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砚//巧拙之间,皆著其华

海上墨绘 2020-12-03 11:50:43

初看汪玉砚的作品,尤其是十二生肖系列,即刻被人物形象之灵动所吸引,细看则又被精巧的水墨风景所感染。人物形象与微观化风景一个作为前台,一个作为背景。人物稚趣可爱中又有拙朴之气,风景则于沉静中呈现出雅致的韵律。稚趣和雅致的结合,就在于巧拙相间,意趣卜现。

由于稚趣,因而也给想象留下了充裕的空间:对花草树木与空间的相关性想象;对情景与情感关系的想象;对人物精神世界与存在方式的想象……似乎都在灵动而平静的心绪中找到了它们的所在。

源于雅致,也就保留下了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为而不持的恬静与豁达。于宁静之处见波澜,于方寸之间现天地。这就为万物与“我”的存在与共生找到了一个静栖之地。

巧,在于不沉滞,无怠惰。不沉溺于一种想象性的美好,从而被桎梏于完整的俗套中,而是将关注放诸于生机与生气,在两两相对的交错中捕捉稍纵即逝的形式之美与意义之善。

拙,在于不刻意,无着相。在再现与表现之间的踌躇徘徊,是为了更多地呈现与表达,整个作品就是一个情感/回忆/体验的场,应接着所有的热望和期许。

在这种追求之下,作品被封闭起来从而作为被固定的陌生化的对象就成为不可能。

这是突破套路化的第一步。亦庄亦谐的风格糅杂抹除掉套路化的“美”看似牢不可破的边界,在此之上,创造性的意义得以不断溢出,相互渗透。

同时,这也是消除陌生感的第一步。陌生感是一种异化的呈现——异化来自于画家与自己的对象(作品及作品中的事物)的脱离与对立,这也是现代艺术以来的一种普遍现象——然而异化导致了作品失去了温度与生成性意义的来源,从而逐渐在这种隔绝中窒息甚至死亡,而对这种窒息与死亡的欣赏乃至膜拜遂成为某种审美上的不健康倾向。毫无疑问,这种审美既不普遍,也不具有可持续性。

要消除这种不可持续性的审美状态就必须保持作品的“现实性”。“现实性”不等于真实性,因为艺术本就是主观感受的抒发,因此不可能完全描摹和反映真实,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艺术却又最大程度地展现了真实性。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种真实性就是通过对“典型”的挖掘提炼而塑造出来的。事实上不仅仅如此,还需要一种能够还原真实情感和回忆的能力,简单来说,如果作品从形式结构上让观者感到新奇,这就促成了趣味性,然而假若只有新奇特异性,又不会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作品还必须包蕴着既典型又特殊的情感,让观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触摸到自己的人生记忆/情感记忆。

这种“真实感”在汪玉砚的作品中则存在于情绪情感的表现上面,由于亦庄亦谐的风格,导致灵动的方面不至于显得凌乱没有节制,沉静的方面又不至于陷入沉寂呆板,而这种不偏不倚的状态,才是最具有真实性的方面。有一些作品为了追求效果,放任情绪色彩,导致动静关系失调或者悲喜情绪失衡,都是丢失真实性的原因。

中国画犹如中国文化一样早熟,因而有阻滞之忧,唯有破而不败才能稳中求变,实现推陈而出新的愿望。汪玉砚的创造性也展现在这个方面:雅致之上有灵动的气息,这种灵动通过稚趣拙朴的形象表达来呈现,从而动静互不否定,也不对抗,而是以整体的方式呈现出和谐的态势,在此之中,汪玉砚又以拙朴的线条勾勒灵动的生机,意到而笔到,自然笔下生花。

文/王 虹

瓶花系列2019 no.1

纸本水墨

85x45cm

2019

芍药

35x35cm

丝上水墨

2020

瓶中景no.3

45x45cm

布面水墨

2020

花鸟系列 11

绢本水墨

19x28cm

2019

瓶花系列2018no.1

纸本水墨

20x15cm

2018

瓶花系列2018no.2

纸本水墨

20x15cm

2018

瓶花系列no.1

纸本水墨

60x40cm

2019

瓶花系列2018

纸本水墨

20x15cm

2018

花碗

纸本水墨

45x45cm

2016

瓶花系列2020 no.2

棉布水墨

35x35cm

2016

瓶中景

纸本水墨

50x50cm

2020

如意no2

丝上水墨

65x65cm

2016

瓶花系列2018 no.5

纸本水墨

33x33cm

2018

汪玉砚

生于重庆

先后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水墨艺术家 策展人

之砚(艺术衍生品品牌)创始人

重庆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会员

重庆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

四川当代油画院专职画家 杂志、书刊报刊发表、小说插图绘制等

曾获 2017年度艺术市场价值排行榜.新锐艺术家奖、

金瓦奖年度推动公益人物奖《瓶花系列》作品获2016年度木兰奖。

中国邮政万里堂杯明信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专业组中级设计师称号等

展览

2019

7月 “玉之于砚”汪玉砚个人作品展 成都

2月 重庆工笔画作品邀请展 重庆

1月 重庆首届工笔画展 重庆

2018

12月 中国新当代艺术作品跨年音乐会暨四川当代油画院学术年(第六回)

