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存储了小米粒大小的脑组织构造数据,竟用了143万GB的容量

科普大世界 2024-05-13 22:37:13

在神经科学的领域里,一场革命性的突破正在悄然发生。人脑的构造有多复杂?功能有多强大?近日谷歌与哈佛大学的脑科学研究人员联手,成功地对1立方毫米的脑组织进行了纳米级建模,居然存储了1400TB的惊人数据。

我们平时接触的数据量,很少会到TB的级别,因为1TB等于1024GB的容量,基本上也就是如今普通电脑的硬盘容量,那么1400TB也就等于143.36万GB了,而这只是一立方毫米的脑组织的建模数据存量。

一立方毫米的脑组织的体积,也就像一个小米粒的大小,科学家们却在其中发现了5.7万多个细胞,1.5亿个神经突触,230毫米长的微小血管等,各种精细结构不计其数,让人十分惊叹脑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

这项名为H01的重建项目,首次以纳米级的分辨率展示了人类大脑中的突触连接网络。这项研究的核心是一个来自45岁女性癫痫患者的颞叶皮层组织样本,大小约为1立方毫米。通过一系列精细的处理过程,包括快速固定、染色和树脂包埋,样本被切成了数千个超薄切片,每个切片的厚度仅为33.9纳米。之后研究者利用多束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这些切片进行了成像,获得了总大小约1.4PB的原始二维图像数据。

通过这种超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科学家们得以观察到以前从未见过的细节,包括神经元之间的细微连接和细胞内部的复杂结构。通过对这些结构的分析,研究者们鉴定出了该脑区的主要细胞类型组成,并发现了一些以前未知的神经元形态和连接方式。

在获得了如此庞大的数据量后,研究者们使用计算工具对这些二维图像进行了拼接、对齐,并重建出了三维的体素数据。接下来,他们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对体素进行神经元形态分割,并通过人工校正分割错误,最终构建出了这1立方毫米脑组织内所有细胞、突触和血管等结构的三维形态。

例如,他们发现绝大多数轴突与其目标细胞仅形成一个突触,但少数轴突却能形成多达50个以上的突触,与目标细胞建立特别强的连接。这种多突触的“强连接”在兴奋性和抑制性轴突中都普遍存在,其数量显著高于随机形成突触时的预期水平。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提供了新的线索。

此外,该模型还揭示了大脑中的血管系统,这对于研究大脑的能量供应和代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观察血管与神经元的相对位置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大脑中的血液流动和氧气供应对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然而,这一研究的挑战也同样巨大。首先,人脑的体积远远超过了这1立方毫米的样本,要对整个大脑进行建模需要巨大的数据量和计算资源。据估计,要对整个人脑进行建模将产生高达1.76ZB的数据量,这远远超出了目前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的存储容量。

其次,人脑中的神经元数量高达数千亿个,突触数量更是高达千万亿级,这使得在模型中进行准确的神经元形态分割和连接分析变得异常困难。

尽管如此,这一研究仍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机会。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我们对大脑复杂性的认识,也为未来的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基础。标志着人类对人脑研究的深入,也为我们理解大脑的工作方式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算法优化,我们有望在未来实现对整个大脑的纳米级建模和深入分析。这将为我们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的可能性和途径。

同时,这一研究也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巨大潜力和价值,为我们探索未知的大脑世界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思路。

消息来源:《环球网》5月13日报道《谷歌和哈佛联手绘制最全最大人脑图》

一天下降1公里!我国空间站高度因地磁暴急速下降,已低至374公里

敢想吗?美国要在月球上建铁路,还是磁悬浮!网友:先造条高铁吧

我国建成“太阳系气象站”,三站点横跨200公里,视野覆盖全天区

21年来最强地磁暴来袭,极光大范围可见,北纬28度都能看到

美国得州电价一日上涨近百倍,原因是大量发电厂停转!怎么回事?​

16 阅读:4821
评论列表
  • 2024-05-19 07:10

    大脑不单有细胞分子级存在,还有元素原子级存在,电流电子级存在、定点质子级性存,闭环磁力场存在、辐射无线电波存在,原子核级、中子级、中微子级、夸克级存在,想想心电图脑电图的电从哪里来的,声音波肌肉力量都人体制造的。

