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闲话:“俄乌,巴以,缅北”冲突之大国博弈

老六的意识世界 2023-12-29 17:38:43

近期,我开始偏执的认为,我们已经身处还没命名的“大战”之中。战争就是矛盾积累到一定阶段的最后解决办法。大面积大幅度的消灭资产,以促成社会秩序的重启。消灭资产与消灭肉体是强相关在一起的。当资产被消灭后,肉体会随之消失。

一,先说俄乌冲突。

俄乌开打的时候,全世界都感觉很意外。那几年关于国际矛盾的注意力都在中美贸易战。五常上国俄罗斯打乌克兰,应该很容易吧。结果打出了一波战略相持。乌克兰背后有欧盟,北约,美国等发达国家阵营。以俄罗斯的家底拿下乌克兰肯定是没问题的,问题是拿下来怎么办消化。一开始,普京就将冲突定位为“特别军事行动”。不是全面战争,只是要完成“有限目标”。把战线控制在兵力优势的地方,让乌克兰被迫进行一次又一次表演赛。乌克兰似乎没有考虑过,战争会有什么方式结束。只设定了两个选项,要么俄罗斯彻底失败,要么乌克兰不复存在。“俄罗斯彻底失败”的可能性只有一种,那就在上万项制裁下让其国内出现大量的反对力量,从而让普京政治破产。寄希望军事上打败俄罗斯几乎是不可能的。那可是核大国。俄罗斯有两大不可败,其一,历史上历次证明了他们越是艰难越能迸发民族精神以及战斗力。其二,东方大国的物资供应与国际舆论站队。

普京估计也是低估了欧美对乌克兰的疯狂支持。在他们看来,这是一次彻底打趴俄罗斯的难得机会。导致了他们的这种疯狂。在攻势受挫后,普京调整了对战争的预期。从速战速决到持久战。思路就成了在掌握战场主动权的情况下,让对方尽量的流血。一个大国强国,但决定打一场持久战的时候,对小国弱国而言,是比一战灭国还难受的事情。80年代我国在东南半岛的那一场战争也是如此的。

有主动权的战争是可以打的时间长一点的。通过战争,把平时一些看不清楚的关系看清楚,不方便处理的事情处理了。俄罗斯在普京主政后,一方面清理国内寡头,另一方面融入全球化。在融入过程中,发现经济主权性越来越弱。继而导致了政治主权性也在走弱。发动俄乌战争,肯定会让自己大流血,但换回了主权独立,也是值得的。

很多小国小机构小人,是看不懂“主权独立”之于发展的重要性的。主权不独立的主体,在发展形势好的时候,别人吃肉你喝汤。在形势不好的时候,你就是草场。独立,自主,发展,每一个概念之间都有铁一样的逻辑必然。什么叫国际秩序,就是规则内的霸凌可以被接受的。主权者霸权主权依附者。

二十年前普京主政俄罗斯的时候,关于国际政治的理解是有一些“幼稚”的成分的。某个蜜月期,他希望加入欧盟,甚至北约。你的历史荣耀,你的资源禀赋,你的政治传统,让美西方没有把握将你马仔化。战败国德国在欧盟内部,一步步从听话的角色,转变为发话的角色,历历在目。德法不会接纳俄罗斯进入欧盟,美国更不希望俄罗斯染指欧洲。你的历史传统与现实条件,只能支持你走自己的路,走不了别人的路。大哥做小弟,哪个大哥能放心。

“国家安全”这四个字近两年频繁被提及。美国人用这四个字来为脱钩中国正名。俄罗斯也用这四个字来为发动俄乌战争正名。国家安全就是主权性。主权性就是我可以选择怎么发展。小国为什么不提“国家安全”,因为他们从来就不曾真正拥有过。

二,再说巴以冲突。

巴以冲突最大的获益者是俄罗斯,这个是无疑的。你看冲突发生后,阿拉伯世界都在观望,哈马斯代表团已经去到了莫斯科了。雇佣军瓦格纳据说也进入了叙利亚。要知道,俄罗斯与以色列那是传统盟友。在美西方疯狂支持俄罗斯的时候,以色列都没有跟进。如今“背刺”以色列,到底是什么道理,逼迫美国从乌克兰撤退。将战争当筹码是美国擅长的,也是俄罗斯擅长的。你用乌克兰弄我,我就用以色列弄你。那就看谁的血条长。

