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持枪的态度就跟对待《圣经》一样,比金钱和警察都靠得住

问号邱 2024-03-14 10:36:11

美国平民到店里购买枪支

一谈起美国,第一印象总能想到霸权、美元、高科技、军事基地等词汇,但就是这么一个世界“一超”的发达大国,国内却经常上演自相残杀的骚操作戏码。

据统计,美国国内每年的暴力犯罪率总是居高不下,尤其是枪击事件,就跟人们每天饮食和沐浴一样,向常态化演变的趋势。而对于全民禁枪的我国,是难以理解漂亮国为何总是喜欢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美国社会枪支泛滥到如此严重的程度,为何政府不颁布禁枪令,全面管控枪支的滥用情况?答案是根本做不到。

美国建国前后持枪安身立命的历史

英国移民者到达北美大陆与当地印第安人交流的插画

美国人拥有持枪的权利是国家宪法赋予给每位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由美国的历史和政治所决定的。美国作为联邦制国家,各个州既统一又独立,有自己的一套法律,联邦政府很难管辖它们。

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的两百年里,欧洲十多个列强开始向海外扩张地理版图,朝北美进军,使用武力等手段将当地的原住民印第安人赶走,鸠占鹊巢进行殖民统治。

在这些殖民的国家里就有“日不落帝国”英国,大英老师一开始是将本国的囚犯流放到北美(这批人就是后来形成的国家美国白人最早的老祖宗),让他们充当急先锋,跟当地印第安人玩起了斗法模式,开辟新的殖民地,以及成为白人奴隶填补生产力。不得不说,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小心思确实玩得贼溜。

英国移民者与北美印第安人发生冲突的插图

可对于这些英国囚犯们来说,这种特殊待遇总搞得他们寝食难安。因为他们每天都要面临印第安人的袭击,所以唯有携带武器防身才是真理。因此,手里除了《圣经》以外,还要有枪,信仰加持武力心里才不慌。

1620年,一艘叫“五月花”号的英国三桅盖帆船远渡大西洋前往对面的北美大陆彼岸,船上载着102名男女老少清教徒船员,他们从英国英格兰德文郡普利茅斯市出发,目的是现今的美国马萨诸塞州。这是欧洲早期最有名的一批移民,往后他们能在北美这块陌生的土地上落地生根,靠着就是手中的武器火药枪。

要知道,北美这块广袤的蛮荒之地,除了原住民印第安土著人以外,还有就是森林里面到处是野兽出没的情况。因此,英国移民们不但要提防被印第安人抓去玩割头皮和剥头皮的恐怖游戏,还要面临着各种猛兽的热情拥抱。

英国移民者被印第安人抓去割头皮的插画

这时候枪就成为了他们保命的护身符,不然的话,是无法在北美灰熊、北美灰狼、棕熊、美洲狮等猛兽的爪牙下生还的。也就是说,他们枪法的好坏,是直接扭转自己命运的关键。持枪的习惯在这里开始养成,影响了美国人几百年乃至于到今天彪悍的处事风格,一言不合就“突突突”。

之后,其他的欧洲移民也陆续发现这块新大陆,他们都有狩猎的技能,猎枪不离手,从小就接受各种射击训练。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欧洲殖民者,肯定不会安分,蛋糕越大,分割就越不均匀,抢地盘的恶斗事件也就时有发生了。

英国移民者与欧洲其他国家殖民者为争地盘发生冲突的插图

英国人原本是北美大陆最早的一批殖民者,打下了美国十三州(1607年至1733年)的房地产,但由于其他国家的殖民者出于眼红对领地展开争夺战,时间一久,在大量物力、财力和人力的消耗下,导致英国殖民者成为了最穷的那一方,连军队都养不起,于是成立了民兵组织。民兵在美国建国前和成立后直到现在,是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它是美国武装力量的重要保障。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1775年至1783年),民兵的存在就显得更加的尤为突出,当时有一个叫“一分钟”的民兵组织,顾名思义,一分钟就是及时的意思,他们平时不打仗的时候是普通民众身份,埋头苦干认真搞生产,一旦开战就立即转换身份成为士兵,持枪上战场投入到战斗中去杀敌。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民兵与英国殖民士兵爆发枪战的插画

