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当天花10块打车,被妈妈公交上骂了一道:一个二本,你好意思

赵主任故事会 2024-02-04 14:08:28

高考当天花10块打车,被妈妈公交上骂了一道:一个二本,你好意思。

高考最后一天,我和媳妇领着孩子打车。

可是出租车打不到,人太多。

就和大多家长一样挤公交,反正,孩子也考完了。

公交上,碰到一个大嗓门:一个二本,你也好意思花10块钱打车。

你这几年补课,花了我多少钱,你不知道。

你那个榆木脑袋的爸爸,一毛不拔,我拼死拼活的挣钱容易吗,你却花钱如流水,你不愧疚吗。

我媳妇一看,这不是李大姐吗。

李大姐的孩子刘洛洛和我孩子一个班。

李大姐是个离婚的,陪读,在学校跟前租的房子。

李大姐白天在商场卖货,晚上,在哈尔滨一个夜市卖手机壳子,贴手机膜。

就是这样的收入,你想不到,她一个学期给孩子补课能花6万。

一个学期,一年就是十二万。

还不算租房子。

那时候,我们很多家长都说,李大姐在补课界是个狠人。

出夜市,贴一个手机膜挣10块钱。

孩子一节课一对一花500,大姐一点也不眨眼。

李大姐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一点不吝啬。

从高一到高三,拼命的砸钱。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当时,我们家长中有一些,都和急眼了似的,拼命给孩子砸钱补。