巴以战争已经打了几十年了,加沙成为露天监狱也几十年了,以色列轰炸医院与民居也有几十年了。现在情况突然不同了,是因为内外形势都变了。内部形势,以色列依赖高科技武器,以及丰富的物质文明,已经不能进行常规战争的血战了。哈马斯依靠低廉成本的土造武器,以及宗教与民族精神武装起来了,已经非常擅长于常规战争的血战。如果乌克兰有这种血战精神,俄罗斯政局就危险了。代理人战争在战略设计上没问题,但战术执行通常是短板。朝鲜战争,可以看成我们是老大哥的代理人。我们打得狠,老大哥才有机会支持。代理人成了运输大队长的情况比比皆是。

以色列现在面对的其实是四股还没彻底显性的反对力量。哈马斯是当面之敌,那四股是幕后之敌。一个比一个隐晦。第一股,阿拉伯兄弟世界。穆斯林世界对以色列的恨意是很浓烈的。历次中东战争的失败,关键原因两个,一个是美国武力镇住了中东,另一个是以色列第一时间痛击冒头者。穆斯林世界的内部矛盾也是很激烈的。宗教的,地缘的,经济的,以及大国埋下的。穆斯林文明曾经也是长时间站在历史之巅,骄傲埋伏在千千万万的民众心中。这种骄傲,与这几十年的屈辱,形成了鲜明对比。塔利班,胡塞武装,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哪一个不是多年枪林弹雨喂养出来的。只要美国在中东的震慑力下降,以及以色列的闪电战失效,更多人的就会慢慢摸近以色列。

第二股,俄罗斯。以以色列的记仇传统,中东局势恢复后,俄以关系也回不了。所以,这次普京必须要让以色列狠狠的流血,让其后续没办法在中东给俄罗斯添乱。以普京的军事作风,要出手就是不留后路那种。俄罗斯给予哈马斯的物质支撑肯定是很有限的,但站台作用巨大。哈马斯是一个美西方列入“恐怖组织名单”的。有了俄罗斯的站台,各种犹豫的力量可能会更勇敢一些。

以色列的闪电战与恐吓,只会对中东一票小国管用。而对俄罗斯基本无效。作为敢下场的大国,战争已经被俄罗斯走通了以战养战的机制了。瓦格纳就是一只听命于俄罗斯国家利益且富可敌国的雇佣军组织。真有冲突,美国已经不敢怎么直接下场了。不到迫不得已,东方大国是没有下场习惯的。“敢于下场”,这个俄罗斯一个很最重要的身份优势。

第三股,东方大国。出于经济目的,一带一路必经中东,区域稳定很重要。况且,我们在中东有大量的投资。以及,石油源头扎堆在这里。与这里一票国家搞好关系很重要。出于政治目的,美国第一时间派过去两艘航母,这会极大的牵制住美国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存在。俄乌冲突让我们收益了,但没有让美国流血。流血口可能就在以色列。

东方大国以良好的历史口碑,以及超级大国一样的经济与军事势力,成为评定巴以冲突性质最恰当的国家。总方向上,我们还是希望区域和平的。在俄乌冲突中,我们的表态很模糊。而巴以冲突中,表态则明确很多,坚决很多。我们要相信,大部分相关方,包括当事方,都是希望可以达成和平的。一定要猜测谁不希望和平,大熊应该算一个。怎么达成和平呢?马斯克说得了一个判断,“不能有胜利者”。民意已经沸腾起来了,任何敢“失败”的执政者,马上就会失去执政合法性。这也是俄乌泥潭停不下来的原因。怎么才能实现“没有胜利者”的和平呢?必须有一个信得过的第三方出来,双方骂骂咧咧的卖一个面子,以“没有失败”的方式结束。本质上是给沸腾的民意降温。土地如何划分只是具体形式。沙特与伊朗的和解,给巴以和解打了一个版。

以色列不是不知道未来的和解方案在谁哪里。只是这次和解怎么不成为国家意志垮台的开始,以及敌人团结的开始。他必须得到一种保证。以色列在中东区域的永久安全。之前这个承诺是美国做出来的。现在也必须有人来做。怎么做,谁做,这个还在博弈中。

如果以色列强势的进入加沙,在全世界的媒体面前造成大量的平民伤亡。就算是东方大国也会失去斡旋的资格。如同当面德国斡旋中国与日本一样,南京屠杀发生后,德国人就放弃了。以色列但凡有历史责任者,也不会真的去屠戮加沙。在今天这个美国衰退的大背景下。以色列现在最迫切的是一个安全承诺。

第四股,原生资本对犹太资本的竞争。美国是一个完全资本主义的政治结构。世界经济形势良好,以及美国国势强盛的时候,就会内部团结取来去打劫外部。内部再有矛盾,都是点到而止的。外面的草场还多着呢。当外部割不动了,就势必要转移到收割内部。这是矛盾的必然发生。哪怕是半年前,对犹太人的批评会让某个著名人士瞬间社会死亡。犹太人相关的东西,似乎被一种神秘的力量保护者。