当时,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就带着民兵用打游击的方式跟英国士兵死磕,不过战斗力不太行,总是吃了败仗,好在他们运气不错,因为英国另外一边还要同时面对法国殖民者的侵扰,使得英国士兵无法全力应付美国民兵的抵抗。最终,美国这个国家的独立政权才真正意义上的形成。

到这里可以看出,在英属殖民的美国,枪成为了争取独立自主、民主与平等的有效保障,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1791年颁布的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美国枪械法》里的规定,美国公民拥有持枪的权利,以此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和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从此以后,美国人持枪得到了法律的许可。

19世纪初,美国西部牛仔

到了18至19世纪,美国人开始向西扩张地盘,西部牛仔的形象闪亮登上了历史舞台。这群戴着标志性墨西哥式宽沿高顶毡帽骑在马背上最拉风的靓仔,喜欢在腰间别着枪,混迹各种酒吧等娱乐场所。他们一边放牛,一边对抗印第安人,耍枪的技术帅气十足,生活乐无边。

据说,解放黑奴英雄、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在他童年时期随父母来到西部开拓荒地,就拿枪射杀过野兽,还用它吓退了印第安人。

可以得出,枪在美国西部历史上,依旧发挥出它顶格的作用。

20世纪美国枪击事件频繁爆发

20世纪20年代,美国开展禁酒运动后,黑帮持枪闹事

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禁酒法案》,这个时间段,黑恶势力帮派四起,各个黑帮之间为了抢夺非法销售酒水的市场,上演了一幕幕持枪火拼的爆炸场面。民众每天上街都要提心吊胆地呐喊“耶稣保佑”,他们强烈呼吁当时的政府进行扫黑除恶整治行动。

30年代,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上台执政期间,国内处于经济大萧条末期,社会上枪支泛滥,凶杀案频发,在他的推动下有两部跟枪有关的法律出台,分别是1934年《全国枪支法》和1938年《联邦枪支法》。尽管这两部法律没有实质性全面禁枪,但是起到一定的枪支管控作用。

60年代是美国枪击事件的至暗时期,美苏冷战和种族主义引发了全民暴走,政客、名流和社会动荡无不让枪成为了真正的主角,美国政府的权威面临了空前的挑战。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游行示威反越战运动

当时,美国社会各界持续爆发了反越战运动,对政府杀害越南平民的暴行采取持枪游街示威的态度。1966年成立的黑人社团“黑豹党”,持枪到加州议会大厦闹事。白人极端种族主义团体“三K党”,持枪排挤其他种族达到新的高潮。

1963年,第35任总统约翰·菲茨杰尔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携带着老婆坐敞篷车悠哉悠哉地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迪利广场会见民众,突然他的天灵盖跟子弹来了个亲密接触,当场直接惨遭枪杀。短暂的五年后的1968年,肯尼迪总统的胞弟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Robert Francis Kennedy)以哥哥为榜样,紧随哥哥的命运,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大使酒店的厨房里不是寻找食物填饱肚子,而是子弹主动找上他,要了他的命。同年,肯尼迪政府的死对头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不知道是因为《我有一个梦想》高呼过头了还是什么原因,众人听到田纳西州孟菲斯市洛林汽车旅店二层发出一声枪响后,他的命运在种族主义分子的枪口下真的成为“梦想”了。

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被枪杀的当天

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1968年,第36任总统林登·贝恩斯·约翰逊(Lyndon Baines Johnson)推动了《枪支管制法》,取代了之前的《联邦枪支法》,该法案在其基础上管控得更加严格,增加了持枪者年龄的限制,加强对售卖枪支的行业的监管力度,对于那些犯过重罪和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禁枪等一系列措施。

