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风培育好比晒年夜饭强得多

德恒自然 2024-02-14 06:29:35

今年春节发现了一个怪现象,有人称之为反常现象。就是短信、微信拜年的人明显少了,的确如此,以往的除夕夜手机响个不停,别想消停。

果然不一样,不过晒年夜饭的人不少,而且很多发朋友圈的主打都是年夜饭。肯定地,各家的年夜饭都很丰盛,也各有特点,数量多、花样多,基本上都是十个菜打底,讲究十全十美。有的是在家做的,有的是在饭店做的,可谓是山珍海味、飞禽走兽,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都有。除此之外,酒水档次也都很高,茅台、五粮液、中华烟等已经走进寻常百姓餐桌。

这种变化是生活水平提高的象征,值得肯定。辛苦一年了,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庆佳节共团圆,一起过大年很有必要,而且是过年最重要的形式和体现。个人感到,当今无论是大家庭还是小家庭,要团聚在一起真是不太容易,只有过年才难得相聚在一起。

既然机会难得,而且时间短暂,有的过完除夕就各奔东西了,有的年初二就分头行动期盼明年团圆了。如此的短暂,彼此都更应该珍惜,并非是只为吃一顿、喝一顿,发个红包而已,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种团圆聚会意义并不大了。

个人感到,对于过年来说,全家人能够聚在一起,不管时间长短,最重要的应该是传承好家风。一个家庭什么都可以没有,什么都可以丢,唯有好的家风不能丢,不能没有,而且要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这种传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春节期间的培育和养成。比如少的给老的拜年,不管采取什么形式,都不可省略,不能没有。有人说山东的跪地磕头拜年习俗过于封建,应该取消。其实这就是传统,一代代就这么传承下来了。

有的家庭年夜饭非常丰盛,气氛也很好,但一点规矩家风没有,不但不传承,还给予破坏,让好的过年氛围变得很冷漠无情。比如,有的攀比老人给多少红包,因红包大小不一闹不愉快,两口子喝酒喝了多半夜吵架要离婚,婆媳不合翻旧账,姑嫂话说不在一起吵嘴等等,除夕之夜都有发生。还有的年夜饭,年轻人都不上手,手机不离手,都在等着吃现成的,全靠老人操持。

就这样的情况,做在丰盛的年夜饭,喝再好的酒有意义吗,饭菜吃得还香吗,还有年味吗?相聚时间不在于长短,年夜饭形式需要有,但不再吃什么、喝什么,过去吃个苞米饼子也很香,也有年味。重在聊什么、怎么聊,做什么、怎么做?比如说老人对子女谈谈希望和未来,规划一下前程和目标就比较好,子女对老人送些健康关爱也很好。老人给子女送本书,送张电影票都很好,子女给老人洗洗脚,剪剪指甲等也很好,这样要比单纯地吃饭喝酒,或者是借机扯别的事要有意义。

一句话就是让春节健健康康的,传统不能丢,家风要培育,这样的年味才浓,家庭氛围才温馨,过年过得才有意义!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和更多的人。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师友们可关注、可转发,可在下面留言、探讨、讨论与点评。谢谢!

注: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无关。

0 阅读:8

德恒自然

简介:和您聊一聊身边人、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