美国本土的很多犹太人出来批评以色列的做法,可以看成是给山火划定隔离带。不希望以色列犹太人点燃的山火,烧到了美国犹太人。政治地位连带着最有话语权的经济价值。比如,日本是经济大国,但不是政治大国,所以日本的海外投资多数去往社会稳定的区域。而中国资本敢于去往非洲与中东,甚至转变成当地实体产业。当犹太人的政治正确不见了,接下来就是犹太人的政治不正确,以及经济不正确。吐出了政治,必然也会吐出经济。

就着巴以冲突,将犹太人从政治正确的高台上拉下来,具备非常大的民意基础与利益基础。无论这次巴以冲突以什么样的形式结束,以色列与犹太人的光环都会不见,人设都会坍塌。过往依靠光环与人设拿到的一切好处,都将成倍的吐出来。

三,最后说说缅北。

据说我们这边在今年4月份就开始调集了上万人的办案人员。上十万人集中起来对我们连续几年的诈骗,多少家庭与企业毁于一旦,这已经不是法律层面的问题了。可以看成是危害国家安全的局部战争。10万人对14亿人的袭扰战。之所以这10万人能够集结起来对我们进行“攻击”,是幕后有地方政权与国家政权提供保护。原本我方是希望将其控制“法律”的范畴去解决问题,奈何对方依仗国境线置若罔闻。法律层面已经无望解决,只能采用战争手段。

大国遵守规则,不是大国怂,是大国有大局需要照顾。缅北作为接壤区域,缉毒警都牺牲了多少。还有之前的湄公河惨案。东南亚出现的这些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也是一件两件,大部分都是限制化处理了。一方面是还不具备处理好的条件,另一方面还不具备一定要处理好的大局需要。后者这个说法非常冷漠。资源是有限的,有些分配给紧急事务,有些是分给重大事务。重大事务就是我说的“大局需要”。10万人电诈的局部战争化,就是“紧急事务”。

关于战事方面,抖音已经很多了。我就议论下“大局需要”方面。

短时间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争霸,对于中国而言步子太大。风险也太大。务实的做法是完成对东南亚的影响与调动。与老挝合作的高铁前年开通,与印尼合作的今年开通。这两条高铁,中方都是做出了巨大的利益让步。接来下,东南亚高铁会一条接一条开通。

政治协商与利益互利当然是我们对外合作的原则。但是,如果他们愿意形成政治协商共识怎么办?不愿意遵守利益互利怎么办?是否要恰当的表露一下大国意志。要怎么样统筹“东南亚”,可以参照看下美国对“中美洲”与“南美洲”的做法。资本收割,媒体洗脑,社会混乱,民众流离。最终迫使美国在边境上树立高墙。未来,边境线上怎么才能不需要树立高墙,只有一个办法,让接壤国的民众也可以安居乐业。必须把秩序与富足一并溢出。

缅北从建国开始,就没有消停过。目前军政府执政,地方武装10几只,如果放任其发展,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难以形成和平与发展的秩序。大国切入小国的事务,名义很重要,分寸很重要。不能现在立竿见影的解决了问题,留下一堆历史遗留,在往后不断发酵。这是没有大国经验的做法。以色列几十年在中东的做派,明显就是缺乏历史经验与大国智慧的。仗可以一个星期打完,而排雷却是需要几十年的。

等做实了缅甸军政府是这次10万人电诈的局部战争的幕后,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孤立缅甸军政府的国际地位。另一方方面“授权”同盟军进行更大军事行动。为什么欧美各国没有出来指摘这次的缅北事件,太多的集团式犯罪事实,洗不掉了。并且,欧美各国民众也是身受电诈的切身伤害。打击电诈,在国际上会获得广泛同情与支持的。

大国与小国在一个国际舞台上,怎么做,都是利益的赢家。难在,你如何成为正义的赢家。正义如果赢不了,利益就不要动。大国不缺一两次利益。

最后一部分总结。

任何一场战争,都有直接参与者,间接参与者。前台参与者,幕后参与者。并且,间接参与者与幕后参与者的数量与规模,是远远超过直接参与者与前台参与者的。很多国家与区域的矛盾已经累计到足够大了,一般手段已经很难解决了。进行一场局部战争,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说好的是“局部战争”,就不能莫名其妙的熄火,也不能不受控制的扩大。要把该解决的都解决了。

《亮剑》中有个著名桥段,“李云龙打平安城”。仗打完后,块状的根据地连成了片。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