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这里如何实现“一田三收”?

上海崇明 2024-05-23 15:57:55

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宣办与解放日报社策划和出品,上海市16个区融媒体中心制作的《百姓话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的实践案例》系列短视频第四季16集已于全网推出,第十六集《“稻虾鳖”共住一个家实现一田三收》,讲述了崇明通过“稻虾鳖共生”模式,探索盘活“乡村”之路,实现稻香里的生态产业梦的故事。详见↓

“稻虾鳖”共住一个家实现一田三收

当生态水产园里的水稻、小龙虾、甲鱼一天天长大,水产专家沈竑也沉醉在他的“智慧共生”世界里,在崇明探索盘活“乡村”之路,实现稻香里的生态产业梦。

2004年,他从古代东汉时期就有的“稻鱼共生”获得灵感,在稻田里养起了对农药极度敏感的小龙虾,用来检测水稻是否含有农药,并通过种植绿肥和施用有机肥,孵化出了“稻虾鳖共生”的种养模式。过了几年,他又在崇明林地间试验“跑道养鱼”。将3%的林地沟系开挖建设成鱼池,剩余作为促进鱼池水体净化的涵养水体。鱼在池中就如同在天然环境中一样,需要“游泳健身”。

在沈竑的生态水产园里,“稻虾鳖共生”模式生产出的水稻、小龙虾、甲鱼等产品都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坚持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在沈竑看来,生态的核心是“人”,这间“田间课堂”让更多人走入乡村、走进自然,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