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件事会影响宝宝大脑的发育,为了宝宝健康,父母以后别做了

星星妈育儿说啊 2024-03-30 22:36:58
导语

准妈妈十月怀胎,生下宝宝后,不管是对于准爸爸,还是对于老人来说,宝宝的到来,让全家人都感觉到喜悦。

尤其是家里只有一个宝宝,夫妻双方的老人,都会特别稀罕这个宝宝,经常把宝宝抱在怀里,一边摇晃一边跟宝宝说话,看似宝宝很享受,但是这却是很危险的行为,过度摇晃,容易让宝宝的大脑受到伤害。

大人再疼爱宝宝,这5件事会影响宝宝大脑的发育,为了宝宝健康,父母以后不要做了。

这5件事会影响宝宝大脑的发育,父母早知道早应对,避免坑娃

一. 过度摇晃宝宝

“摇呀摇,摇到外婆桥”,相信很多人小时候也听过这个歌谣,不少老人在哄宝宝的时候,喜欢一边哼歌,一边摇晃宝宝。

宝宝在老人的怀抱里,摇摇晃晃,就像躺在摇篮里。

儿科专家崔玉涛提过,禁止剧烈摇晃一岁以内的宝宝,因为宝宝的脑部发育还不够成熟,颈部力量过弱,没有办法很好支撑和控制头部。

过度摇晃,会让宝宝的大脑组织跟颅骨发生碰撞,存在导致颅内出血的可能性,对大脑造成损伤,影响大脑的发育,造成婴儿摇晃综合征,甚至会危及宝宝的生命,因此父母和老人在护理宝宝的过程中,要避免过度摇晃宝宝。

二. 过量喂养

对于很多老人来说,“娃吃得越多,胃口越好,长得就越是白白胖胖,这样的娃才健康!”,老人看着宝宝像莲藕般粗壮的手臂,满心欢喜,娃长得多好啊!

因此,很多老人在喂养宝宝的过程里,总是一次又一次地给宝宝喂奶,觉得孩子吃得越多,长得越快,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过量喂养,不但会导致宝宝频繁吐奶,引发胃部不适,而且会导致营养过剩,宝宝长得太胖,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不仅如此,过度喂养,不但会导致宝宝肥胖,不利于大脑的发育,而且还会增加宝宝肠胃的负担,在消化过渡食物的同时,会导致有限的血液和氧气,从头部转到消化部,影响宝宝大脑对氧气的吸收,影响大脑的发育。

新生儿的胃部发育还没有完善,在宝宝6个月之前,容量比较小,胃是横着的,状态也不稳定,而且新生儿的贲门比较松动,上宽下紧。

一旦宝宝在短时间内,摄入过量的奶,胃容量过满,无处安放的奶,就会随着宝宝的呕吐,而排出体外。

不同月龄的宝宝,吃奶量是不同的,妈妈要根据宝宝的体重和月龄来调整,过量喂养,也不利于宝宝大脑的发育。

新生儿每隔2个小时哺乳一次,如果宝宝每次吃奶能间隔2小时,说明吃奶量是充足的,宝宝的身高和体重达标,意味着营养摄入充足。

然而,如果宝宝的体重增长过快,体重严重超标,身体过胖,说明营养过剩了,妈妈需要给宝宝调整饮食。

从宝宝出生到3岁前,妈妈需要定期带宝宝去做体检,让医生检查宝宝的发育情况,是否符合月龄对应的指标,如果宝宝体重发育过快,需要及时干预,避免宝宝过度肥胖,影响大脑的发育。

三. 营养不良

“我家娃3个月就开始吃米粉了,自己家研磨的米粉,孩子吃得饱,还省钱,可比奶粉好多了!”,大妈抱着孙女,得意地跟别人炫耀。

媳妇奶水不够,吃奶粉的话,张大妈嫌太贵了,她灵机一动,在宝宝3个月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给孙女吃上了米粉,看着孙女吃得那么香,她还数落了媳妇一顿,“真的不会勤俭持家,吃米粉多好!”

