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朱德在范石生16军中隐蔽时竟同时还藏着一支秋收起义部队

桂才子佳人 2024-05-10 12:57:36

世界之博大,历史之深奥,值得我们为此呕心沥血地学习和探索。每当有一隅之发现,一偶之心得,就发表出来,与同仁们一起分享集腋成裘的快乐。

今天要分享的是:朱德带领南昌起义余部隐藏在范石生的第16军里时,还有一支秋收起义的部队同时躲藏在那里。

说来话长,但咱就简言核说不拖长了。

朱老总率领着南昌起义余部,来到赣南大庾天心峪整编,部队名称为“国民革命军第五纵队”,大家可能不知道历史,“第五纵队”是大名鼎鼎的西班牙内战时期的部队番号,取这个番号深有含义。朱德、陈毅、王尔琢组成了纵队领导班子铁三角,再加上林彪、粟裕、肖劲、杨至诚、赵镕等中坚力量担任连长和指导员,使得部队风气焕然一新。

1927年11月上旬,第五纵队在湘粤赣三省交界的崇义县一带活动,打跑了在此作恶多端、占山为王的土匪何其郎部。

秋收起义

发现上犹鹅形地区到了一支:不一样的武装,既非土匪,又非官兵,乃是劳工、农民和士兵三结合的队伍,很像我们的武装。朱德派陈毅化装前去联络。原来这是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一营,营长就是大名鼎鼎的毛主席的爱将张子清。他们是在转移上井冈山的途中负责断后的部队,在大汾战斗中被敌人切断后转战到这里隐蔽的。

陈毅得知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队伍在井冈山活动,心里非常高兴,旋即派毛主席的弟弟——第25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时任第五纵队政治部宣传干事毛泽覃前往井冈山联系。

陈毅元帅

与此同时,驻扎在江西的国民党最高军队编制——国民革命军第16军军长范石生也在寻找隐匿在茫茫群山之中的朱德及其所部。

范石生是一位有高尚品格的人,虽然身在国民党阵营里,但他与蒋介石、汪精卫等背信弃义之流完全不一样,有一句话叫“出淤泥而不染”非常适合他,他当官带兵打仗,完全不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他有与朱德一样的为劳苦大众打天下的这份情节,难怪他们义结金兰,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范石生与朱德早年都在云南讲武堂聆听蔡锷将军的教诲,一起参加辛亥革命和反对袁世凯称帝的重八起义等战争,是朱老总最要好的兄弟,他也在苦苦寻找为人忠厚、信念执着的结义兄弟朱德。

朱德结义兄弟、国民革命军第16军军长范石生

范石生与朱德商定,朱德部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16军第47师第140团,朱德改名王楷,任140团团长,47师副师长,16军总参议。

秋收起义部队张子清营改称第141团,张子清任团长。

上述两个团的一切行动听共产党调动,范石生不加干涉,也不插手人事安排。范部给朱、张两团的物资补充,完全由朱、张支配。张子清的第141团当然都是以朱德为马首是瞻的了。

天心峪整编群雕图片

部队随即在湖南资兴驻扎下来。范石生立即发放了两个月的军饷和军械、被服、粮食和医药等军需物资,对外称这是我的老部队,并另送10000块大洋给朱、张两团部使用。

即使后来到了蒋介石有所察觉,向16军发来电报,要求拘捕化名王楷的朱德,解除140团和141团的武装。范石生也没有执行老蒋的命令,而是依照兄弟俩之间的口头协议,在赠送了大量军需武装和又一次的10000块大洋后,让朱老总率领队伍向湘南进军。

范石生尽了兄长一般的责任,比亲兄弟还要亲,真是一位仁人君子啊,中国革命不能忘记了范石生的丰功伟绩,应当给范石生雕像立碑!他的情谊,真如巍巍昆仑一样高!

13 阅读:1247
评论列表
  • 2024-05-20 21:22

    向范军长致敬!

桂才子佳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