交往。

之后格蕾塔在Noah Baumbach执导的《疯狂二十年华》姊妹作——《弗兰西丝·哈》(2012)和《美国情人》(2015)里担任主角和编剧。

《弗兰西丝·哈》是格蕾塔写给无法实现的芭蕾梦那写实而深情的情书。

▲《弗兰西丝·哈》,也翻译为《纽约哈哈哈》

▲《美国情人》Mistress America

▲《麦吉的计划》Maggie's Plan,2015年

2012年,格蕾塔·葛韦格以《弗兰西丝·哈》入围金球奖最佳女主角奖。

2017年,格蕾塔·葛韦格以导演身份,为家乡与青春拍摄了一部《伯德小姐》(Lady Bird)。

接着再花一年的时间剪辑才上映。

▲《伯德小姐》让格蕾塔·葛韦格一出手就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与最佳原创剧本

古怪精灵的女星西尔莎·罗南 Saoirse Ronan,因为对这个叛逆又大胆的小镇女孩的生动传神的演绎,成功当上金球奖影后。

时隔两年的2019年,格蕾塔又以一部经典翻拍作品《小妇人》证明了自己作为一名成熟导演的实力。

这部群星荟萃的电影,在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上,也是烈火烹油,获得奖项琳琅、好评无数。

▲《小妇人》被誉为最符合原版小说的电影,这部电影被提名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电影

▲这部电影集齐了甜茶和艾玛·沃森,让小时候读过《小妇人》的遇言姐那个意难平

同一年,Noah Baumbach执导的《婚姻生活》也被提名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一对爱人,两部提名,他们因此被称为“神仙眷侣”。

选择成就自我

对于格蕾塔·葛韦格成为全球最高票房的女导演,我们可以说:

第一,她其实一直在做更好的选择,选择成就自己的优势。

就像另一位“芭比之母”Ruth Handler曾经说过:并不是谁造就了我,而是我选择成为了自己。

一个人的成功,其实是每天在不同的选择中,做判断做选择。

然后一连串的选择才会造就一件事的成功。

连续经年的选择,才能成就今天的自我。

做演员和做导演,这两者都曾经带给过她金像奖的提名。

但是,无疑,做导演带给她更大的成就感。

于是,渐渐地,她更多地把做演员当作自己的副业。

▲两位“粉红女郎”,《芭比》的主演Margot Robbie,还有导演Greta Gerwig,说实话选择拍摄《芭比》也是两个人的最优选择,我不能想象一个男导演来主导《芭比》,也不能想象格蕾塔这种带有文艺气质的女性演芭比

第二,她能够更坦诚地接受自己、忠于自己,也就能够更自信地迈出选择的下一步。

在格蕾塔凭借电影《伯德小姐》成为史上第五位奥斯卡最佳女导演的提名者之后,Time杂志在封面中写下这句话 。

女性重塑好莱坞“How women are redirecting Hollywood”。

其实在重塑好莱坞之前,她首先选择重塑了自己。

▲格蕾塔曾经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题目叫“我的母亲,我的城市”。她说母亲是她认识的第一个纽约人,而母亲对她意义深远,在童年的时候就支持她同时参加西班牙学习班和合唱团

年少时候,她执着于成为一名舞蹈演员,甚至不惜到纽约去实习。

但是,在她的母亲给到她指引之后,她不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巴纳德学院主修英语系和哲学系,之后,还成为演员。

并且在演员之路走到辉煌的时候,可以选择更喜欢的事情——她又回到了导演和编剧的轨迹中。

第三,在每件事上最到最好,下一个选择就会出现。

我想一定会有人问,遇言姐你一直在说选择自我、忠于自我,问题是,我怎么知道我的优势和选择在哪里?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人生就像升级打怪,在每一个阶段积累到一定的积分,自然就会开启另外一段不同的路途。

或者说升级到下一个更高的选择中。

格蕾塔在拍摄《伯德小姐》的时候已经怀孕6个月,她一直穿着宽大的罩衫,以至于演员都以为这是导演的穿衣风格。

却不知道,在片场上上下下,加班拍摄的是一位临床的孕妇。

对眼前的每一件事做到尽善尽美,那么下一个更好的自我就会出现。

▲在好莱坞,Greta Gerwig和伴侣Noah Baumbach的关系也被人羡慕,他们不仅一起写剧本,也一起执导

▲除了爱情,我看到的是两个有趣的灵魂在彼此凝望、彼此欣赏

▲也算是走到哪里都在秀恩爱的一对

有时候,我很羡慕格蕾塔一直在做更好的选择。

可同时,难道不是她自己认为自己可以既做演员又成为导演的吗?

可是不是,她的母亲从小告诉她:你可以既学习西班牙语也参加合唱团的吗?

▲Vogue的文章题目叫,“Greta在母亲和电影人的双胞胎中冒险”,我们永远可以做多角色的自己

我们可以同时选择爱情和事业。

你的选择成就自我。

-END-
1 阅读:159

遇言不止

简介:中国最领先的女性励志全媒体,专业主义精英女性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