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指南针上市五年来的薪酬类变化看,人工支出总体还是在增长的

苕国土鱼 2024-02-01 20:14:44

我们昨天已经分析过指南针公司的财报,作为上市刚好五年的公司,我们就来看一下,他们这些年薪酬类支出的情况,以此了解一下在现在的环境中,这类金融信息服务公司的人员和薪酬变化情况。

同时,我们也整理了一些分专业和学历的变化情况,供部分选专业,面临高考和考研这类选择的朋友参考。

指南针的员工人数增长分为两个阶段,上市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20年,员工人数明显增长;然后是2022年涉及证券业务后,员工人数大幅增长。除此以外,其他年份的员工人数增长幅度较小。

随着营收和员工人数的增长,指南针的员工薪酬类支出占营收比相对还是比较稳定的,差不多在四成左右。但2023年是个例外,随着薪酬支出增长和营收下跌的双重作用,这一比例已经直奔营收的一半了。

人均薪酬支出的增长与人均营收基本同步,但2023年除在营收下跌时,薪酬类支出反而上涨了。其人均薪酬支出是一年增长后,次年稳定,第三年再增长,也就是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增长。

指南针只有10个左右的高管(不含独立董事),虽然高管的平均薪酬比整体平均薪酬要高出四五倍,但在大多数上市公司中,这个比例还算是比较低的了。当然,我们没有计算很难算的股权激励类收入的情况,而且全体员工的数据来自现金流量表,包含了社保和公积金等,比员工拿到手的现金要偏大一些。

在并入证券业务以前,指南针的销售人员占比在85%左右,并入证券业务后,证券从业人员增加,销售人员占比下降明显,2022年下降至68.5%,2023年连人数都在下降,比例降至了63.1%。

销售人员占比超六成,符合服务业企业的情况,但他们却是软件开发行业,不应该是技术人员为主吗?这可能是很多行业外人士的误会,我以前在某上市软件公司工作过,我们也是销售人员为主的。

也不是说技术人员就不受重视,指南针这五年来,增长最多的就是技术人员,增长了2.6倍,高于员工平均增长速度,更远高于销售客服人员的增长速度。

有些转变要慢慢来完成,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升,更多利用推广,而不是销售人员来获取流量,是不得不选择的转变,2023年指南针销售人员下降的原因可能就是这个。也就是我们昨天看到的,其销售费用中薪酬类支出下降,而广告推广类支出上升。但是,营收下跌的效果似乎说明,有些转型是要伴随着阵痛的,弄不好甚至可能是惨痛。

分学历来看,2019年时,指南针还是以大专以下的学历的员工为主,然后该比例一直下降,2023年已经降至第三位了,基本上形成了大专、本科和大专以下各占三成的状态。

仅仅五年时间,从指南针的身上就看到了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的提升,按学历从低到高,增长的比例逐步提升,大专以下下跌了11.6%,硕士及以上增长了近7倍。对于那些要不要考研的朋友来说,似乎在这里就有答案了。

以前面已经看过的这张图,来结束今天的分析,在2021年人均产值达到55万左右后,维持了一年,人均产值开始下降,人均成本开始增长。这是典型的发展已经接近企业或者行业天花板的特征之一,简单的人力资源类投入已经无法推动营收的增长了,盈利能力当然就会稳定后开始下降。

指南针的情况比A股中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要好,因为他们是信息类轻资产公司,不信的话,我们以后就等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发布年报后,再去看看别人家的情况吧。

声明:以上为个人分析,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0 阅读:2

苕国土鱼

简介: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高级会计师、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