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不只是中国最大海峡,还是沟通中国南北海疆的战略通道

维达说 2024-02-29 18:59:07

作为中国人,没有人不知道台湾海峡和台湾岛的。台湾海峡作为贯通中国南北海运的要道,是国际航运的一条重要海上通道,也是中国沿海最大的海峡,而台湾岛虽然面积跟加拿大的温哥华岛差不多大,但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极具战略意义,堪为太平洋上“第一岛链”的锁眼,也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天然屏障。虽然前者是国际海峡,但如此要地必须尽在掌控,不容他国 舰船想来就来!

不只是中国最大的海峡

台湾海峡,是中国大陆与台湾岛之间连通南海与东海的海峡,福建省与台湾岛隔海相望,长度约有400公里,宽度上南部宽北部窄,平均宽度在200-400公里之间,最窄处的宽度为130公里,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海峡。

台湾海峡由于处在中国东海大陆架的延伸部分,北部水深一般为60~80米,南部为70~160米,南部“东山陆桥”一线(台湾浅滩、澎湖列岛直至台南的海底隆起部)为最突出的浅水带,最浅处水深不足10米,唯一的深水区在台湾岛高雄港西南,最大水深在1000米以上,非常利于海军潜艇隐秘出航,颇具未来军港价值。

在末次冰期时,由于全球海平面下架,我国东部海域的海面也曾下降数十米,那时台湾岛与大陆相连,部分海底露为陆地,已经成为冰川学、海洋地质学界的共识,近些年不断在台湾海峡深处发现的众多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又从古生物学的角度也给出了有力证据。所以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台湾南岛语族文化源头在福建沿海的可能。

不过台湾海峡虽然处在大陆架上,但海底地形却并非一览无余,而是丘谷相间,十分复杂,这跟太平洋板块以近东西向向欧亚板块下方俯冲,使得亚洲大陆东部边缘的地幔上隆有关。当时正值约一亿年前的晚中生代,是恐龙称霸地球的白垩纪时期,俯冲的力量不但形成了郯庐断裂带(中国东部的地震策源地,延伸2400多公里),还使得离散的大陆边缘在大洋中漂移成了岛屿,如台湾岛。

复杂的海底地形,还有海洋表层洋流中闽浙沿岸流、黑潮支流和南海暖流三支水系的相互消长的支配,台湾海峡潮差大、海流急、涌浪多,再加上夏季常有台风路过,被列为世界海洋十大恶水之一。但相对应的海水涌动也将海底的营养物质携带上来,所以台湾海峡南部就是中国重要的渔场。

所以台湾海峡自古以来就是福建弄潮儿的天堂,它们穿波越浪,走洋如适市。面对风高浪急的台湾海峡,并不把这道海峡视为难以逾越的鸿沟。历史也证明,自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入闽的河洛汉人就大量地横渡海峡,往台湾岛开发。因此现在的台湾岛上,闽南人是最庞大的族群,此外还有许多祖籍是福建的客家人。

台湾海峡与福建台湾岛三位一体

当然,福建这种迥异与中国其他省份的、归于海洋的气质,跟自身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所作为欧亚大陆东南隅的沿海省份之一,福建不像江苏、浙江、广东那样拥有面积不小适宜耕种的平原,其全省90%的面积是丘陵山地,即所谓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格局,所以进入海洋讨生活成了多数福建人的选择。

于是福建人便有了重商、爱冒险、勇于向大海寻找梦想的特质,也诞生了闻名中外的福州、泉州、漳州、厦门四大港口,成为了历史上的中国海上门户,还有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海洋保护神、具有远洋能力的福船等众多海洋文明的烙印,这些都有中国文明主体的农耕文化相异趣。

可以说人多地少的福建,虽然在历史上并不是富庶之地,但面向台湾海峡,丰富的贝、藻、鱼、虾、蟹等渔业资源和中国沿海和国际航运的重要海上通道,让福建在开放的海洋时代,领改革之先。而对岸的台湾岛,由于恰好处在中国版图的腹部,无论是北上还是南下都是重要的跳板,所以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就趁明末乱局入侵台湾,将其作为独占中国和日本对外贸易的据点。

中国沿海的海运船只地图

所以从地缘战略的角度而言,福建、台湾海峡、台湾岛三者是一体的,想要避免中国南北海疆的联通被掐断就必须保证三者均掌握在手中。尽管根据现在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台湾海峡的宽度超过了12海里领海,但仍在200海里(370.4公里)的专属经济区范围内,水域的国际法性质属于中国的“专属经济区”。

根据《公约》和中国的相关海洋法规定,他国船只享有航行、飞越的自由,但必须是在遵守国际法和我国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所谓的“无害通过权”,就是在“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的情况下“连续不停地迅速通过”。所以若有外国军舰打着自由航行的幌子,实则为台独分子打气的目的穿行台湾海峡的话,是违背国际法和我国法律的行为,中国不会惯着这种“臭毛病”。

当然,这背后也需要海军拥有足够的实力拒止才行,毕竟坦克榴弹炮上船既是辛酸无奈之举,也无法有效扼止霸权淫威。

上期回顾:与那国海峡:中国海军突围第一岛链的重要航道,台湾回归后大有可为

备注:本文是《世界海峡合集》的第15章原创作品,仅为一家之言,转发请注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及出处】,严禁抄袭。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2 阅读:7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