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李昂与李炎:哥儿俩的可悲结局㈢

百年的驿站 2024-05-17 02:35:27

郑注(?-835年)

王涯有个“再从弟”——即远房堂兄弟,名叫王沐,家住江南,既老又穷。听说王涯当了宰相,便骑着一头蹇驴,千里迢迢地来到京城,希望能够求得一官半职,哪怕像簿、尉一样的小吏也行。王涯哪里将他看在眼里,根本就不予接待,王沐无奈,只得租了间房子住下。留在长安两年,才算见了宰相哥哥一面,而宰相哥哥却又对他十分冷谈。后来,王沐大概是博得了王涯所喜爱的一个家奴的同情,代向王涯求情,王涯才答应给他一个卑微的小官。从那以后,王沐就早早晚晚地候在王涯门下,希望能获得一个正式的任命。及至甘露事变,仇士良派士兵收捕王涯家属,王沐正在王涯私宅,一问是其族人,于是与王家的亲属一起,被腰斩于长安城西南一隅的独柳树下。  舒元舆有个远房侄儿,名叫舒守谦,聪明而又机灵,很受舒元舆喜爱,被留在家中一年多,饮食起居都很丰厚,堂叔待他犹如嫡亲侄儿一样。由于舒元舆的推荐,舒守谦还当上了秘书郎一职。舒元舆入阁拜相后,又承诺找机会弄个既清闲、俸禄又丰厚的官儿给他当当,舒守谦自然喜不自胜。哪知有一天,舒元舆突然因为一件小事——而且并非舒守谦的过错,对舒守谦大发脾气。无论舒守谦如何解释,都不行,甚至每天大清早就拜伏于卧室外谢罪,舒元舆也不肯见他,而且日日让管家对他严加谴责。舒府的那些僮仆们也都势利得很,迎合主人的态度,对他大翻白眼。舒守谦心中不安,就写了一封辞别信,请管家代转,说是准备回江南老家。舒元舆一点也不挽留。舒守谦无奈,第二天便收拾行装,离开了舒家。出了长安城,还不住地唉声叹气,想起堂叔以前对自己的恩宠,实在难以割舍,驻马回望,泪下如雨。直到天黑,才抵达离城不远的昭应镇,忽然听到从长安过来的人们纷纷议论说:京城发生大变故了,神策军围住舒宰相的宅第,将其一门老小、不论亲疏,一并捕捉杀害,连幼童也未能幸免。舒守谦连呼“侥幸”——如果迟走一步,此刻不也成了刀下之鬼吗?  或许有人会说:莫非舒元舆因参与谋划甘露之变,怕连累了舒守谦,才故意与他闹翻,让他离开是非之地?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因为甘露之变,舒元舆与王涯都被灭了族。舒元舆的弟弟舒元褒、舒元肱(音gōng)、舒元迥,同时为官,除舒元褒早卒外,其余全被杀害。他既然如此关照一个远房侄儿,为什么不设法让亲弟弟远逃避祸?史称舒元舆性情“诡激,乘险蹈利”(《旧唐书·舒元舆传》),他阿附李训、郑注,凡是被这两人所嫉恶的大臣,他都不辨是非地加以弹劾,因此才当上了宰相。那王涯呢,虽然并未参与甘露之谋,是被宦官冤杀的,然而其在位时贪赃枉法,刻剥平民,百姓恨之入骨。临刑时,观看者中一片诟骂之声,不少人还“投瓦砾以击之”《旧唐书·王涯传》),其贪污所得的巨额家财则被神策军士卒及市民们乘乱搬取,竟然搬了一整天还没能搬完。(《高处不胜寒——皇帝与他的后妃儿女们》系列之585)

0 阅读:7

百年的驿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