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独自面对一百多位国民党将帅,驳得蒋介石哑口无言

史说新域 2023-11-28 18:50:21

1940年春天的重庆,细雨绵绵,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踏着泥泞的道路,拖着摔伤的胳膊,参加蒋介石亲自主持、有一百多名国民党将领参加的全国参谋长会议。

蒋介石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会场上的气氛紧张得很,一开始,蒋介石就大发脾气:“冬季攻势打得不好,完全是由十八集团军(后称八路军)造成的。他们游而不击,专搞摩擦,袭击友军,包庇叛军,破坏抗日。对此,一定要认真撤查,整肃军令军纪。”

叶剑英当即站起身来,毫不客气地反驳道:“八路军并非游而不击,在冬季攻势里打得好的恰恰是十八集团军。有关战区和集团军之间的摩擦事件,的确是抗战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有人指控十八集团军屡次袭击鹿钟麟、石友三、侯如墉的部队,给日军以扫荡的机会。而实际上呢,却是张荫梧以及鹿钟麟、侯如墉等联络伪军进攻十八集团军。请听我念的进攻十八集团军的命令——”

叶剑英随即掏出早就准备好的证据,毫不客气地念了起来。

蒋介石脸上立即红一阵白一阵起来。冀察战区参谋长黄百韬赶忙上来给蒋介石帮腔:“河北灾情严重是十八集团军造成的。他们用囤积公粮的名义,把河北粮食运上了太行山。”

“这也不是事实!”叶剑英简直有点怒不可遏了,他不理解这些人为什么不把精力花在如何打日本上,而喜欢无休止的内耗战。

他气愤地说道:“我们的公粮都是存在群众家里,这样分散保管才不致为敌寇掠夺。去年夏天,河北大雨,日寇毁坏大堤,冀中、冀南水灾惨重,这怎么可以说是十八集团军造成的呢?”

这时,第二战区参谋长楚溪春也站起来说道:“十八集团军挑起新旧军的冲突,一一五师陈士榘支队不让国军追歼叛乱的队伍。另外,赵承绶军长所部奉阎锡山长官之令调回晋西南,在途中受到十八集团军的袭击,损失颇大,第十九军后方机关移动时,被十八集团军抢掠一空。”

“完全是颠倒黑白!”叶剑英平静地语气中透着一种不可压倒的正气,“新旧军的冲突,第十八集团军不仅没有挑动和参加,而且是坚决反对的。事变初期,彭德怀副总司令曾亲赴秋林见阎长官,劝其和平解决,不要扩大事态,为亲痛仇快。后来,新旧军在晋西作战,新军向北撤退,陈士榘支队隔断新军,不让他们对友军打一粒子弹。这就是陈士榘支队当时所取的态度。”

叶剑英说到这里,用目光扫视一下会场,继续说:“我们是不是要他们的人枪呢?我们决不会这样贪小利而失去全国人民的同情!

“现在楚溪春参谋长也在座,当忻口、太原撤退时,晋绥军的队伍相当混乱。我们曾帮助他们收容散兵,把抛弃在河川里的大炮抬回还给阎长官,后来阎长官说,你们没有炮兵,我把野炮收回,山炮则送给你们。本集团军的炮兵团就是这样成立的。

“因此,我们有根据说陈士榘支队的行动是顾大局的。后来陈士榘支队受到61军、19军的攻击,不得已撤回晋西北,本集团军的兵站线,遂被该军切断,住在医院的伤兵惨遭杀害,本集团军群情激愤,始有与反军发生小的冲突。

“而在赵军南下时,正值敌军由柳林进攻,我河西部队渡河侦察,不期与赵军遭遇,发生误会,这是偶然的事……”

原本蒋介石规定每个人的发言不能超过半小时,但叶剑英根本没有理睬,而是一口气讲了两个多小时。他口若悬河、条分缕析,原原本本的说明了各战区的实际情况,把前几天国民党方面对八路军的诬蔑全部驳了回去。

让蒋介石极其难堪的是,在场的一些国民党将领里面,还有有人颇具正义感,在叶剑英发言讲到精彩部分时,他们竟情不自禁地给叶剑英鼓起掌来。

“好啦——”蒋介石不愿再听了,“希望以后十八集团军能够听从我的命令,不要我行我素,否则一律按军法从事。”

那次争论就这样以无结果而告终。

其实蒋介石本来想凭借人多势众的优势,在这次会议上对叶剑英发起“围攻”,让叶剑英无从辩驳,最后宣布他要对八路军予以处罚的具体措施。

没想到叶剑英独自面对包括蒋介石在内的一百多位国民党将帅,却毫无惧色,以其凛然正义舌战群雄,竟然反客无主,驳得对方哑口无言,也迫使蒋介石取消了对八路军的处罚。

后来叶剑英向中共中央汇报了这次会议的情况,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高度评价,称他“有理、有利、有节,胜利完成了任务,打击了蒋介石的嚣张气焰。”

董必武则赞叹叶剑英上演了“舌战群儒”的好戏,可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相媲美,更何况《三国演义》是虚构的小说,而叶剑英以一敌百、舌战群儒是真实发生的事件。

6 阅读:1163

史说新域

简介:分享尘封史事中那些有温度、有趣味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