6月 两岸双青共谱丹青书画艺术作品展 香港

4月 水之性——写意水彩艺术家作品提名展 广东

2017

12月 中国新当代艺术年度提名展

9月 汪玉涵,汪玉砚双个展 共同艺术中心北京

8月 夏木阴阴 齐云山 群展

4月 第二届“宝甄艺术推介计划”暨“中华文化四海行•走进奉化”青年艺术展

3月 重庆市女子书画大展 重庆美术馆 重庆

1月 《新当代艺术》 2017首届成都市美术馆学术提名展 成都 市美术馆

2016

12月 《新当代艺术》四川当代油画院学术展 文轩美术馆 成都

9月 《扇顽》新天地艺术中心 重庆

5月 《方向.未来》 青年扶持计划全球巡回展 前方艺术中心 北京

4月《中国工笔画省际联盟首届优秀作品提名展》 四川美术馆

3月 《她》新女性绘画联展 北京《宝甄艺术推介计划》 澳门

2015

12月 《医.草本》 大千画廊美术馆 北京

《诗艺成都。天府之国》--四川当代油画院学术艺术联展岁月美术馆 成都

《重庆书画院成立十周年暨全国名家作品邀请展》 王琦美术馆 重庆

7月 《穿行——水墨七人展》 宽云美术馆 成都

9月 《云艺术签约艺术家作品推荐展》佳想安善美术馆重庆

7月 《喵的幻想》个人作品展 享悦艺术空间北京 个展

6月 《中流砥柱.首届巴渝名家中国画提名展》 晏济元美术馆 重庆

3月 《巾帼写春秋——重庆女子书画协会20周年庆画展》 重庆美术馆 重庆

《红了绿了----国际女性艺术展》 宁波美术馆 宁波

《中国女性艺术展》 中和美术馆 北京

2014年

12月《行走在传统与当代之间》 四川新当代艺术家学术联展 成都美术馆成都

4月 渝书彧画逾流觞--中国重庆书画名家书画展 重庆艺术馆 重庆

3月 墨趣 三人小品展---重庆晨报艺术周刊创刊两周年 巴渝文化会馆 重庆

1月 “中国新势力”水墨邀请展 三和艺术馆 成都

2013

6月 “水墨双生”当代水墨邀请展树美术馆 北京

2月 亚洲酒店艺术博览会 文华东方酒店 香港

2012

10月 成都世茂嘉美术馆开馆展 世茂嘉美术馆 成都

7月 新星星艺术节优秀作品暨推荐作品展 艺术场 上海

“潜.锋芒”新星星艺术节优秀作品展艺术场 上海

2011年

3月 新星星艺术节优秀作品巡展 深圳长沙

11月 第二届新星星艺术节 多伦美术馆 上海

2010年

11月 新星星艺术节入围作品展览 成都会展中心

发表

2017 《中华手工》 《艺术品鉴》

2016年 《图纹石》

2015年《南风》 《时间艺术》 《享悦艺术》《三品艺术》《旁观者》《上层美术》

《三品》

2014年 1月《重庆美术》 10月《揽域.收藏》

2013年 《腾云》

2012年 8月《腾运》

2011年 1月《乐活》杂志 1月《casa国际家居》 10月《ELLE世界时装之苑》

2010年 5月 瓶花系列作品 发表于 《当代艺术》 7月 瓶花系列作品2发表于 《当代艺术》

2006年《沙发上的猫》发表于《当代美术家》 《沙发上的猫》发表于《美术报》

2004年《一罐飘香》插图

2003年《瓶花系列一》发表于《成长》

2002年 抽象素描《老人体》编入《图形.想象.新思路》

2002年 抽象素描《老人体》于发表《当代美术家》

小说合作:《情关西游》《新腔》

获奖

2017年艺术市场价值榜 年度新锐艺术家

2016获金瓦奖亚洲生活美学论坛传播大使

《瓶花系列》获2016年度木兰奖

中国邮政万里堂杯明信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专业组中级设计师称号等

展览活动策划

《开放的六月.少儿艺术展》《小幅作品收藏计划

《书画中的重庆》《诗雅墨香—许伯建书法展》《重庆艺术机构联盟首展》《大未来——巴渝文化会馆首届儿童展》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帐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