因为营养不良,孙女每次体检,发育都不达标,身高跟体重,都比同龄人矮一截,孙女一岁的时候,看起来就像一个6个月的宝宝,瘦小又体弱多病。

儿子看不下去了,把亲妈训斥了一顿,他还根据医生的要求,给娃添加了奶粉,养了几个月,营养跟上了,孩子的身高体重也逐步增长了。

很多老人为了省钱,给低月龄的宝宝喂米粉,不利于宝宝身体的发育,长期营养不良,甚至会阻碍大脑的发育,影响宝宝的智力发展。

其实6个月后的宝宝,才可以进行米粉喂养,过早吃米粉,会损害宝宝的身体健康,给肾脏增加负担。

宝宝在发育的过程里,营养摄入多,会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相反,如果营养摄入过少,会阻碍宝宝大脑发育。骨瘦如柴的孩子,大脑发育也会受影响,进而影响智力的发育。

0-6个月的宝宝,妈妈可以给宝宝选择全母乳或者是奶粉喂养,宝宝6个月后,妈妈可以给宝宝选择奶粉搭配辅食,或者母乳搭配辅食进行喂养。

奶粉富含DHA,能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在宝宝6个月后,妈妈可以给宝宝添加富含DHA的食物,比如:虾,带鱼,鳕鱼,核桃,花生等等。

四.睡眠过少

晚上10点过后,宝宝的大脑会分泌生长激素,如果宝宝睡觉太晚,或者经常熬夜,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睡觉,生长激素的分泌会减少,也会影响宝宝大脑的发育。

不同年龄段的婴儿,需要的睡眠时长也不同,睡眠时间过短,影响身体健康和大脑的发育。

3个月内的新生儿,睡眠时间推荐14-17小时,不要少于11个小时。4-11个月的婴儿,睡眠时间推荐12-15小时,不要少于10个小时。1-2岁的儿童,睡眠时间推荐11-14小时,不要少于9个小时;3-5岁学龄前儿童,睡眠时间推荐10-13小时,不要少于8个小时。6-13岁的学龄儿童,睡眠时间推荐9-11小时,不要少于7个小时。

五.缺乏关爱和必要的肢体接触

《饥饿的母爱 饥饿的母爱:治愈母爱缺失带来的创伤》书里提到,曼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爱德华·特罗尼克博士,曾经做过一次“静止脸实验”,来说明情感调谐现象。

在“静止脸实验”里,刚开始妈妈用熟悉的方式跟宝宝接触,通过声音,手势,眼神跟宝宝进行持续的互动,几分钟后,妈妈被要求跟宝宝分开,并且在同一个地方,保持一张静止的脸。

妈妈对着宝宝,不会再露出微笑,也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宝宝跟“静止脸”妈妈呆了几分钟后,原来快乐的宝宝变得痛苦,宝宝大哭起来,不管宝宝是通过哭泣,动作等方式,试图再次引起妈妈的注意,但是妈妈还是无动于衷,这种情况让宝宝越来越崩溃。

如果妈妈长时间漠视宝宝的情感需求,不安抚哭泣的宝宝,也不愿意给宝宝进行肢体和眼神交流,时间长了,宝宝没有办法跟妈妈建立起牢固的依恋关系,还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饥饿的母爱 饥饿的母爱:治愈母爱缺失带来的创伤》书里还提到,研究表明,3个月大的女宝宝就开始模仿母亲的声音和表情了。

母亲面部的表情,不仅能传达情感,还可以为宝宝创造大脑回路,妈妈跟宝宝之间反复的建立互动,会建立起互相的信任和安全型依恋关系,这种互动对于宝宝发育中的右脑至关重要。

因此,在宝宝出生之后,父母在抚养宝宝的过程里,要及时地给宝宝关心,肢体,眼神和语言交流,有助于宝宝大脑的发育,这也是很多人,喜欢边抱着宝宝,边喜欢跟宝宝说话的原因,把宝宝抱在怀里,看着宝宝的眼睛,轻声细语地跟宝宝说话,这对于宝宝来说,是最幸福的时刻了,因为宝宝感受到了妈妈对他的爱。

0 阅读:0

星星妈育儿说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