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不可大意,这5招要牢记,才能助你摆脱贫血

益药健康 2024-05-14 09:25:18

贫血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根据不同的原因,临床上可以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而缺铁性贫血在临床上更加常见,主要是因为体内贮存铁的缺乏而影响到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

                                               

缺铁性贫血在各种年龄均可发病,尤其是妇女(特别是孕妇)和婴幼儿、青少年等发病率最高。这是因为这些群体对铁的需求量非常大,如果在饮食上不及时补充蛋黄、红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食物,非常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贫血一旦发生,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除了会有脸色不佳、头发干枯、手脚冰凉怕冷等症状之外,对心血管系统也会有所影响,贫血会导致细胞携氧能力下降,器官处于缺氧状态,患者在体力活动后就感到心悸、气促,重度贫血的人稍一活动就气喘吁吁,感觉到胸闷、呼吸不畅,对患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实际上预防缺铁性贫血并不难,这取决于你能否找到对应的方法。具体应该怎么预防,大家可以看看以下5点措施。

1、饮食补铁

饮食疗法是治疗生理性缺铁的主要方法,我们需要找到真正补血的食物,这样才能更快地补血。在饮食方面我们需要做到,动物性食物在补铁补血方面更优于植物性食物,所以建议大家平均每天要吃50g红肉,主要包括瘦肉、牛羊肉、动物肝脏和动物血等。

2、补充维生素C

临床上,维生素C可以用于缺铁性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辅助治疗。因此对于缺铁性贫血的人群来说,需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或者直接补充维生素C,能够帮助促进机体对铁的吸收,纠正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猕猴桃、草莓、柑橘、白菜、西蓝花、苦瓜等。

3、药物补铁

对于缺铁性贫血比较严重的患者来说,想要快速纠正,建议遵医嘱进行药物补铁,如铁剂、补血类中成药等,尤其是慢性肾病患者、怀孕妇女,更需要药物补铁,以免长时间缺铁造成严重后果。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服用铁剂时,建议尽量在两餐之间或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4、避免偏食,素食,长期节食

缺铁性贫血与不良的饮食方式也有关系,除了摄入不足之外,偏食,长期节食等饮食方式也会导致缺铁性贫血。青少年容易偏食,建议家长们要注意烹饪方式的多样化,让孩子多吃肉类。对于减肥的人群,一定要采取科学的减肥方式,节食并不可取。建议大家不能单纯的补铁,要找出具体的原因对症治疗。

5、积极治疗慢性失血性疾病

病理性缺铁也是贫血的常见诱因,铁的丢失一样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一般高发于慢性失血性疾病的人群,如女性月经过多,痔疮,消化道溃疡,消化道肿瘤等。对于疾病导致的贫血,一定要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既然知道了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方法,我们平时就要多注意实施。贫血对身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因为人体组织器官需要的氧气,是通过血液中的红细胞携带运输的,所以,贫血会对身体各个脏器的功能都会产生影响。缺铁性贫血发生时,我们要对因治疗,通过食补结合铁剂进行治疗。

参考来源:

姜树仁."为何女性易患缺铁性贫血."大家健康.(2010):26-26.Print.

吴彦青."缺铁性贫血怎么补."家庭用药.(2013):68-68.Print.

0 阅读:55

益药健康

简介:帮助病人长期管理疾病,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