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好奇心,成就孩子的未来

幸福孕孕 2022-08-17 16:08:11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会促使孩子主动地学习。因为好奇,孩子学会一样新东西后,还想要学习其他的东西。有好奇心的孩子会一直保持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习过程变得非常有趣。

好奇心会使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还会延长记忆在大脑中留存的时间。如果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不只是知识会增长,还会引发孩子其他方面的成长。比如,孩子可能会对宇宙、生命等产生敬畏之心。他们因为好奇而学习,会把世界当作一个整体,而没有所谓的物理、化学等学科概念。

基于好奇心的学习,孩子会享受其中,也不会轻易厌学。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及早确定人生目标。如此,孩子便可以为自己的目标而学习。因此,好奇心对于人的成长、成才是大有益处的。

虽然目前国内大部分学校还不能做到让充满好奇心的孩子自由地探索学习,但家长可以在家里创造条件,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开发孩子享受学习的心智模式,帮孩子成就未来。那么,家长该如何做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呢?

第一,要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一定是五花八门的。比如:为什么天气过一段时间就热了,过一段时间又冷了呢?为什么盘山道要拐那么多弯儿?为什么姥姥脸上有皱纹,而妈妈脸上没有?大多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我伤心的时候为什么会流眼泪?我从哪里来?这些问题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不断蹦出来。有些很容易回答,但更多的问题我压根儿不知道答案。不过,每一次女儿提问,我都认真对待,能回答的就回答,答不上来的,就邀请她一起查资料找答案。

在女儿问过的问题里,我记得最难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妈妈,世界上第一个人是从哪里来的?”刚开始,我会搜肠刮肚地给她讲生物进化论等,她好像懂了,点点头。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她又来问:“妈妈,世界上第一个人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下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后来,我把女儿带到书店,找到跟人类起源相关的书,让她自己翻看。从此以后,女儿便不再问这个问题了。正是因为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我带着女儿查资料,她才在小学阶段就养成了自己查资料的好习惯,这其实是在培养她的自学能力。

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家长切记不要敷衍、训斥孩子。如果家长的态度不好,孩子很可能会逐渐失去兴趣,从而放弃提问。一个孩子没有了好奇心,便失去了探索世界的欲望,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第二,要让孩子随时随地学习。

不是只有上课听讲、写作业才叫学习,孩子其实随时随地都在学习。当孩子对很多事物充满好奇的时候,家长要提供机会,允许孩子去探索。我女儿小时候就是个好奇宝宝。为了满足她的好奇心,在她上中学之前,我们家就没有断过养小动物。女儿从小就对昆虫特别好奇,所以昆虫是我家另类的宠物。

夏天,槐树上悬挂在半空中的“吊死鬼”(学名尺蠖)人见人躲,女儿却带了几只回家,养在盒子里。有一次我们去苏州游玩,女儿看到别人养了一大盘蚕宝宝,便不辞辛苦带回来几十只,用桑叶把蚕宝宝喂得白白胖胖……女儿三年级时就是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粉丝,每次去书店只要看到跟昆虫相关的书籍,她都要翻看,因此掌握了不少昆虫知识。

在和这些小生灵相处的过程中,女儿逐渐了解到生命的神奇,从小建立起敬畏生命、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在悉心照顾这些小动物的过程中,女儿的爱心和责任心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我非常庆幸,在女儿展示出这些在别人眼中或许稀奇古怪的爱好时,我和先生没有扼杀她的好奇心,而是给她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支持她发展自己的爱好。

第三,鼓励孩子多动手。

孩子在家里干这干那,其实也是好奇心使然。他内心会有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够像大人一样能干。所以,很多孩子是很愿意干活的。在干活的过程中,孩子会接触到很多生活常识,他会把这些常识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

其实,孩子动手干活的过程和游戏玩耍是一样的。我曾经听一位爸爸说,他的儿子经常和他一起修理家里的各种物品,做各种实验。到了中学阶段,这个孩子学起物理和化学来非常轻松,因为那些知识原理他在家里早已了解了。

另外一个方面,大量阅读也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且是最有效的手段。阅读也是孩子课内学习内容的重要补充。老师和家长不可能回答孩子所有的问题,却可以借助书籍,让孩子自己找到答案。

小孩子阅历少,所到之处、所见之物及耳闻之声对他来说都是陌生、新奇的,他需要好好去探索才会明白这些到底是怎么回事。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小心呵护孩子这颗好奇的心,帮助孩子逐渐认识世界,懂得越来越多。

一个孩子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就是这样被一点点建立起来的,同时他对学习的兴趣和专注度也能够持续不减。试想一个孩子完全可以沉浸在各种天文学、生物学及自然科学中,并且这种好奇心只会越来越重,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宽泛,那么等他和那些没有接受过任何好奇心培养的同龄孩子一样坐在一个班级上课时,作为家长,你对他的专注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会不会更有信心呢?

一个自律、自信,任何时候好奇心都能得到满足的孩子,没有理由变得被动,或是缺乏探索欲望;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在上学之前他的好奇心没有得到满足或是被持续以各种形式打断,比如家长就是不喜欢孩子研究恐龙,而强迫孩子去背唐诗,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变得不敢好奇、也不愿意好奇了。

能够顺应孩子的好奇心去满足他们对身体、自我意识、物体、自然、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探索欲望,就意味着你必须有足够的耐心陪伴他们、协助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向导,这样才不至于让他们的好奇心迷路.

我是幸福孕孕,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有爱有思想的育儿和教育达人。欢迎关注、点赞和评论,更多育儿知识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沟通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0 阅读:18

幸福孕孕

简介: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有爱有思考的育儿达人和教育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