不过,即便是这样,从某种意义来看,治标不治本,没有强制全民禁枪,社会上的枪击事件还是会持续发生。

美国公民自己持枪比报警管用

2023年3月27日,美国28岁女子闯入田纳西州一所私立小学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美国枪击事件主要集中在校园里,在这么多持枪者里面就有未成年孩子,他们在做出极端的行为之前,往往不考虑后果的严重性。事件的起因除了当事人的心理问题以外,还有种族歧视、校园霸凌、家庭贫困等,从而产生报复社会的举动。

他们持枪闯入学校,将枪口对准昔日的老师和同学,进行无差别射杀,不知道是出于愤怒和仇恨,还是寻求刺激和快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枪在这一刻成为了他们宣泄心中不满的最好兴奋剂。

大部分美国家庭家里都必备枪支,以防不时之需,因为当地警察有时是靠不住的。平时看美国新闻里的报道,觉得他们警察一遇到歹徒,都不会跟对方废话,直接清空弹夹,处处彰显出用枪说话雷厉风行的作风,但是实际上并不完全这样。

2007年4月16日,韩裔美国学生赵承熙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制造恶性校园枪击事件

在美国,警察只是一种职业,跟社会上其他行业的上班族一样,领一份工资拿钱办事,他们可不是人民公仆,因此,做不到随时随地可以为平民牺牲自己性命的那种境界。也就是说,一旦遇到极度凶狠危险的歹徒时,他们会优先考虑自身的安危,然后再考虑要不要救人。

美国警察是不会轻易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奋不顾身去救人。打个比方,比如一名警察开着警车在街上巡逻,刚好路过一栋正在遭遇抢劫的房子时,他可以选择无视,若无其事地离开事发现场,继续往前行驶。事后,这名警察不会遭到道德上的谴责。

一旦遭遇不测,不要过于指望报警后警察就会及时现身救你,要知道美国这个国家地广人稀,每个社区的警察资源少,而那种较为偏僻的地方更不用说了,无法全部做到有效出警,这时,自己手中有枪就是反抗的最佳选择。

美国警方在路上拔枪逮捕歹徒的现场

当歹徒半夜闯入一栋房子时,这栋房子的主人最好平时备把枪,才能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如果没枪选择报警处理,等警方赶到事发现场后,可能这一家人早已经整整齐齐地躺成一排了。如果没枪选择跟歹徒生死搏斗,大概率的结局要提前去见上帝了。

因此,对美国人而言,唯独只有自己手里的枪才能保命,尤其是穷人,穷人的命只有他自己觉得珍贵。其实,一部分富人是持反对态度全民持枪,他们觉得美国社会治安不好,是由多种族拼凑起来的国家,导致社会混乱不堪,如果黑人、拉丁裔人以及其他种族的人持枪泛滥的话,会严重威胁到他们白人的安全。

美国在未来禁枪的可能性

美国全家持枪自卫

美国未来会不会禁枪,这个应该很难做到,至少短期内无望。即便有一部分美国人强烈要求政府禁枪,但另一部分美国人会唱反调阻止,跳出来抗议,呼吁大家:枪是美国人的灵魂伴侣。

这些持枪拥护者其中不乏就有贩卖枪支的商贩、射击爱好者和军工行业,以及各种枪械拥有者组织和强大的利益集团,他们互相作用着,将枪支的利益发挥到最大化。

美国无法做到全民禁枪,那么枪击事件就得继续发生,他们唯一能做的也只能继续加大管控枪支的力度,减少神经兮兮的二货接触到枪支,而普通平民唯一能做的是,赶紧买枪囤货,继续保家卫己,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如此恶性循环着。

2 阅读:165
评论列表
  • 2024-03-18 11:54

    印第安人就是太仁慈太没介心,如果少量英国移民上岸就把他们赶下海,让英国殖民者形不成数量威胁,就不会使到自己现在到了种族灭绝的边缘

问号邱

简介:众生百态,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