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称帝仅83天,为何能造出7.5亿枚“袁大头”,并流通半世纪

佳钰谈历史 2023-07-26 16:47:0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在看民国题材电视剧的时候,很多电视剧里都会有这样一个场景。

某个角色捏着一枚灰灰的银色圆币,对着银元猛吹一口气,然后放到耳朵旁,如果出现了清脆而短促的“嗡——”,那这个人就会眉开眼笑地把硬币放进兜里。

这就是北洋军阀袁世凯称帝时候发行的一套银币,学名叫做“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袁大头”。

尽管袁世凯的皇帝梦只做了短短83天就破灭了,但他所发行的这套银币,却流通了有近半个世纪之久,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也使用过一小段时间。

甚至连国民政府几次发行的新货币,都未能取代它的地位,这是为什么呢?

“袁大头”的前世今生:艰难确立的银币体系

在我国漫长而悠久的历史,有着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货币。从原始社会的贝币,到春秋战国时期混乱的布币、刀币等,再到秦朝统一货币,发行圆形方孔铜钱。

而到了经济空前繁荣的宋代,银币第一次成为国家法定的货币。在这之后,我国确立了银钱并行的货币制度,这也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货币制度之一。

到了清末,列强的入侵打破了这种传统又稳定的货币体系。随后,在漫长的救亡图存运动中,清朝的统治者一次又一次试图更改币制,以融入世界市场,但均以失败告终。

清政府灭亡后,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到了民国政府手中。

最开始是孙中山先生,他说要发行纸币,变金银为货物,禁止金银作为货币流通,以进行钱币革命。这些主张即便是现在看来,也十分具有前瞻性。

可惜的是,还没等孙中山先生大展宏图,辛亥革命的果实便被袁世凯窃取了。1912年2月,孙中山辞职,袁世凯成为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

袁世凯政府成立之初,就面临着极为严重的财政困难,而清政府留下的混乱货币摊子实在棘手。市面上什么铜钱、官票、银两、宝钞、外国银币等应有尽有,如此混乱的货币既不利于民生,又不利于统治,因此,袁世凯政府决定发行统一的国币。

当然,袁世凯可不是什么心系天下的大好人,否则也就不会告发戊戌政变,更不会窃取革命果实了。

他决定发行新货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赶紧填补财政空缺,以及为自己“皇帝梦”做准备。在他看来,把自己的头像印在公认的货币上,则是获取民意,把自己的“窃国统治”变为“正当统治”的最简单方法之一。

1914年2月7日,袁世凯颁布了《国币条例》,确立了新的货币体系为“银本位制”,并详细规定了发行国币的成色、价值、流通范围等各种标准。至此,中国近代社会的银币体系艰难确立。

为什么百姓只承认“袁大头”?

伴随着新国币的发行,出乎意料的是,尽管人们很讨厌袁世凯,但“袁大头”却在民间受到了极大的认可。

这种神奇的现象,直到袁世凯大搞复辟,逆行时代潮流称帝的时候,也没有发生改变。而袁世凯所期待万分的、印着他自己头像的银币,也并没有给他带来想象中的支持。

袁世凯称帝仅仅83天,各地的护国运动、讨袁运动纷纷冒头,而他只能于一片骂声中被迫取消帝制。不到一年后,袁世凯便于北平忧愤而亡。

而在他死后,新成立的国民政府,也一度发行了新的货币。从印着孙中山先生的“孙小头”,到金圆券,再到法币,没有一种能够取代“袁大头”,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国民政府中官僚资本主义的腐败。

这个时候的国民政府,已经与孙中山先生刚开始的期望大相径庭,不仅没有能够带来民主共和,更不能负担得起他的“三民主义”,反而沦为了所谓的“四大家族”以权谋私、盘剥百姓的工具。

