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分享|机器人行业大咖把脉具身智能发展路径

机器人讲堂开课了 2024-05-17 02:13:22

具身智能(Embodied AI)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兴方向,近年来备受瞩目。在大模型、视觉感知等技术突破的推动下,人形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等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引发了行业内外热烈讨论。

5月10日,中关村智友研究院在北京智源大厦举办了2024年春季智友成长营活动,主题为"保持热爱,何惧远航"。本次活动汇聚了机器人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及优秀创业者,嘉宾们从产业发展趋势、技术突破、落地应用等多个维度对具身智能的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

▍导师圆桌:技术路线图渐行渐近

导师圆桌环节,多位大咖嘉宾结合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共同描绘了具身智能技术发展的路线图。

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教授对于当前具身智能赛道的创业适宜性,给出了中肯的分析和看法,他指出,目前具身智能领域存在两种不同的创业思路:一种是强调智能替代人,另一种则聚焦于机器人执行人类难以胜任的任务,两种思路因出发点不同,将导致截然不同的创业路径选择。

他从机器人本体、视觉感知、行为操作三个层面剖析了具身智能的现状和挑战。在本体方面,人工肌肉与力量容量的平衡仍是难题;视觉感知已可实现条件反射,但在高级别的推理识别上仍有待突破;行为操作层面,数据驱动与符号系统的融合或许是未来方向,但普适大模型尚未问世。

王田苗教授认为,虽然目前资本市场对具身智能领域可能存在泡沫预期,但不容忽视的是,真正的具身智能落地应用才刚刚启程,特别是硬件技术的长周期迭代将是挑战。但同时,这也意味着现在正是进入赛道、抓住机遇的绝佳时机。

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

小米技术委员会副主席、小米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许多在导师圆桌环节分享了具身智能在工业领域的现状。他指出,目前移动精度、抓取精度、语义理解是制约规模化应用的三大瓶颈。要实现全面突破并推动大规模应用,这三者至少需要达到1-3厘米、1毫米及媲美人类的语义理解能力,而这至少还需要3-5年的时间。

小米技术委员会副主席、小米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许多

从产业界角度看,尽管具身智能前景广阔,但要规模化应用仍需时日,业内较为普遍的是一种谨慎乐观的发展预期。相比之下,学术界对具身智能的未来展望则更为乐观。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黄铁军教授从"脑、眼、身"三个维度阐述了具身智能技术发展趋势:"脑"即大模型技术持续升级,"眼"指视觉感知能力显著加强,"身"则需要通过软硬件深度融合,打造真正具身智能体——"电人"。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黄铁军

美团物流规划专家许伟佳从物流仓储实践经验出发,分析了人形机器人发展路径。她指出,虽然软件层面的大模型发展迅速,但要达到像精准移动抓取等硬件层面的高要求还需较长时间。因此,人形机器人真正实现规模化复杂场景应用的路线图将比传统自动化机器人更加曲折漫长,需要业界付出长期持续努力。

美团物流规划专家许伟佳

银河通用创始人&CTO、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鹤分享了在数据驱动的具身智能创业中确定产品定位时需要权衡的三个核心因素:任务场景选择需在泛化能力和精度要求间寻衡平衡;需考虑持续低成本采集大规模新数据的途径;避免过度拟合;还需根据算力需求和预算在硬件配置上做权衡。通过全面考虑这三方面,王老师锁定了适合具身智能的细分场景,开展了创业实践,为其他创业者在产品定位时提供了宝贵经验指引。

银河通用创始人&CTO、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鹤

专家们基本达成共识:尽管具身智能短期内面临诸多技术挑战,但通过持续突破与融合创新,其终将成为推动生产力全面提升的重要动力。这一发展历程需要循序渐进,但在未来几年内有望加速推进。一旦"脑模型"、"视觉识别"、"机器人系统"三者协同并进,便能在这个大型弯道赛段实现超车,最终开启真正的"具身智能+"时代。

▍校友分享:初创实践获得启发

除了大咖导师外,本次活动还特别安排了"校友分享"环节,多位已获得优异成就的创业校友在台上纷纷分享了各自宝贵经验,为在场创业者支招"突破最初一公里"。

蓝点触控创始人兼CEO刘吴月生动讲述了公司从0到1的心路历程。他寄语年轻人,要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候大胆追逐梦想,勇敢一把抓住来之不易的机遇。创业之路虽然荆棘遍布,但只要矢志不渝、持之以恒,终会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蓝点触控创始人兼CEO刘吴月

加速进化商业化负责人李超逸则呼吁创业者要坚持专注,永不放弃。他深有感触地说,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往往需要经历反复打磨。创业者要对梦想怀有无限执着,直至最后一口气。只有这样,才能最终熬过阵痛,实现梦想的商业化。

加速进化商业化负责人李超逸

两位校友身体力行的创业经历令在场创业者备受启发。对于处于事业起步阶段的创业者而言,这些来自前辈的真知灼见无疑是极大的鼓舞和激励,必将在未来的创业征途上带来新的勇气和智慧。

▍总结与展望

总的来看,无论是导师们的科技路线解析,还是创业者的实战经验分享,本次智友成长营都为到场创业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机会。人大商学院教授、雅瑞资本创始合伙人张瑞君在总结时指出,面对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创业者需具备前瞻性思维、保持开放心态。在科技变革的大潮中,只有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最终赢得发展的机遇。

人大商学院教授、雅瑞资本创始合伙人张瑞君

中关村智友研究院作为高科技智库和早期硬科技创投服务平台,一直致力于为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孵化及投资加速提供支持。此次活动正是院方服务创新人才、助力科技创业的一个缩影。在科技新赛道拉开序幕之际,谁能敏锐捕捉发展机遇、勇往直前,谁就将分得红利最大的那一杯羹。未来,具身智能等新兴技术无疑将推动产业变革,但最终成就个人、企业、国家的,还是创新的那份勇气和智慧。

0 阅读:4

机器人讲堂开课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