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亥俄州聚乙烯泄漏事件,当地政府的骚操作亮瞎双眼

四十二光年 2023-02-13 23:01:39

大概十天之前,也就是2月3号的晚上,美国一列货运火车发生脱轨,从而引发火灾,并导致危险化学物质氯乙烯泄漏。

据可靠消息报道,该列车总共有超过100节车厢,其中的大约50节车厢在俄亥俄州的巴勒斯坦城小镇脱轨,并引发火灾。

事故现场火光闪烁、浓烟滚滚,直冲云霄。

当地相关部门表示,由于翻车的车厢中有20节载有危险化学物质氯乙烯,因此应急部门“当机立断”地进行了“受控释放”,并且在恰当的时机点燃了氯乙烯。

氯乙烯,又名乙烯基氯,英文名为Vinyl chloride,化学式是C2H3Cl,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无色、有醚样气味的气体,微溶于水,引燃温度为472℃ ,爆炸上下限为33% ~3.6%。

氯乙烯因为它的易燃易爆性和有毒有害性,在我国被列入了《危险化学品目录》,在世界国际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被列为1类致癌物。

对于人体,氯乙烯具有致癌性,致畸型性,生殖毒性;对环境也具有相当大的危害性,还具有土壤富集性。

人体吸入聚乙烯或者皮肤接触聚乙烯可导致多种不同症状,包括:

急性中毒: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

严重中毒:神志不清或呈昏睡状,甚至造成死亡;

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四肢末端麻木、感觉衰退,并具有肝肿大、肝功能异常和消化功能障碍等。

皮肤中毒:轻则出现皮肤干燥、皲裂、脱屑、湿疹等,重则出现红斑、水肿、坏死等症状。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美国长期去工业化的原因,导致美国工业人才、化工人才断层的原因。

在面对危害性如此之大的危险化学品,美国的相关部门NTSB(运输安全局)和CSA(化学品安全局)居然选择第一时间点燃聚氯乙烯这种骚操作。

不得不说,这是最简单的,最亮眼的操作,堪称美国应付危机的又一个神来之笔!

氯乙烯正常充分燃烧分解会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氢。

但是,氯乙烯在不充分燃烧的情况下,则极容易生成臭名远扬的另外一种有毒气体二噁英,这可是号称世界上最危险的化学物质之一!

虽然氯乙烯本身急慢性毒性就不弱,还致癌,可点燃后的产物更致癌,毒性更强。

如果是列车翻车导致的自燃那也就算了,若真的是美国相关部门故意点燃,那这操作可真太骚了!

这个操作绝对是人类史上最骚的操作之一,一定可以名留青史,臭名远扬。

根据我国的相关文件显示,处置氯乙烯的正确方法是物理吸附和紫外照射。

也就是说找能吸附氯乙烯的东西去吸附,然后剩下的可以让太阳来搞定。让阳光完成聚合和脱卤,这是目前为止人类科技水平能做出的最优解。

可是,美国这一次泄漏的氯乙烯实在是太多太多,有足足5节车厢的聚乙烯泄漏,当地的土壤、水和空气铁定完蛋。

因此才有人把这次的聚乙烯的泄漏与切尔诺贝利相比。

可是,大家都不知道的是,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的时候,当时的苏联政府派出了非常多舍生忘死的同志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救赎,而美国政府却在此时选择逮捕记者、封锁消息。

美国政府的信仰里只有利益、只有钱,视普通民众的生命如草芥。

据报道,当地附近已经有大量动物死亡,出现人死亡也是迟早的事,或许早已出现,只是消息被封锁了而已。

美国的媒体这段时间一直在报道气球的事情,把这么重要,俄亥俄州、对美国、甚至对全球环境影响深重的重大氯乙烯泄漏事件视而不见,这真的非常美国。

在俄亥俄州的中国同胞们,可以的话尽快逃离吧,这玩意一旦中毒,影响是一辈子的。

氯乙烯对于人体的长期危害性,越南战争之后的越南人应该深有体会。

这玩意就是美国臭名远扬的化学武器“橙剂”,曾经被美国大量投放到越南,对越南人民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伤害和后续持续的影响。

灯塔国真的是人类的灯塔,再次发出了邪恶的光芒、笼罩全美国。

如果,我是说如果这次的事件发生在中国,那美国媒体绝对会马上疯狂报道,再也没有人会关心气球的事情。

当然,中国对于氯乙烯这种有毒气体的管控早已非常严格,绝对不会像美国那样拉胯,出现这种重大的泄漏事故。

不想幸灾乐祸,氯乙烯泄漏过多的话,其对人类影响恐怕比切尔诺贝利要影响更大,还是希望万恶的美国人能好好处理,干点人事吧,不要影响到我们的子孙后代。

我是42光年,喜欢就点个关注吧!

1 阅读:631
评论列表
  • 2023-02-17 10:07

    氯乙烯和聚乙烯不是一种物质,毒性也不是一个量级的

四十二光年

简介:非著名,非职业马拉松跑步爱好者,每天学习、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