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驻村故事丨中药材产业成乡村发展新“良方”

河北新闻网 2024-05-19 08:30:22

5月14日下午,张北县公会镇双脑包村中药材种植基地机械轰鸣,河北北牧农业专业合作社工人正忙着翻地、起垄,准备种植板蓝根。

“板蓝根是一种深根植物,双脑包村的土地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非常适合板蓝根生长,所以我们在这里流转了500亩土地种植板蓝根。”河北北牧农业专业合作社经理李雪建随手抓起一把土对记者说。

李雪建介绍,他们在两面井乡、小二台镇也有种植基地,共种植板蓝根3000亩,“板蓝根好种植、好管理,收成好的话亩产干货能达到300公斤,每亩净收入近2000元。”

这个春天,张北县抢抓中药材种植黄金期,种下了板蓝根、水飞蓟、甘草、王不留行、苍竹、柴胡、赤芍等十余种中药材,种植面积比去年增长了一倍。

在油篓沟镇大水泉村,村北的坡地开始披上绿装,四月底播种的水飞蓟正破土而出,向上生长。穿梭在田间,看着水飞蓟长势良好,张家口金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军喜上眉梢。

“今年我们流转了1.5万亩土地,涉及油篓沟镇、郝家营乡、海流图乡等7个乡镇,全部用于种植水飞蓟。这种药材管理起来比较简单,收益也不错,每亩利润在1000元左右。”杨军说。

除了公司董事长,杨军还有另一个身份——张北县中草药协会会长。“目前,张北县有中药材种植公司和合作社18家,今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了7万亩,预计年产值7000万元。”对于县里的中药材产业,杨军了如指掌。

虽然总体发展态势向好,但张北县中药材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为做长做强中药材产业链,张北县已经开始发力。

4月30日,张北县中草药协会与晟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双方将深度合作,建设集绿色中草药种植、数字农业技术应用、中草药植物提取及深加工、大健康产业融合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推动张北县中药材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品种选育、品质提升、深度加工等工作,培育产业龙头,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创建张北道地特色药材品牌。”杨军信心满满。(河北日报记者王峻峰)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