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台海炮战,毛主席一石三鸟,叶飞:毛主席的决策所有人都没懂

历史小书生短视频 2024-04-22 09:58:35

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您的每一份支持都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创作出更好的文章,希望您能够给我这个机会,同时也是对我文章的一种认可。

新中国成立后,败退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不断对大陆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袭扰和破坏,并叫嚣着要“反攻大陆”。

为应对台湾国民党当局,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断加强福建前线的军事设施。

1958年7月,美国悍然出动侵略黎巴嫩,直接干涉中东事务。台湾当局则趁此机会,大肆叫嚣“反攻大陆”,并给陆海空下达了特别戒备的命令。

此后一段时间里,国民党不仅连续多日开展军事演习,而且频繁出动飞机对大陆沿海地区进行挑衅,福建沿海的一些村镇甚至遭到了炮兵轰击。

在这一背景下,空军和地面炮兵奉中央军委之命紧急入闽,进行部署,等待反击命令。

1958年8月23日下午五点半,驻扎在晋江围头、厦门和莲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万炮齐发,向金门诸岛进行反击,此后,一场长达21年的炮击战就此展开。

中央军委毛主席在作出炮击金门的决定后,毛主席亲自点将叶飞指挥。据叶飞回忆,“当时,毛主席作出炮击金门的战略部署时,所有人都没有懂。”

在台湾的老蒋疑惑,解放军这是下定决心要解放台湾了?老蒋背后的美国人也慌乱不已,一时间竟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就连苏联也没有看明白,苏联方面在得知消息后,还向美国发出了警告,紧接着,苏联又向中国提出了可以派遣轰炸机帮忙的建议。

毛主席之所以作出炮击金门的决定,是对当时时局进行分析后作出的判断,这一仗意义深远,有“一石三鸟”的效果。

首先能够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斗争。美国以武力暴力干涉阿拉伯国家的内部事务,使得阿拉伯国家的人民陷入了战乱之中。

台海炮战之后,美国慌忙将目光聚焦在台湾海域,无暇再顾及黎巴嫩。新中国以这样的举动间接对中东人民的斗争表达了支持。

其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便一直对大陆沿海地区进行袭扰和破坏,严重伤害了大陆同胞的感情,这样疯狂的行径不能再容忍。

炮击金门能够威慑国民党,切断国民党在金门附近海域的海上运输,逼迫国民党重新考虑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性。

最后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为了警告美国,让美国真正意识到大陆对“一个中国”的底线,同时中国也是借此摸清美国的底牌,观察美国为了台湾能够做到什么地步。

虽然金门炮战是一次军事行动,但其背后更多的是政治斗争,是毛主席政治智慧和前瞻眼光的集中体现。

历史小书生,每天发布历史类文章。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30

历史小书生短视频

简介:听小书生讲述不一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