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那么重要,诸葛亮为何不用老将,反而任用没有经验的马谡?

文诩历史 2024-05-17 09:21:53

公元228年的街亭之战,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转折点。此战的失败直接导致诸葛亮的布局全面崩盘,造成第一次北伐的失败,甚至蜀军也有全军覆没的风险。而造成街亭之战失败的罪魁祸首马谡,就不可避免在战后遭到追责,因此身首异处。

然而,街亭之战失败的全部责任都是马谡的吗?我看未必,作为全军主帅的诸葛亮也要背负一定的责任。因为马谡是诸葛亮特意提拔起来,想要他在此战中积累战功和经验,为后来他能上位奠定基础,只可惜马谡注定扶不起来。

在第一次北伐中,因为蜀汉准备充分,曹魏对此没有防备,让诸葛亮迅速占据陇右三郡。大面积国土的丢失,直接造成魏国朝堂震动,因此魏明帝亲自坐镇长安,并派出得力大将张郃,想要夺回丢失的城池。

在接下来的战事中,街亭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就成了重中之重。魏军一旦无法突破街亭,就会彻底失去陇右。因此,双方统帅都明白街亭的重要性。

对于街亭守将的人选,诸葛亮一直在思考。其实当时诸葛亮帐下人才济济,除了赵云等人在箕谷充当疑兵,还有着魏延、吴懿、王平等一众将领。这些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但是诸葛亮却破格提拔参军马谡,让其率军驻守街亭。

马谡,何许人也?他有着不俗的才能,深得诸葛亮的器重,但是刘备在临终前就曾对诸葛亮提到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只是诸葛亮并没有当回事。

最后马谡不遵循诸葛亮的部署,导致蜀军溃败,直接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功败垂成。

那么诸葛亮明知道街亭的重要性,为何会放弃众多经验丰富的老将,而任用马谡呢?我认为有以下2个原因。

其一,马谡听话。

在街亭之战前,因为马谡一直都是作为诸葛亮的参军,他所作所为,诸葛亮看在眼里,发现马谡一直都是很好的执行自己的命令。诸葛亮平时经常与马谡商谈军事,而马谡提出的见解深得诸葛亮的认可。到后来,诸葛亮甚至已经拿马谡当作自己的学生一般教导。

诸葛亮明白街亭的重要性,最好的作战部署就是在大道上筑寨驻守,他担心像魏延等老将会有自己的想法,认为马谡一向乖巧听话,因此让其前去。只是让诸葛亮没想到的是,马谡自以为是,在来到街亭后,根本不遵循诸葛亮的部署,这才有了街亭之败。

其二,提拔马谡。

这应该是诸葛亮的主要目的。因为在诸葛亮看来,街亭之战只是驻守,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拖延时间,对于没有独自领兵经验的马谡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同时能获取足够的军功。只要他在街亭之战建立功勋,回朝后诸葛亮就可以明正言顺的将马谡进行提拔,未来就完全能把马谡作为自己接班人培养。

马谡其实也明白诸葛亮的用意,但是他为了获得更大的功劳,想要表现自己的军事水平,因此不顾诸葛亮的嘱托,导致蜀军的溃败。

至于说为何不用其他将领,可能是诸葛亮有着自己的考量。诸葛亮为了保险,还将稳重的王平调派给马谡作为副将,没想到马谡完全不堪重用,直接导致北伐彻底失败。

这一次的用人,可能是诸葛亮一生中最后悔的一件事。

0 阅读:121
评论列表
  • 2024-05-18 15:43

    魏延的性格,要是诸葛亮完全重用他了,他很可能会居功自傲,难以驾驭。至于吴懿这时间段算是半架空状态,不敢给予太多实权,拥有实权是从三出祁山开始的。

文诩历史

简介:爱好历史,关注历史,尤其喜好三国时期与唐朝时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