    用户13xxx09 回复:
    进化的如此高级如此复杂,就为了打螺丝
    用户59xxx35 回复:
    舅服你[呲牙笑]
  • 什么东西你纳米级扫描数据都大

  • 2024-05-19 14:15

    有啥用呢?这么大的信息载量中,只有不到1%能被宿主主动支配。其他都是为生命维持、本能、潜意识、应急、容灾等等基础功能服务的。主意识之外,基础功能的运行须求,才是消耗资源的主力

    49xxx77 回复:
    自闭症是剔除了感情信息,增加运算速度。不好说算不算进化。
    用户11xxx82 回复: 49xxx77
    算吧。看到过一篇论文,说老年痴呆和高智力明显正相关,高度隔代爆发的老年痴呆是智力进化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所以个人猜测,人体运、存总量没有突破的情况下,智力提升,会间接抑制了核心的运维和保全能力。毕竟人类的智力水平和几千年前进步并不明显,近乎停滞很久了。除非人类的食物、食物的吸收利用效率、盆骨宽度(胎儿脑发育太充分容易难产)再次重大进化
  • 2024-05-19 21:47

    可是我为什么啥都记不住呢

  • 2024-05-13 22:52

    就这个级别的存储量,我也没记住媳妇的生日。

    地狱在人间 回复:
    大脑会自动清楚不重要的信息
    昵称只允许中英文数字组合 回复:
    大脑会自动记不住对你来说不重要的东西,所以,你媳妇对你不重要,离婚吧[抠鼻]
  • 2024-05-14 06:12

    进化论不攻自破。这么复杂的结构进化一万亿年也不可能实现。

  • 2024-05-19 12:11

    《幽冥》,哈尔科夫[流鼻涕]

  • 2024-05-19 23:58

    每一个神经元都是一个恒星或者行星,宇宙的尽头界限走出后就是神经元外面

  • 2024-05-19 16:51

    存进去读不出来,容量再大有什么用?

  • 2024-05-20 07:08

    人的脑子,并不是以所思所想为主,我们的主动思维只是在大脑的部分区域完成。人体各个部位功能的控制和协调,都是由大脑自主完成,不受我们思想的控制。比如说心脏,我们做不到直接主动控制心跳和血压。把人体比作手机或电脑,我们的思想活动只是一个运行的APP或者说是普通用户,没有管理员权限,管理员是大脑[笑着哭]

  • 2024-05-20 11:21

    这点脑容量太小了,不够用的啊

  • 2024-05-14 07:42

    越简单的机制反应越快,大脑应该也是这样,它的数量庞大,但机制简单。就好像三体里秦国的人形计算机,机制简单,数量庞大。

  • 2024-05-14 07:00

    牛逼[点赞]

  • 2024-05-14 20:59

    生物电脑才是未来,现在的智驾,要是有麻雀聪明,早就搞定了

  • 2024-05-19 00:03

    内容有点偷换概念的意思

  • 2024-05-19 12:36

    谁创造了人类?

    武寒旭 回复:
    女娲、神、真主、猴子。
  • 2024-05-20 16:44

    人的大脑这么精密复杂,研究几千年才可以

  • 2024-05-20 16:36

    可是我的为啥写不进去东西??

  • 2024-05-14 19:55

    万事开头难,每一个系列组织结构应该是有规律的动态路线,摸清了源头系列机制,就可以化繁为简的推导出衍动态结果,模拟出区块链动态应答,更能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小型化,选择外空间环境减低噪声影响,多元化地空问答的修正应用,逐级完成破译动态系列的序数归纳,合并成完整的衍演编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命完全可能以另一种方式来表达,长生不是梦。

  • 2024-05-14 00:21

    99.99%也是无用的,否则早就上天入海了。

    2023行者 回复:
    因为要处理身体机能代泄运转!比如感知冷、热、出汗、消化、细菌的抵抗、行走,视觉处理等等[笑着哭][笑着哭]
    牛爸 回复:
    喝水呛到了,就说明有一部分大脑休息了[笑着哭]
  • 2024-05-18 18:55

    修仙才是文明的最终形态

  • 2024-05-14 05:22

    大脑大部分构建,都是跟细胞之间的自动连接运转系统。

  • 2024-05-14 16:18

    只是数量,结构仍然简单。原理更简单。

科普大世界

简介: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能量,扩展科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