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象两党角色互换:共和党越来越反战,民主党越来越好战

萧武弹史 2024-03-14 09:46:22

美国大选最近仍然处在预热阶段,特朗普现在主打的是,只要他上台,就会叫停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俄乌战争马上就可以结束。

而且,在川派议员们的努力之下,拜登力推的高达650亿美元的对乌克兰的援助计划已经暂时搁浅,所以乌克兰目前处在比较困难的状态,不得不先放弃了阿夫迪夫卡,近日又放弃了另一个重要的据点。

不过,欧洲这次反而表现得比较强硬,尤其是法国和波兰等国。法国总统马克龙已经明确表示,无论美国是否继续援助,欧洲都会继续援助下去,甚至在必要的时候会派兵到乌克兰参战。

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也有类似的强硬表态。德国反而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更加克制,明确表示反对向乌克兰派出北约军队。

当然,这也符合德国在对俄关系上的一贯态度,并不希望过度激怒俄罗斯,与普京把关系搞僵,而是希望能够继续保持接触和交流,尤其是德国很需要俄罗斯的能源。

在这个意义上,即使特朗普上台,叫停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能否马上结束俄乌战争,恢复和平,也仍然有待检验,未必会像特朗普说得那样立竿见影。

不过,这里有个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共和党现在主打反对扩大战争牌,而民主党的拜登政府则坚持积极援助乌克兰,让俄乌战争继续打下去。

这和之前很长时间里美国驴象两党的人设完全不同,而且是完全点到的,可以说民主党拿了共和党的剧本,而共和党则拿起了民主党的剧本。

传统上认为,美国共和党代表美国传统工业巨头的利益,尤其是军工联合体,对共和党的外交政策影响甚大,而民主党更多的代表新兴的互联网巨头的利益,所以更倾向于反对用战争的方式去获取利益,而希望通过不平等、不公正金融、贸易和经济的方式去掠夺其它国家。

简单说,就是民主党不喜欢打仗,而共和党更倾向于用战争解决问题。至少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公开形象一直如此。

共和党的总统小布什在任期间,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两场战争,都对美国影响深远,之后的奥巴马、特朗普和拜登都在想办法消除这两场战争对美国的不利影响。

相比之下,被认为美国近几十年来的总统中智商最高的克林顿则一直被认为是个跛脚鸭总统,因为普遍的评价是他在任时期美国经济增长较快,而在外交上相对而言不如共和党那么强硬,即使他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袭,也没有改变这个评价。

奥巴马在任期间虽然发生了中东一系列政治动荡,但在发动对外战争问题上一直态度谨慎,相对比较克制,也仍然保持了民主党不喜欢战争的人设。

但从特朗普在2016年的竞选中开始,反而扭转了这种民主党反战、共和党好战的人设。特朗普在竞选时提出的口号美国优先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含义就在于,反对用美国的资源去打对外战争,充当世界警察,应该把钱优先用于美国国内问题。

因为从奥巴马的第二个任期开始,希拉里担任国务卿的时期,就在不断的营销亚太再平衡的战略,希拉里在对外问题上的姿态也显得格外强硬,与之前的民主党对外形象很不一致。

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不希望希拉里当选之后,美国再次陷入战争的泥坑,所以才会在2016年的大选中出现意外情况,让特朗普当选成为总统。不是美国老百姓更喜欢特朗普,而是因为他们更不喜欢希拉里,所以选择投票给特朗普,以阻止希拉里当选。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共和党建制派力推的候选人麦凯恩离总统越来越远,因为希拉里显然要比麦凯恩更共和党,而特朗普在这个问题上则显得比希拉里更像是传统的民主党,反对盲目发动对外战争。

在这个意义上,拜登虽然没有主动挑起战争,甚至还快刀斩乱麻地从阿富汗撤军,断臂止损,但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因为持续援助乌克兰,又让美国陷入了一场新的战争。

所以,现在看上去像是拜登和特朗普都拿错了剧本,都拿了对手的剧本。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之前美国发动的多次战争中,美国的许多盟友都是反对的,很多时候只有英国愿意与美国共同行动,而这次的情况完全相反,美国的主要盟友中的大多数都支持继续援助乌克兰,打赢这场战争,而特朗普的主张则会让美国再次失去大多数美国盟友的支持。

0 阅读:208

萧武弹史

简介:读懂了历史,也就读懂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