李大姐就是其中之一。

可大姐在孩子的吃穿上,极其的苛刻。

夏天,天很热,晚自习出来孩子买个雪糕,要被李大姐骂一顿。

高三上学期,一次,班主任找李大姐谈话,说孩子成绩基本稳定了。

其实,班主任话里有话。

言外之意,孩子充其量就是个二本。

李大姐的情况,班主任比较了解。

离婚了,一个人,租房子。

其实,老师的意思就是让孩子别补了。

只不过没有直接说。

出来之后,李大姐就崩了。

直接蹲在大门口,拽着孩子的裤子:你这个没良心的,你对得起我吗,对得起你姥姥吗,对得起你大姨吗。

听媳妇说,李大姐家之前在我们省内的一个镇子里。

家里是书香门第。

她是老师,她老公是老师,孩子大姨是老师,孩子姥姥也是老师。

孩子小学的时候,大姐给孩子转来的。

为了孩子读个好大学。

在我们当地,这种情况不少。

很多周边乡镇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在哈尔滨租房或者买房。

就为了给孩子读个好学校。

李大姐在哈尔滨租房子,租了很多年,一直陪读。

据说,当年她就是因为陪读,观念不和,和老公离婚的。

当年很多乡镇,有文化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带着孩子进军省城,花钱陪读。

李大姐也果断辞了职,来哈尔滨陪孩子,李大姐也要求自己老公也辞职。

李大姐老公叫刘伟,我见过,来过学校看过孩子。

刘伟当时的意见是,家里一个辞职就可以了,家里总要有个铁饭碗。

可是李大姐坚决不同意,说他自私,对孩子不负责任。

刘伟在孩子高二的时候,来哈尔滨看孩子。

我们一起接孩子,下晚自习。

刘伟说,他最记恨的就是,媳妇给孩子补课花钱无数,对孩子吃喝抠的不行。

孩子一米七五的大个子,饿的干瘪干瘪的。

像个电线杆子似的,直晃悠。

刘伟亲眼看到孩子想吃个烧烤,李大姐给孩子死命的踢了一脚:补课一节500,一顿烧烤就花一百,你让我怎么活。

刘伟当时劝,别给孩子这么补了,到高三,咱这个家庭怎么能负担的起。

我乐意。你管不着,咱俩现在没关系,你愿意看孩子就看孩子,少插嘴。

你这辈子就是个自私的货。

离婚后,刘伟每个月给孩子2000块,剩下的不管了。

就是偶尔来哈尔滨看看孩子,给孩子买的好吃的。

有时,孩子奶奶从农村捎来两只老母鸡,给孩子打打牙祭。

学校老师找李大姐谈话之后,李大姐依然不放弃。

管自己的姐姐借钱,管自己亲妈借钱。

一次,刘伟来哈尔滨看孩子。

接孩子下晚自习,爷俩晚上去宾馆住。

刘伟和我唠嗑说,孩子妈妈简直是疯了,借亲姐姐的钱,借亲妈的钱,五万五万的借。

我们是个小地方,将来,早晚不是要还的吗。

用啥还。

看的出,两口子的观念极其不一致。

高考前期,李大姐依然给孩子补。

在得知,孩子也就能考个二本之后,孩子的大姨和姥姥商量了,

就断了孩子的补课费。

这让李大姐越发的发狂。

媳妇说,经常看到李大姐站在学校门口,电话里和亲姐姐喊,你们这样做,不丧良心吗。

将来,孩子考上好大学,看看谁给你们养老。

媳妇说,感觉李大姐有点神经质了。

媳妇说,在补课班经常看到李大姐的孩子吃包子。

孩子吃包子都吃恶心了。

孩子想下个馆子,李大姐都不让。

孩子没花一分钱买零食,李大姐就开吼。

只有补课班老师催款,李大姐不急眼,反倒是乐呵呵的:老师,下次哪天交钱。

真的看不懂李大姐,没这个实力,偏要砸锅卖铁。

李大姐其实知道,已经木已成舟,但她要搏一搏。

她一边站在寒风中吃卷饼,一边和我们探讨怎么给孩子报志愿。

李大姐给孩子报志愿都花了一万多。

据说,为了凑这笔钱,她卖了自己当年结婚买的貂皮。

高考前几天,媳妇要和李大姐一起定宾馆,因为我俩家离考场都很远。

李大姐目露难色,我哪有钱了。

李大姐最后选择每天陪孩子坐公交。

考试第二天,李大姐单位有事,就没来。

孩子自己偷偷的打了一个车。

第三天考完出来了,孩子说,好几道大题没答上。

李大姐直接崩溃了,直接开始撒泼,捶打着孩子的后背,你对得起我吗。

李大姐吼了一道,很多家长都听不下去了。

最后,还是我媳妇劝走了。

然后,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之后,我孩子和李大姐的孩子刘洛洛仍然有联系。

刘洛洛是二本。

我孩子说,刘洛洛到了学校之后很自卑,从来不发朋友圈,也不和同学联系。

刘洛洛的升学宴没有办,开学自己亲妈没送 ,是大姨送去的。

他还和我孩子说,我想买个新手机都不敢提。

我从来不敢看视频,玩游戏,我手机卡的要死。

最后,还是孩子的大姨偷偷给孩子买了一个3000块的手机。

可回家之后,就被李大姐摔碎了:我花了几十万,你给我考了破二本,有啥资格使好手机。

假期,孩子从外地回到哈尔滨。

高中同学要聚会,大家AA,每人分摊80。

刘洛洛给我孩子发信息:你先帮我垫上,到时候我还你,我妈妈不给我钱。

孩子给我媳妇说了,我媳妇掉眼泪了。

然后,媳妇给孩子拿的钱,和孩子说,不要他还了。

聚会的地方在江北,很偏。

是我和媳妇开车送孩子去的。

由于到的比较早,其他孩子还没来。

刘洛洛自己坐公交来的,到的比我们还早。

被我媳妇叫上了车。

孩子坐在后面,低着头,摆弄手指头,畏畏缩缩的。

但很有礼貌。

我问他,大学怎么样,习不习惯。

孩子说,还行,就是图书馆和食堂,别的地方也不去。

不过,食堂的饭菜挺好吃的。

这时候,刘洛洛的手机响了,应该是别的同学打电话。

喂,你大点声,我手机不好使,听不见。

你到哪里了,喂。

我手机摔了,听筒有问题,你重新说。

回来,我媳妇就哭了:

孩子念大学,哪个家长不给孩子买个新手机。

孩子的个手机屏幕都看不清了。

0 阅读:101

赵主任故事会

简介:讲述社会奇闻,分享奇闻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