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贬不一,女士车厢,是关爱还是歧视

三十七度二的感情 2023-06-12 16:16:00

上班时间的早高峰,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简直是人满为患。因为许多人的经济状况,不允许每天坐出租车,而乘公共汽车的话,又得错过一次上班的机会,所以乘坐地铁是最划算的选择。但是,早高峰的地铁,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谁的力气大,谁就能挤上去,所以,在体力上,女孩子们自然是吃亏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与“女子”有关的讨论长久以来都是热门话题,时常引起人们的热烈讨论。

许多妇女反映乘坐地铁时缺乏安全感。在地铁站里,人很多,特别是在上下班的时候,人们往往要靠得很紧,这是一种很不方便的事情。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比如在拥挤的公共交通工具上,身体素质差的女人就处于劣势。设有女性车厢,这也是为了更好的照顾到妇女们,地铁有专门独立的一节是为妇女准备的女性车厢。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体现了对妇女关爱的人文设计,也是一个积极进取的温暖之举。但每次提及女子车厢,不管是否建立,这个关系到性别权益的问题总是能引起很多人的非议,最后都会进入一个“公与私,母与子同在”的僵局。

近日,上海轨道交通接到了一份关于在火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设置女子专列的申请。上海地铁回复说,目前还没有建立女子专列的时机,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由于,在当前运行的客观情况下,增加一节女子专列将会激化运力的冲突,从而对运行的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列车的满载量分布不均,会给大部分旅客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评论区到处都是吐槽的声音,网友们的看法五花八门。有些人说,男人也会受到性骚扰,男人也要坐特别的包厢,还有人说,如果把女人一视同仁,那就是对女人的一种歧视。为什么女子专列的设置,总会引来非议?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件事的复杂程度,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执行起来却很困难,而且最近几年,大家都很关注男女之间的关系,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站在对立面。

摒弃了所有的性别因素,回到了“妇女车厢”的本质上,“妇女列车”成立之初,并非出于对妇女的偏见,而只是出于对都市的一种关怀。地铁女性车厢的设立,并不只是防止猥亵行为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要宣传一种关爱女性、尊重女性的文明观念,让人们能够更有尊严地乘坐地铁,目的是让人们在乘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感觉到这个城市对女性的关爱。

仅限妇女乘坐的列车首次出现在日本,其目的是降低性骚扰的发生率。统计数字表明,在日本建立妇女专列之后,一年之内,关于地铁中性骚扰的举报数量就已经降低了1/3。但是,这种援助只是临时的,就长远而言,由于妇女专列的建立,使其他妇女专列的妇女受到侵犯的危险倍增,而且运输能力也随之增大。

我国深圳在2017年就建立了女性专列,但效果不大,只引起了一片争论。大部分的女旅客对此表示抵触,对于女人来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方便。

   是否应该为妇女设立第一节列车、怎样设立第一节列车,这一问题长期存在争论。考虑到种种因素,大部分有轨道交通的城市都没有这样的规定,即使有特殊的列车,也不会强迫妇女乘坐。妇女列车的建立,是一项社会的进步,我们很难对此进行过多批评。但是,温暖,关爱的出发点也并非是理性和有效性的统一,在一个文明的社会中,也应该容许我们去寻找不完善的关爱的瑕疵。

可悲的是,网络上的争论,总有些人喜欢添油加醋,推波助澜。同时,我们也应当对此保持高度的警觉,并要回归妇女的包厢和妇女的关爱。

1 阅读:10
评论列表

三十七度二的感情

简介:讲有温度的故事, 故事生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