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前6集《江河之上》,才明白《江河日上》大结局为何破案潦草

品书追剧吧 2024-03-13 21:31:00

一口气看完《江河之上》播出的前六集,跟随罗远、耿念、林海岚的视角,了解了法律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看到三人办了两个案子(袁笑笑违法养金雕被判刑三年,下横头村杨一木等村民状告当地运盛化工厂),普法了公益诉讼、缺席判决等法律术语,还一起来到七星县,在县法院破旧的仓库里筹建起环境保护法庭,这让人充满遐想,也对《江河日上》那看似潦草的大结局有些释然了,原来如此。

凤凰岭市副市长戴崇光应该是个反派人物了,他那句“宁可毒死也不被饿死”已经给出暗示。

陈志强是凤凰岭祥发集团董事长,也是造成当地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而戴崇光与陈志强走得很近,还帮他通风报信,这股恶势力如何被根除,将是《江河之上》一大看点。

当然了,还有冯学文这样的无良律师,也是迟早要遭受清算的。

还有一个看点,戴崇光是耿念的偶像,一旦法官耿念看清了戴副市长的真面目,他将如何面对?

也就是说,《江河之上》已经开播的短短六集,就大体刻画出了角色的正派与反面,这里边有扫除黑恶势力的剧情。而《江河日上》与之不同,剧中众多人物,有的毛病一大堆,可除了钱起被判刑十年,其他的都弯弯绕绕一大圈却大团圆结局了。

看完《江河日上》的观众,想必会有意难平,那大结局未免也太潦草了吧?

王武之死,破案就这?如果仅仅是由于核污染钢材之事,需要动用海关部门才能解决问题,

那何必多次闪回王武生前的镜头?还口口声声“全是麻烦”。

镜头语言似乎是在暗示,另有隐情;公安局长赵驰也是给人一种很难以琢磨的感觉,让人看不透,因为他时常派下属金波去办理具体事务,让人怀疑他是否懒政?

他对郑寒江一上来就搬迁小吃街的举措,一开始并不赞同,他跟钱起打交道,也是话里有话,跟市环保局长朱天才应酬,更是真真假假。

这不得不让人猜疑,赵驰的立场究竟是什么,他会不会是个贪官?如果这样,那就可怕了。

看过董化平小说《江河日上》的观众知道,原著小说中,齐江市委的一些人物是有些灰色的。比如,赵驰的办公室张贴那幅《红梅图》是关泽霈所作,这可是画家关山月的真迹,赵驰却故意说是赝品;赵驰使用的茶杯,是景德镇官窑的谪仙杯,价值不菲,他却故意说这是仿品;赵驰跟人谈及领导,不说领导姓名,只用方位代替,东边指代市长李子平,西边指代书记廖宇正。

无独有偶,副书记兼秘书长的陈威,则给人一种官架子十足的感觉,

他是郑寒江的校友师兄,那面部笑容让人不放心。

李子平说过,如果扔进来一个炸弹,那会议室里的这些人,没有一个是无辜的。

在郑寒江身体力行去清理烂尾楼附近的垃圾堆遗留时,下着大雨,朱天才等人只远远地撑着雨伞观看,不愿去帮忙干活。看似累的累死,闲的闲死。

类似以上这些特写镜头,好像都在给出暗示,这里边可能有个“大老虎”,很可能与王武之死有关,可追完大结局才发现,压根就没有“打老虎”的情节,重点在讲解如何恢复生态环境、让齐江水质变清,然后将郑寒江主张并且探讨的有效环保举措推广开去。

可以说,《江河日上》和《江河之上》开创了一种电视剧的制作新思路,剧集的目的是宣传环境保护,把当地已经被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拎出来,让人们产生触目惊心的感觉,

知道事态危险和严重危害性了,那就想办法解决问题吧。

王组长就提供一个办事的思路,他说不要在意这条死鱼是谁送来的,拿去物证处查一下,这叫什么鱼,产自哪里,鱼嘴里的黑色液体是什么成分?

就是查出了这鱼是岩鱼,嘴里的液体重金属严重超标,王组长才带队调查溶洞、找到了南洼山,查出了暗管排污,齐江被严重污染是事实,终于藏不住了。

毁坏环境很容易,而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是很专业的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干得来的,所以两部电视剧中,都有大学教授这个角色。专业的问题,就交给专业的人来办,可是这还不够,毕竟环保与地方经济发展会有一定冲突,这就要有权力机关来协调了。

于是,齐江大学环境保护专业的教授郑寒江临危受命,担任副市长主抓环保工作,他一走进市委办公室,工作作风就让同仁们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各种协作和矛盾得以展开。上下级关系,同事、同学关系,各种人情冷暖得以呈现。

《江河之上》除了夏未冬这个环境工程系教授,还有温颖这位法学院教授。

温颖是罗远的母亲,而无良律师冯学文知道温颖,还跟曲和平副院长是同学,这关系就埋下伏笔了,将使得罗远去艰难面对,看法官罗远如何做出取舍吧。

有意思的是,黄志忠、梅婷主演的环保剧《江河日上》刚刚大结局,

央一开播了高伟光、陈数主演的《江河之上》,剧名只有一字之差,有观众打趣问,干嘛都跟“江河”杠上了?

原因就是,剧情中都融入了大量的环境保护题材,用具体案例来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道理,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途径和方法。

《江河日上》共24集,围绕齐江的环境治理;而《江河之上》体量大一些,有40集,围绕陵江、碧湖的生态环境整治问题,来展开剧情。

两部剧一开场,有个共同点,出人命了,有命案要破,于是相关各部门展开行动,形形色色人物先后登场,故事展开。

《江河日上》是主抓齐江市环保工作的副市长王武突然跳江溺亡了,而且正好赶在中央环保督察组来视察工作的当口,这使得众说纷纭,齐江市公安局和纪委联合调查办案,围绕王武之死展开剧情。

《江河之上》是江石化工厂违规存放危险品,引发仓库爆炸,使得去现场实地查看的法官罗远和陵江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夏未冬都不同程度受伤,饶斌当场被炸死。

饶斌是夏未东教授的学生,他被人利用,署名出具了故意隐瞒环保风险的环评报告,结果悲剧了,他也付出生命代价。

罗远指出,夏未冬还是向他问出了饶斌之死的问题,这是他不愿回答的。

可见,《江河之上》是围绕案件展开的,但重点不是破案,而是深入现场去调查取证,普及法律知识,宣传环保知识。

《江河日上》更是如此,只是用王武之死来引出故事,同时展示了齐江市委工作人员的各种工作状态,这方面不再展开,重点是讲述环境保护的思路、方法、过程。

以此类推,至于剧中的家庭亲情,也只是配合完善主角的人设,不应该做太多渲染才好。

《江河之上》耿念与妻子徐飞,已经遭到母亲催生了;

林海岚一回家,就有丈夫帮忙拿拖鞋,做好饭、放好洗澡水等着她,挺温馨放松的。

而《江河日上》大结局被人诟病的是,过于渲染郑寒江妻子肖雪的病情了,有些偏离环保主题,

搞了半天,肖雪不是渐冻症,没有生命危险,这不是过度消费观众的情绪吗?

希望《江河之上》在这方面,不要步《江河日上》的后尘为盼。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