尤其是时任民国财政部部长的孔祥熙,在蒋介石的默许下,印发货币已经成为了他疯狂敛财,操纵物价的一种手段。

在腐败至极的国民政府滥发纸币的政策下,通货膨胀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地步。说起来也好笑,如果你我生活在1940年前后的民国,每天就要背着一大麻袋的法币去买菜,甚至还不一定能够买得起。

而到了国民政府全面败退,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那两年间,法币甚至比废纸还不值钱,喝碗粥都要花费“几百万”法币!许多百姓甚至直接用法币来糊墙或者点烟,反正比纸便宜。

于是,在民间就普遍出现了不承认法币、金圆券,只承认“袁大头”的现象。毕竟,相比起国民政府没有信誉、随意印制的纸票,用银子制成“袁大头”可是真白银!

即便以后“袁大头”用不了了,百姓们也能把银币融成银子卖掉,这可比只能用来糊墙点烟的一箩筐“废纸”法币靠谱多了。

第二个原因便是,袁世凯在发行“袁大头”的时候,以法律的形式,对“袁大头”的成色、含银量、重量、单位、价值等,都做了极为明确的统一标准。

这些极为明确的统一标准,让百姓们能够极为迅速地辨别出拿到手的“袁大头”是否是正货,如果不符合这些标准的,那么就是假币。

在此之前的清政府时期,许多官方铸造的货币,都存在着缺斤少两、形制不规范的问题。也因此,当时的民间假币较为泛滥。

现在则不同,统一规整的标准极大的提升了“袁大头”的辨识度,也使得民间总结出了许多辨认假币的方法。民国题材的电视剧里常见的“吹银币、听声响”,便是辨认假币最简单的方法之一。

此外,袁世凯还在法律中规定,各省铸币的时候,都要按照这些统一的标准与规格进行铸造。这一规定,打破了各省之间货币流通的壁垒,每一个省份铸造的“袁大头”,都能在另外一个省份流通。

得益于这些法律条文制定好的统一标准,即使是在袁世凯死后,各省政府也能够继续发行被民间承认的“袁大头”。

正因为以上这些原因,“袁大头”成为了民国时期流通最广的货币,中国也由此从传统的银钱并行,正式步入现代币制。

据统计,“袁大头”的铸造时间仅有15年,在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便不再铸造了,但“袁大头”的流通时间却近半个世纪,总发行量甚至超过了7.5亿枚!

“袁大头”在现代

到了21世纪,因为民国时期发行量巨大,普通的“袁大头”并不值钱,也不能再作为货币流通。

但它作为一段特殊时期的特殊货币,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意义,“袁大头”也深受着“币圈”收藏爱好者们的喜爱。许多拍卖场合上,还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不同时期发行“袁大头”也有着不同的价值。据说,带有当年的铸币专家签名“L.GioRGi”的那一款,价值数十万,而民国三年,也就是1914年发行的第一版七分面“袁大头”,价值可达上百万!而最普通的“袁大头”,根据保存完好度,则仅值几百或者几千人民币。

总的来说,“袁大头”作为民国时期最为广泛流通、认可度最高的一款货币,极为深刻地改变了近代中国人民的货币观念,人们开始普遍接受具有明确价值标准的现代币制,以银币取代传统的铜钱与银两。

自此,近代中国摆脱了混乱的货币体系,第一次确立了真正意义上的银币体制。尽管袁世凯一开始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弥补财政、维护统治,以及为自己的“皇帝梦”赢得民意。但这些都不能否认“袁大头”在我国金融货币史上的重要意义。

总结

袁世凯怎么样也想象不到,自己为了复辟帝制而铸造的货币,竟然能够有如此大的功劳。这枚小小的“袁大头”背后有着如此大的历史意义,它承载的更是一个时代人民的血泪史。

从那个年代人们无奈之下唯一认可的货币,到现如今的具有收藏价值的纪念币,这其中也折射出了百年来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7 阅读:3616
评论列表
  • 2023-07-27 15:03

    小时候我家里还好多袁大头呢,两手指一捏,对中间一吹,清脆的嗡嗡声能有两三秒。

佳钰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