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被证明可能存在,这一发掘是否意味着中医即将复兴?

深水聊养护 2024-05-17 21:02:40

这与证明扁鹊是否存在没一毛钱关系,扁鹊的存在从来就没有争议

至于对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就更可笑了

事实上《天回医简》早在2012年就被挖掘整理出来了,这都十多年过去了,中医该衰败衰败,你见到有丝毫的起色吗?

只不过是近些年研究发现《天回医简》可能是失传的《扁鹊医书》,仅此而已

先说证明扁鹊存在的问题

《左传》、《战国策》、《说苑》……,能证明扁鹊存在的史料车载斗量(那时候叫“秦越人”),哪个份量都不比《天回医简》差

更何况还有司马迁《史记》里的《扁鹊·仓公列传》,这是如假包换的中国正史。能被《史记》所收录的人物那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性是毫无争议的,你《天回医简》的出土最多只能说是旁证而已

《扁鹊·仓公列传》

而且扁鹊的生平事迹史料已经铺垫的非常“丰满”了

说扁鹊是山东临淄附近的郑阳人,公元前386年前后即“为人舍长”,随长桑君“出入十余年”,承长桑君授以《禁方书》,然后吃了仙丹有了“透视眼”

然后扁鹊又绕世界转悠给人看病,到了邯郸发现妇科病多,扁鹊就主看妇科;到了咸阳发现儿科病多,扁鹊就主看儿科;到洛阳时发现老年病多,扁鹊就主看老年痴呆和耳目昏花,主打一个“随俗为变”

最后遭秦国太医令李醯妒忌被刺杀

我去!扁鹊的生平都这么详细了,你《天回医简》的内容可没有这么丰富的细节

再说《天回医简》就是失传《扁鹊医书》的事

首先《扁鹊医书》这个名字就有误导性

因为战国时期还没有“扁鹊”这个名字,一般是称之为“秦越人”,而且也不会用“医书”这么现代感十足的书名

直到两汉时才第一次出现了《扁鹊外经》和《扁鹊内经》这样明确有“扁鹊”名字的记载

其次我们发现被纳入中国正史立传的中医先贤,几乎都有都著书的习惯

例如华佗有《青囊书》、涪翁有《针经》、壶翁有《太微黄书》、张仲景有《伤寒论》等等

可唯独扁鹊是个例外,他写了什么著作?没人知道,历史上也毫无记载

最后,后世有人认为《难经》是扁鹊的著作,原因是三国时吴国太医令吕广校《难经》,提到《难经》是“秦越人撰”

但三国和战国之间差了600多年,你吕广靠什么考证出来扁鹊写了《难经》?

可信度弱的一P

所以扁鹊的著作叫什么?现存哪里?写了什么?2000多年来一直是个谜

直到《天回医简》的出现

我们如何认定《天回医简》就是扁鹊的著作呢?

2012年,四川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了900余枚包含医学内容的简牍,过去这十几年里考古学家就在一直KUKU整理和解读这些简牍的内容

老官山汉墓

而在解读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简牍中频繁出现“敝昔曰”的字样。大家就猜测这个“敝昔”很可能是战国时期的中医,但当时还并未与扁鹊连系起来

其实这种“有书无名”的情况在中医史学界很常见

例如江陵张家山医简里的《脉书》和《引书》的作者是谁不知道

安徽阜阳双古堆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墓出土的简书《万物》的作者是谁不知道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十四种古医书包括什么《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等等,作者是谁还是不知道

但这并不影响中医在临床上的发展,最多只会让考古人员挠挠头

所以《天回医简》里的这个“敝昔”即便找不到我们对应的熟悉的中医也无所谓

但转机出现在2019年

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考古人员在一些秦汉早期文献中发现了“敝昔”的记载,发现其生平和之前扁鹊的生平有很多相似之处

这才推断“敝昔”可能就是扁鹊,这也就是说《天回医简》很可能就是扁鹊传说中的著作

所以其意义仅仅是确定了一本古简的作者是扁鹊,并且推断出扁鹊的确存有传世著作

没了,仅此而已

这可能对中医史学界有重要意义,但对于中医的发展和传承来说……有啥用?

《天回医简》一共2万余字,内容涉及经络、脏腑、针灸、汤药等医学知识领域

其中字数最多的《治六十病和齐汤法》所记载一百多个药方,绝大多数在今天的中医手上仍然在用

你最多说《天回医简》是中医很珍贵的寻根溯源的资料,但对中医临床来说……

更何况现代医学已经如此发达,又不缺你一个《天回医简》。这就是为什么即便《天回医简》已经研究了10多年,对于中医临床上的贡献几乎为0

说到底,对《天回医简》这事儿最感兴趣的应该是rm深水这样喜欢琢磨医学史的“吃瓜群众”

而对于99%的临床中医来说,这就和你早上手机里看到的明星八卦新闻一样,一扫而过即可

0 阅读:73
评论列表

深水聊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